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施海蘭
陳炫宇
陳炫宇,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坎北初級中學八(13)班學生。他性格開朗,喜歡讀書,是學校的“五好少年”“學習之星”;他擅長辯論,熱愛思考,遇到問題總能給出不同看法,是同學眼中的小學問家、能言善辯的“校園小辯手”。
陳炫宇從小喜歡看書。上幼兒園時,小炫宇就認識不少字,常常捧著書,感受閱讀的快樂。到了小學時,他已經(jīng)看完了四大名著連環(huán)畫版本。隨著家里的書壘得越來越高,閱讀逐漸成了陳炫宇的好朋友。有時候,他拿上書一讀就是一下午。
也許是看書多的原因,陳炫宇擁有較強的獨立思考和思辨能力。無論是班級舉行的讀書交流會,還是學校主辦的辯論會,他總是積極參與。辯論時,他善于捕捉對方發(fā)言的漏洞,及時反駁,廣博的知識面、縝密的思維能力,讓他總能為隊友增分。
七年級時,班級組織《駱駝祥子》閱讀辯論會,圍繞“虎妞到底虎不虎”這一話題,分正反兩方展開辯論。陳炫宇支持的觀點是:虎妞不虎,虎妞有虎妞式的溫柔和情懷。當對方舉書中事例說虎妞潑辣、專橫,祥子不喜歡她時,陳炫宇不慌不忙,娓娓而談:“請問這位辯友,從表面評價一個人,是不是深度不夠?虎妞是生活所迫才形成了強勢性格,外表強悍的人往往內心是脆弱的,她對祥子是掏心窩子的好?;㈡ず苡赂?,干事利落,敢于追求婚姻自由和幸?!彼o扣事實,有理有據(jù),同學們都投來贊許的目光。
每次辯論,陳炫宇看似輕松應對,實際上背后做了大量準備工作,付出很多心血。
去年,學校舉辦主題辯論會,其中一個辯題是“刻苦學習有利于成才,還是快樂學習有利于成才”。陳炫宇代表正方觀點:刻苦學習有利于成才。
在準備論據(jù)過程中,陳炫宇發(fā)現(xiàn)梁啟超《少年中國說》里“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這一段很符合自己的觀點,于是他下功夫將這一段兩百字的文言文背得滾瓜爛熟。為了讓自己在辯論時不緊張,他每天放學回家讓家人陪著反復對練。一開始媽媽不會,他很著急,干脆把反方觀點寫好了給媽媽讀;姐姐剛好大四回來實習,他就讓姐姐從不同角度反駁他。充分的準備讓他在賽場上游刃有余,攻辯階段,他冷靜應對、收放自如。最后總結陳詞,發(fā)言限定4 分鐘,他爭分奪秒陳述觀點,旁征博引,據(jù)理力爭,贏得老師和同學們的陣陣掌聲。
每一次辯論經(jīng)歷都讓他的語言表達、邏輯思維能力得到很好的歷練。但是他說,辯論的最大收獲,是讓他變得更加懂禮貌。以前,他總愛較真,和同學發(fā)生爭執(zhí)時經(jīng)常動怒,甚至發(fā)生肢體沖突?,F(xiàn)在,他覺得辯論是增進雙方友誼的過程,雖然彼此觀點不一樣,但是,在爭辯的過程中,彼此增加了解,學會站在對方角度看問題?,F(xiàn)在的他,即使再同人發(fā)生爭執(zhí),也不再攻擊對方,而是會在開頭彬彬有禮地來一句:“對方辯友好。”
午后的陽光透過窗戶斜射在教室里,映照出一道細碎的金色,這位少年在班級的角落里捧著書靜靜閱讀,他又在為下一次的旁征博引做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