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利標 張勝男
(1.吉林藝術學院,吉林長春 130021;2.吉林藝術學院藝術教育學院,吉林長春 130021)
在中國當代美術創(chuàng)作中,紅色題材現(xiàn)實主義油畫的獨特藝術風格源于畫家們對中國革命歷史和人民英雄的崇敬和追思,同時也反映了中國近代史上的特殊時期和社會背景。紅色經典油畫所蘊含的歷史性、藝術性與思想性,充分體現(xiàn)出厚重的歷史、藝術與教育價值。將紅色經典油畫引入中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不僅符合美術教學可視可感的直觀性和情境性的基本特點,而且能有效培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豐富的精神世界,從而達到紅色文化精神的傳承和美育目的。
紅色主題文化的發(fā)展可追溯到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從五四運動到魯迅藝術學院的建立,再到毛主席發(fā)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紅色主題文化無不透露出為革命宣傳的需要。早期的紅色主題文化和有關文藝觀點、藝術標準的討論,為新中國紅色主題性美術創(chuàng)作做了重要的鋪墊。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層面對革命歷史主題性美術創(chuàng)作給予了大的支持。為了提高油畫創(chuàng)作水平,舉辦了蘇聯(lián)專家馬克西莫夫“油訓班”,培養(yǎng)了詹建俊、靳尚誼、侯一民、何孔德等一批高水平油畫創(chuàng)作人才,他們成為紅色主題油畫創(chuàng)作的中堅力量,承擔了國家重要場館的油畫創(chuàng)作任務。這期間誕生了一大批傳世的紅色經典油畫作品。如董希文的《開國大典》、艾中信的《紅軍過雪山》、羅工柳的《地道戰(zhàn)》、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壯士》,以及侯一民的《劉少奇與安源礦工》、靳之林的《南泥灣》等等作品。1956年,毛澤東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使文藝風格得到尊重和自由發(fā)展,學術思想、理論和流派自由爭鳴。被編入小學課本的《地道戰(zhàn)》等作品在學生愛國主義教育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20世紀50—70年代可謂是中國革命歷史題材油畫創(chuàng)作的繁榮時期,這個時期,董希文、羅工柳、艾中信等老一輩畫家們飽含深情地投入革命現(xiàn)實主義美術創(chuàng)作,革命的現(xiàn)實主義與革命的浪漫主義相結合是這一時期的創(chuàng)作特點,使得紅色主題美術創(chuàng)作成為中國油畫永恒不變的經典。
20世紀70~90年代,藝術家們以飽滿的創(chuàng)作熱情投入紅色主題美術創(chuàng)作中,不斷涌現(xiàn)出具有思想性、歷史性、藝術性的經典作品。這一時期代表作品有何孔德的《古田會議》、陳逸飛和魏景山共同創(chuàng)作的《攻占總統(tǒng)府》、蔡亮創(chuàng)作的《八一五之夜》、沈嘉蔚的《為我們偉大祖國站崗》、胡悌麟、賈滌非的《楊靖宇將軍》等等。這些作品不僅在藝術性、精神性和情境敘事等方面表現(xiàn)出色,而且體現(xiàn)了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情感和審美特質。這些經典作品為歷史留下難忘的視覺形象和精神印記,成為中國美術發(fā)展史上重要的標志。可以說“美術與政治的密切關系”是20世紀中國美術的重要特征。
21世紀,表現(xiàn)國家民族記憶和黨史題材的主題性美術創(chuàng)作得到深化,藝術手法和語言形式風格與創(chuàng)作題材表現(xiàn)內容上更加多元,紅色題材油畫創(chuàng)作出現(xiàn)了新的熱潮。隨著“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chuàng)作工程”和國家級美術創(chuàng)作工程的啟動,一批負有文化使命感的藝術家們在紅色題材美術創(chuàng)作中,繼承老一輩畫家的藝術精神和優(yōu)秀傳統(tǒng),堅持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原則,創(chuàng)作中根據主題內涵的理解和需要,在油畫表現(xiàn)語言上不斷探索與創(chuàng)新,融合時代語境,展現(xiàn)獨特風格。如何紅舟、黃發(fā)祥合作的油畫《啟航——中共一大會議》,藝術家采用寫實手法,生動地再現(xiàn)了中共一大南湖會議的重要歷史瞬間。身處構圖中心的毛澤東在船上眺望顯得意氣風發(fā),畫家運用明暗對比手法突出了董必武、毛澤東等代表形象。在天空環(huán)境表現(xiàn)中,作者成功運用了象征和隱喻手法表達當時社會背景與即將顯現(xiàn)的曙光。陳樹東和李翔共同創(chuàng)作的油畫《百萬雄師過大江》以獨特的表現(xiàn)手法畫出氣勢恢宏的歷史場面,畫面斑駁的肌理與解放軍排山倒海之勢,英勇作戰(zhàn),不怕犧牲的內涵相契合。丁一林創(chuàng)作的《科學的春天》、詹建俊和葉南共同創(chuàng)作的《黃河大合唱——流亡·奮起·抗爭》等作品都彰顯了紅色題材油畫創(chuàng)作在新時代的蓬勃生機與活力。藝術家們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不斷拓寬創(chuàng)作視野,不斷關注新時代偉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郭健濂、褚朱炯、井士劍共同創(chuàng)作的油畫《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國》生動展現(xiàn)了李保國帶領太行山區(qū)人民脫貧致富的時代畫卷。在新時代,藝術家們積極投身紅色題材美術作品創(chuàng)作,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理念,通過梳理紅色美術的文脈,我們認識到不同時代賦予畫家的歷史使命,還有藝術家的時代精神。
