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韓兒
窗外,月光何其溫柔,因為它懂得黑夜的落寞。經(jīng)歷了一日的繁華,留給黑夜的,只是一方無邊的寂靜和黑暗。
坐在窗前,我翻開一本厚重的《中國通史》,踏上歷史之路,開始了一次心靈之旅……(開篇在有限且必要的環(huán)境描寫之后,迅速切入文章主體部分)
時空轉(zhuǎn)換,我來到久聞盛名的江南水鄉(xiāng),沒有記憶中的鶯歌燕舞,這里是一片狼藉與荒蕪。在一片廢墟旁,我看見了一位女子正蹲坐在地上抽泣。我走過去,輕拍她的肩頭,她恍然睜開淚眼,眼中布滿血絲。我輕聲問道:“你為什么哭呢?”她緩緩站起,望向遠方,一雙神似秋水的眼眸中,寫盡多少哀思與情愁!“他修城去了?!彼痪洌瑓s莫名其妙地撥動了我的心弦。秦始皇為了修建他心目中那座雄偉壯觀的城墻,卻要拆散多少人心中那座極其渺小,又那么美麗易碎的心墻!
終究,他的城墻,在歷史無聲的推力中,轟然倒塌……(從城墻到心墻,從心墻美麗易碎到城墻轟然倒塌,暗合文章主題)
沿著歷史的蜿蜒小路,帶著一顆品讀世間萬象的心靈,我繼續(xù)往前走。來到一座破落的老村莊,敲開一扇木門,里面是一戶貧苦的老夫婦。初見我時,他們眼中掠過一絲驚恐,見我無惡意,便留我吃飯。忽然一陣粗暴的敲門聲傳來,家中老漢立即翻墻逃走。老婦剛打開門,一群官吏就擁了進來:“把你們家的男丁都交出來!河南那邊要打仗了!”緊接著,是一陣啼哭聲和叫罵聲……許久,老婦被帶走了,官役也結(jié)束了。老漢再度回到家中,只得掩面抽泣。戰(zhàn)爭,是這無盡的戰(zhàn)爭摧毀了一個個家。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zhuǎn)衰的按鈕。是統(tǒng)治者,按下了這顆按鈕。(最后一句點明對所敘述這段故事的基本看法,與全文主旨相吻合)
繁華結(jié)束后,是落寞。歷史的興衰不會被人淡忘。“民心似水,水能載舟,亦可覆舟。”吟著這句話,走在歷史的路上,我感觸良多。歷史并不完美,可能充滿傷痛與淚痕,但這些卻成就了它的堅毅與執(zhí)著,向著更好的未來,步履不停。(本段最后一句的議論稍偏離文章主旨)
翻開書本,走在歷史的路上,我經(jīng)歷了一場心靈之旅?。ê啙嵖垲},留有余味)
(指導老師:曾江保)
(聽名師更多講解、看升格后作文請掃下方二維碼)
特邀名師于曉冰,字水寒,初中語文一線教師,一直以來踐行減法教育,著有暢銷書《減法教育》,是“水寒說語文”微信公眾號創(chuàng)建者,有近百篇教育教學文章發(fā)表在各類報刊上。
問:如何讀透作文題目的主旨?
答: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抓住作文題的所有限定性條件。應(yīng)試作文本質(zhì)上是限定性寫作,也就是要在作文中滿足所有限定性條件。拋開最容易注意到的字數(shù),以及不能出現(xiàn)真實姓名等常見限制之外,還應(yīng)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搞清楚作文類型,是命題作文,還是材料作文,抑或是話題作文,等等。每一種不同類型的作文在寫作用力方向上都會有所不同。其次,要注意文體的限定性要求,即使不限文體,也要注意“文要有體”,簡單來說,就是要寫什么文體像什么文體,而不能把作文寫成“四不像”。再次,要注意題目本身存在怎樣的限定,是一個詞,還是一個短語抑或是一個句子。如果是一個詞,要關(guān)注其本義及其引申義;如果是一個短語,要注意分析其語法結(jié)構(gòu);如果是一個句子,則要關(guān)注句子中有哪些核心詞,這些核心詞之間的關(guān)系怎樣。最后,要注意題目的導語。導語會對文題做一些解釋,同時,也會提示可以從哪個方向選材,或者從哪個角度確定主題,等等。這些導語既是寫作的“梯子”,也是寫作中的“枷鎖”。要借助這個梯子,對題目進行深入思考,同時,也要注意這個“枷鎖”,明確了哪些限制,在寫作中必須遵守而不能脫離這些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