宜潤恩
我的家鄉(xiāng)在浙江舟山,自從寧波舟山跨海大橋開通,這里就告別“舟楫”,進入了半島時代,隨之而來的是旅游業(yè)的興起。我老家朱家尖島因毗鄰“海天佛國”普陀山,旅游業(yè)發(fā)展特別快,四五年間,全村202戶居民有136戶開起了民宿。
我母親也搭上了這趟快車,和人合作開了一家酒店清掃保潔公司,其實就是承包村里的十幾家民宿,幫忙整理房間打掃衛(wèi)生,每間收費20元。
我的畢業(yè)實習是在母親的公司干活,畢竟我學的是酒店管理專業(yè),也算是和專業(yè)搭邊了。
遺憾的是,疫情暴發(fā)后,民宿入住率斷崖式下跌,保潔公司也一直處于半歇業(yè)狀態(tài)。2022年4月中旬,村里推出新一輪的海濱浴場“沙灘用品攤位”招租。
綜合各種因素,我報名參加了,并獲得了一年的擺攤權(quán)。
5月1日,我開始正式全職擺攤。不過,才干了兩天,我就發(fā)現(xiàn)這里的擺攤跟我想象的不一樣。
11個攤位賣的都是沙灘商品,進貨渠道一樣,售價也一樣,除了1號、2號攤位靠近景區(qū)售票窗口,生意很好,其他9個攤位收益差不多。
攤主大多是五六十歲的同村村民,你一吆喝,大家都跟著吆喝,你不主動攬客,大家都坐等客人上門。而且,我們實行的是輪流制,每位攤主隔幾天就能輪到1號、2號好位置,所以大家不眼饞也不著急,就這樣干巴巴地“守株待兔”。
一星期后,我認識到了在村里“擺攤”的真面目,哪里有什么經(jīng)營理念施展、商業(yè)頭腦磨礪、市場實踐提升,純粹就是耗時間換收入。
從早6點到晚7點,將近13小時,算算收入,還不如去民宿打掃衛(wèi)生。也就是在那一刻,我意識到我應該用知識來做些改變,不然擺攤對我來說毫無意義。
我離開攤位,走到對面,試著從游客角度“換位思考”,重新理解沙灘用品。
游客是來旅游的,不是來購物的,所以對商品的需求很直接,有需要才買,不需要的再推薦也沒用。既然如此,一眼看到需要的商品就很關(guān)鍵。
但是,我們的攤位什么都放,沙灘玩具、泳衣泳褲、墨鏡、遮陽帽等,五花八門,琳瑯滿目,有時眼睛看花也沒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只好問老板。
而且,我們這些攤位銷量最好的游泳圈擺放得都不多,因為攤位每天晚上要輪換,充氣后的游泳圈無論是擺放還是移動都很麻煩,遠不如賣掉一個充一個省心。一番分析,我心里有了數(shù),改變從聚焦需求開始。
按照營銷學的“吸睛”理論,我把攤位上所有的游泳圈都打了氣,用竹竿串起來疊在攤位前。從遠處看過來,我這個攤位擺滿了游泳圈,各式各樣。這讓原本平平無奇的攤位“鶴立雞群”,游客很容易注意到我,順理成章來選購泳圈,有時還會帶些其他貨品。
兩三天下來,我的銷售額足足高了三成。無奈的是,沒過幾天,其他攤主紛紛仿效?!拔Α边@招也就跌落凡塵,沒什么大用了。
然后,到了6月初的一個清晨,那天有20來個看日出的同齡人把41、42碼的拖鞋全買走了,而我才剛開攤,于是趕緊去鎮(zhèn)上進貨。來回大概要一小時,我把收款碼掛在攤位,寫了張“店主有事外出,請自行付款拿貨”的字條就離開了。
路上,手機“支付寶到賬20元”“微信到賬30元”響了好幾回,還真有游客在自行購買。本來我也沒在意自助付款,經(jīng)過此事,我想,也許真的可以試試“自助買單”。
因為我注意到,擺攤的中午有三四個小時游客很少,做不成幾筆生意,非常合適“自助買單”,而那個時間段,民宿很忙,最需要打掃衛(wèi)生。下午三四點后,民宿差不多忙完了,我回來照顧攤位,這時來海邊的游客也正好多了起來。