紅色主題油畫創(chuàng)作背后蘊含著深刻的藝術精神與思想內涵。油畫憑借寫實性、真實性和直觀性特點成為民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藝術家們在創(chuàng)作素材選取上,首先考慮的是敘事革命歷史的真實性,創(chuàng)作需要深入生活、感受生活,將感性素材融入畫作中。革命藝術家羅工柳在創(chuàng)作《毛澤東在延安做整風報告》前,由于參加過這次會議,使他在創(chuàng)作時對畫面構圖、整體氣氛和一些細節(jié)的真實表現(xiàn),都把握得恰到好處,尤其是在塑造偉人毛澤東形象上,刻畫得非常生動、傳神。這些都離不開畫家親歷這次會議,把感性的“第一印象”經過沉淀、提煉,以及畫家的藝術加工和升華后的結果。在紅色題材油畫創(chuàng)作中,藝術家們善于運用主觀情感,將個人情感與革命精神相融合,從而達到情感共鳴的目的。如著名油畫家聞立鵬以民主革命戰(zhàn)士聞一多為主題進行創(chuàng)作的油畫《紅燭頌》。聞一多是畫家聞立鵬的父親,為了讓父親的精神永存,他在創(chuàng)作中選擇了“紅燭”作為重要語境來表達“燃燒自己來照亮別人”之境界。畫家聞立鵬選擇了以紅色作為整幅畫的暖色基調,其以熾熱的情感表達出熱烈、激昂之中的悲愴之感;背景中點燃的蠟燭燭光,由近處大燭光到遠處小的燭光形成了鋪天蓋地之勢,這燭光象征著革命精神永恒不滅的寓意,也代表著無數革命先烈大義凜然的崇高革命精神。紅色題材油畫創(chuàng)作中藝術家們通常采用濃郁的用色和粗獷的筆觸,并善于用色彩語言和象征、暗喻手法表達情感與深刻內涵,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傳達革命精神的力量和激情。紅色題材油畫既是對革命歷史事件的生動再現(xiàn),更是藝術家對紅色題材進行高度提煉出的一種藝術真實與情感表達,以及反映共產黨人的精神風貌和精神追求[1]。
新時期,當代紅色主題油畫創(chuàng)作始終圍繞黨帶領廣大人民進行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各時期先進人物為主線展開敘事,用繪畫形式歌頌和展現(xiàn)當代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和美好圖景。在中小學思政教育資源中,紅色經典油畫成為開展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紅色文化載體,并且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在教育部發(fā)布的《中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實施方案》相關文件中,明確了中小學生思想教育的目標、任務和要求。其中,政治思想教育是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旨在培養(yǎng)學生愛國、負責、有擔當的良好品質?!凹t色”思想教育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重要內容。證明“紅色”思想教育的核心內容與中小學生思想教育的目標高度契合。
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也是確立理想信念的階段。因此,在學校教育教學中有必要將紅色文化納入中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中。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傳承紅色文化、發(fā)揮思想引領作用;而且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和藝術審美。紅色題材油畫作為文化載體表現(xiàn)了我黨各階段歷史、重大事件和英雄形象等,凝結著黨的堅定信念、優(yōu)良作風、價值追求、崇高信仰;彰顯了共產黨人的優(yōu)秀品格和精神氣質;承載著共產黨人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怕吃苦、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初心使命。例如:《紅軍過雪山》(艾中信)、《南昌起義》(黎冰鴻)、《劉胡蘭》(馮法祀)、《英勇不屈》(全山石)、《啟航——中共一大會議》(何紅舟、黃發(fā)祥)等作品融黨史題材和油畫藝術之美于一體,體現(xiàn)出豐富的精神內涵和強大的精神力量,并極具生動性和感染力。通過紅色題材油畫引導小學生了解黨史、尊重歷史,傳承紅色文化;提高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國家認同感,培育愛國主義精神。事實上,學校思政教育中只是采用語言教化其效果并不“理想”,而紅色題材油畫由于采用了寫實再現(xiàn)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具備直觀、生動、形象的特點。因此,小學階段的學生很容易接受和進入情境并得到“感化”。證明紅色題材油畫應用于中小學生思想教育和紅色美育有著很強的優(yōu)勢[2]。
