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瓊 聶啟鴻 吳仁瑞 黃蕓
鼻咽癌起源于鼻咽黏膜柱狀上皮,在各年齡段人群中均可發(fā)病,其作為一種頭頸部惡性腫瘤,主要累及患者鼻咽部,隨著病情發(fā)展,腫瘤病灶可能影響周圍組織[1]。臨床上多采用同步放化療治療該病,放療射線可破壞腫瘤細胞結構,增加其對化療藥物的攝入[2]。以順鉑為主的化療藥物能夠抑制腫瘤細胞DNA 雙鏈形成,干擾腫瘤細胞生長、增殖[3]。但同步放化療缺乏靶向性,導致其治療效果有限,患者易出現(xiàn)鼻咽癌復發(fā)的情況。尼妥珠單抗具有高度專一性,能夠特異性針對腫瘤細胞開展靶向治療,逆轉(zhuǎn)腫瘤細胞的惡性生物學行為[4]。本研究對92 例鼻咽癌患者進行分析,旨在探討尼妥珠單抗聯(lián)合同步放化療的療效及對血清腫瘤標志物的影響,詳情如下。
選取2021 年1 月—2022 年1 月贛州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92 例鼻咽癌患者。納入標準:(1)符合文獻[5]《中國鼻咽癌分期2017 版(2008 鼻咽癌分期修訂專家共識)》中的診斷標準;(2)預計生存周期>6 個月;(3)首次接受放化療治療;(4)生命體征相對平穩(wěn),可耐受治療。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部位惡性腫瘤;(2)合并重要臟器器質(zhì)性病變;(3)合并精神異常;(4)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5)存在放療禁忌證。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成研究組(n=46)與對照組(n=46)。本研究經(jīng)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同意。
對照組給予同步放化療治療,患者取仰臥位,以熱塑頭頸肩膜固定頭頸部,采用螺旋CT 模擬定位機掃描患者頭頂至鎖骨下3 cm 的范圍,根據(jù)掃描圖像定位靶區(qū),其中低危區(qū)(頸部未發(fā)生轉(zhuǎn)移的淋巴引流區(qū))給予50~54 Gy/28~30 F 放射劑量,高危區(qū)(原發(fā)灶、原發(fā)灶周圍組織、發(fā)生轉(zhuǎn)移的淋巴引流區(qū))給予60~66 Gy/30~33 F 放射劑量,腫瘤區(qū)(原發(fā)灶及轉(zhuǎn)移淋巴結外擴3~5 mm)給 予69.96 Gy/33 F 放射劑量,每周4、5 次,48 d內(nèi)完成33 次;靜脈滴注注射用順鉑(生產(chǎn)廠家:山東羅欣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 字H20046375,規(guī) 格:10 mg)40 mg/m2,1 次/周。研究組給予尼妥珠單抗聯(lián)合同步放化療(同對照組)治療,靜脈滴注尼妥珠單抗注射液(生產(chǎn)廠家:百泰生物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S20080001,規(guī)格:50 mg/瓶)200 mg/次,每次滴注時間控制在1 h 以上,1 次/周。兩組均治療6 周。
(1)近期療效:參照實體瘤臨床療效評價標準(RECIST),病灶全部消失,且維持時間>4 周,判定為完全緩解(CR);病灶縮小≥30%,且維持時間>4 周,判定為部分緩解(PR);病灶縮?。?0%,或增大<20%,判定為疾病穩(wěn)定(SD);病灶增大≥20%,或出現(xiàn)新病灶,判定為疾病進展(PD)[6]??陀^緩解率(ORR)=(CR+PR)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疾病控制率(DCR)=(CR+PR+SD)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2)血清腫瘤標志物:治療前、治療6 周后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離心(轉(zhuǎn)速設置為3 000 r/min,半徑設置為10 cm,時間10 min)后取上層清液,測定細胞角蛋白19 片段(CYFRA21-1)、鱗狀細胞癌相關抗原(SCCAg)水平(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3)氧化應激指標:治療前、治療6 周后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以2 500 r/min 轉(zhuǎn)速、12.5 cm 半徑離心10 min,測定丙二醛(MDA)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法)、一氧化氮(NO)水平(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黃嘌呤氧化法)。(4)不良反應:比較兩組Ⅰ~Ⅳ級黏膜反應、胃腸道反應、肝腎功能損害、骨髓抑制、放射性皮炎等的發(fā)生情況。
采用SPSS 25.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所得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s)描述,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組內(nèi)比較采用配對t 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描述,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男26 例,女20 例,年齡56~77 歲,平均(62.63±4.04)歲,腫瘤分期:Ⅲ期35 例,Ⅳ期11 例,腫瘤類型:鱗狀細胞癌33 例,未分化癌13 例;對照組男24 例,女22 例,年齡57~79 歲,平均(63.05±4.39)歲,腫瘤分期:Ⅲ期37 例,Ⅳ期9 例,腫瘤類型:鱗狀細胞癌32 例,未分化癌14 例。兩組上述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組ORR、DCR 均較對照組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324、9.144,P=0.021、0.002),見表1。