我在攤位中間擺上付款碼,攤位上方貼上售價清單,又在兩邊柱子上掛了“攤主外出,掃碼自助”的字條。為了更顯眼,我還吊了一串用單只裝的口罩組合的“酒幌子”,旁邊寫著“購任何貨品,送口罩一只”。
那天我11點離開攤位去民宿打掃衛(wèi)生,下午1點多回攤位補了貨后再去民宿,3點多正式回歸攤位。
中間四小時產(chǎn)生6筆自助交易,收入比平時少了三四十元,但那天我跟我媽合作整理了14個房間,每人賺140元,算起來還有100多元盈余。
我點了下攤位上的貨和庫存,基本對得上,也就是說沒有白拿或者拿錯的事情發(fā)生。
第二天出攤時,我又試著壓縮了品種和類別,淘汰了銷量少、價格高、款式多樣或者需要較多溝通環(huán)節(jié)才容易成交的貨品。我感覺,裁減后,貨品集中了,擺放有序了,價格分界也更清晰了,自助起來應該會很方便。
那段時間,我每天上午11點離開攤位,下午3點回來,運作得還是不錯的。只是周末時,中午也必須守在攤位,因為那時游客較多,自助后貨架上很容易缺貨,貨架一空就沒人來買了??芍苣┯智∏∈谴驋叻块g最忙的時候,放棄實在可惜。
我想起以前有個新聞,舟山交警在全國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期間,推出了交通違法處罰新招,讓不文明出行的路人站崗舉警示牌。
我覺得可以反操作試試,就是在我不在攤位期間,讓有擺攤興趣的游客來當攤主,順帶幫我理一下貨。
我把“攤主外出,掃碼自助”的字條改為“攤主外出,自助+他助”的告示:攤主有事外出,請自助掃碼取貨,另外,如果你有興趣代理攤主,請幫忙把貨理一下,報酬15元/小時,貨品抵工資,詳見背面。我在背面的紙上寫了說明,包括備貨在攤位的哪個柜子,游泳圈怎么打氣等。
這招還真行。之后幾天,我下午1點跑來理貨,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時候貨品有整理的跡象,有時還能遇到客人正在幫忙守攤位。
自從推行“代理老板”以來,每周有那么兩三次,生意會特別火爆,一兩個小時的營業(yè)額抵上大半天。
為了一探究竟,有次支付寶響起的時候,我放下手頭的活兒,趕緊回攤位。
那天的代理店主是一家三口,爸爸拿著泳圈在賣力吆喝,小男孩穿著沙灘褲在跳沙灘舞,媽媽在給他們拍照。很多客人被這個場景吸引,他們一家開始手忙腳亂地賣貨,忙不過來時就指著自助說明讓大家自行購買。
大概十分鐘后,一家人忙完,把貨擺好,開開心心地離開了。不出所料,那十來分鐘的交易量很高。
我由此知道,游客中真有這么一些群體,就是那種帶著孩子出來旅游的家庭,他們喜歡嘗試新事物,熱衷體驗新感受,把擺攤當成生活的歷練,毫無拘束地吆喝,天馬行空地售賣,他們不在乎收益,但是肯定會把貨擺好,因為這是孩子的擺攤鍛煉,是成長的社會實踐。
本來我的“代理攤主”計劃只是希望有空的游客幫忙理一下貨,沒想到發(fā)現(xiàn)了新的市場需求。
再后來,進入8月,海島旅游的旺季來了,擺攤和民宿我只能抓一頭,考慮再三,我決定將精力放在民宿打掃上,攤位反倒成了副業(yè),每天只去兩三趟。
4個月下來,我的攤位實現(xiàn)了“自主進化”。從擺滿泳圈吸引客人,到壓縮品種方便購買,從自助售賣到“自助+他助”模式,這個小小的攤位幾乎實現(xiàn)了無人經(jīng)營,自動賺錢。
現(xiàn)在,我在學如何直播,如果未來還擺攤的話,我想試試“無人售賣”直播,或者試試觀眾和游客的互動。
(摘自“我們是有故事的人”微信公眾號,本刊有刪節(jié),范李麗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