表1 兩組近期療效比較
治療前,兩組CYFRA21-1、SCCAg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CYFRA21-1、SCCAg 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研究組均較對照組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清腫瘤標志物比較(±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CYFRA21-1(μg/L)SCCAg(ng/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n=46) 22.39±5.62 4.27±1.13* 18.21±4.29 2.23±0.56*對照組(n=46) 22.05±6.43 6.55±2.08* 18.63±4.40 3.52±0.91*t 值 0.270 6.533 0.464 8.188 P 值 0.788 0.000 0.644 0.000
治療前,兩組MDA、NO、SOD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MDA、NO 水平均較治療前升高,SOD 水平均降低,但研究組MDA、NO 水平均較對照組低,SOD 水平較對照組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氧化應激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氧化應激指標比較(±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MDA(mmol/L)NO(mmol/L)SOD(U/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n=46) 8.73±1.69 11.57±1.28* 2.09±0.47 3.70±0.81* 74.37±13.20 62.62±8.15*對照組(n=46) 8.56±1.41 12.60±2.35* 2.16±0.55 4.35±0.92* 73.81±12.35 58.34±7.07*t 值 0.524 2.611 0.656 3.597 0.210 2.690 P 值 0.602 0.011 0.513 0.001 0.834 0.009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鼻咽癌的發(fā)病原因尚不明確,臨床上多認為與遺傳易感性、環(huán)境污染、愛潑斯坦-巴爾病毒感染等因素有關,患者可出現(xiàn)頸部腫塊、聽力下降、流鼻血等癥狀[7-8]。該病的發(fā)病率、死亡率均較高,若不積極采取治療措施,腫瘤細胞可能發(fā)生遠處轉(zhuǎn)移,進一步危害患者健康[9]。
同步放化療是臨床上治療鼻咽癌的常用方法,患者同時接受放療、化療治療,通過小劑量化療藥物來增強放射治療效果,可局部殺傷腫瘤細胞[10]。但該方法單用時療效有限,腫瘤細胞對同步放化療的敏感度不足,需要引入其他治療措施[11]。尼妥珠單抗具有選擇性強、安全性高的優(yōu)勢,其作為一種單克隆抗體類藥物,能夠作用于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阻斷相應傳導通路,從而降低腫瘤細胞的增殖、分化活性,并抑制腫瘤血管生長,延緩病灶擴散[12-13]。該藥能夠增強腫瘤細胞對電離輻射的敏感度,使放射治療更好地發(fā)揮效果,提高腫瘤細胞膜通透性,促進化療藥物吸收[14]。
何樹燕等[15]研究發(fā)現(xiàn),將尼妥珠單抗與同步放化療聯(lián)合應用,可達成靶向治療目的,精準殺滅腫瘤細胞,增強整體治療效果,延長患者生存周期。本研究中,研究組ORR、DCR 與對照組比較均更高。分析其原因,尼妥珠單抗聯(lián)合同步放化療能夠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終止腫瘤細胞分裂并加快其凋亡速度,同時提高腫瘤細胞對放化療的敏感度,精準殺滅腫瘤細胞,達成靶向治療目的,從而增強近期療效。鼻咽癌患者體內(nèi)的腫瘤細胞激活蛋白酶,使細胞降解速度增快,細胞內(nèi)的CYFRA21-1 大量釋放入血,血清CYFRA21-1 水平隨之升高[16]。SCCAg能夠參與腫瘤細胞的生長,對鼻咽癌腫瘤細胞增殖、分化起到促進作用[17]。本研究結果中,治療后研究組CYFRA21-1、SCCAg 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均更低。推測其原因,聯(lián)合治療能夠破壞腫瘤細胞結構、干擾DNA 合成,同時阻止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與其配體結合,抑制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過度表達,從而降低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18]。
鼻咽癌患者多處于微炎癥狀態(tài),加之受到放療射線的高能粒子電離影響,體內(nèi)活性氧生成量增多,可提高機體氧化應激水平,引發(fā)正常細胞凋亡[19]。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MDA、NO 水平均升高,SOD 水平均降低,但研究組MDA、NO 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均更低,SOD 水平更高。分析其原因,聯(lián)合治療能夠選擇性提升腫瘤細胞對放化療的敏感性,更好地保護正常細胞,使其代償性釋放抗氧化物質(zhì),減輕機體氧化應激反應[20]。此外,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尼妥珠單抗聯(lián)合同步放化療的安全性較高,不增加不良反應,考慮與尼妥珠單抗對腫瘤細胞的高度選擇性有關,其能夠發(fā)揮靶向性、特異性治療作用,對正常細胞造成的影響較小。
綜上所述,尼妥珠單抗聯(lián)合同步放化療治療鼻咽癌患者,可促進近期療效提高,對血清腫瘤標志物有顯著調(diào)節(jié)作用,能夠減輕氧化應激反應,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