紅色文化資源中紅色主題油畫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之一,在美術課中選擇紅色經典油畫進行欣賞教學,透過欣賞使學生了解革命歷史和經典作品的藝術性與思想性,能夠事半功倍,這也是通過非思政課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捷徑。在新時代,將思政教育貫穿于教學中,發(fā)揮中小學美術課程等非思政課的思政教育價值,增強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懷。小學生思政教育是全國思政教育的根基,是學生初步建立思想道德認知的關鍵教育內容。紅色題材油畫在學生思政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影響和作用。
紅色文化承載著無數仁人志士革命奮斗的精神寄托與遺志,飽含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息,是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努力的象征。中華民族精神中紅色歷史文化與精神、革命先烈的高尚人格魅力是最重要的內涵之一,同時也是學校開展思政教育的中心內容。紅色題材油畫以繪畫的藝術形式,拓寬了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小學生具有模仿、簡單再現(xiàn)和直觀的特點,紅色經典油畫是寫實手法表現(xiàn)的視覺藝術,同樣具有直觀性特點。學生通過欣賞和學習對紅色歷史有一個簡單的“感知”,她們直觀地看到藝術家“再現(xiàn)”的歷史人物和所處的情景,從而產生情感共鳴。如油畫《八女投江》(全山石)表現(xiàn)的是東北抗日聯(lián)軍八名女官兵在黑龍江省烏斯渾河河畔與日偽軍展開激戰(zhàn),最后踏進烏斯渾河集體殉國的悲壯雄渾的革命歷史。學生通過欣賞這幅畫,可直觀地看到八名女官兵身上衣服漏洞、傷痕累累的形象,同時感受到面對絕境的她們凜然的神色、堅定的意志及視死如歸、寧死不屈、堅強無畏的英雄氣概。通過作品欣賞和老師講述的紅色故事、紅色精神,使學生的心靈逐漸得到“感化”,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3]。
油畫《步調一致才能勝利》(彭彬、何孔德、高虹)生動再現(xiàn)了毛澤東1928年4月3日在湖南桂東縣沙田圩向工農革命軍宣布和解釋“三大紀律六項注意”的歷史情景。“三大紀律六項注意”即“行動聽指揮,不拿工人農民一點東西,打土豪要歸公”“上門板,捆鋪草,說話和氣,買賣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從而為工農革命軍統(tǒng)一紀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幅畫對教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產生積極意義和重要作用。在欣賞教學中,要避免過分的知識化、單一化和理性化;要關懷各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點,抓住學生的認知和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恰當的教學設計和教學,耐心地正確引導顯得格外重要。學生通過紅色作品的欣賞和教師的引導,受到教育和感化,孩子們領悟到很多人生道理,從而提高思想覺悟和道德修養(yǎng)。由此可見,中小學生在美術課中通過對紅色經典油畫的欣賞和學習,不僅心靈世界得到感化,而且使其人性變善。紅色經典油畫作為革命歷史與寫實油畫藝術充分融合的產物,將感動和改變每一個人,并將引導和規(guī)范學生“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和怎樣做”,塑造正確的行為模式,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讓生命存在價值和意義。
一幅幅紅色經典作品所承載的道德品質、民族精神成為直觀的榜樣力量,紅色主題經典油畫的融入能夠潛移默化地將紅色精神內化到學生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當中,以紅色經典油畫所蘊含的精神內涵激勵人、引導人、鼓舞人。如紅色經典油畫《啟航——中共一大會議》(何紅舟,黃發(fā)祥),藝術家采取寫實油畫表現(xiàn)技法與紅色文化內容相結合的創(chuàng)作形式,生動再現(xiàn)了中共一大嘉興南湖會議的歷史瞬間。通過作品中毛澤東、董必武等一大代表正在登船的畫面,使學生深刻感受到“紅船精神”。教師通過分析這幅作品的藝術性和結合講述紅船背景故事,使學生了解作品的藝術特色和歷史內涵,領悟紅船精神,引發(fā)情感共鳴,進而接受思想的洗禮。紅船精神具有強烈的激勵和凝聚力量,成為學生勇于為國家而奮斗,克服各種困難,不斷激勵學習的精神動力。油畫《劉胡蘭》(馮法祀)、《狼牙山五壯士》(詹建?。ⅰ吨R分子的優(yōu)秀代表——黃大年》(王曉明、張偉時等)等作品皆具有重要的影響和精神力量。一方面,紅色經典油畫生動再現(xiàn)了堅守理想信念的英雄形象,向同學們生動展現(xiàn)英雄和先進代表人物的道德品質、高貴品格和精神氣質。另一方面,紅色經典油畫所蘊含的精神內涵鼓舞和激勵著同學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激發(fā)學生愛國主義情感??梢哉f紅色美術作品在塑造學生健康人格和高貴精神性格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通過賞析紅色題材油畫,在感官的刺激下,切身感受紅色文化所蘊含的巨大精神力量,給靈魂帶來震撼,從而對自己的人生價值進行思考,通過紅色文化教育,青少年們自覺將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學習和人生目標之中。由此看來,紅色經典油畫對青少年具有教育和感化作用、激勵和凝聚作用、引導和傳承作用。要重視中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紅色經典油畫作品,充分發(fā)揮其思想引領作用。在多元價值觀交匯的今天,中小學生處于知識學習、能力提升的萌芽階段,要引導學生走進美術館和革命歷史博物館,參觀體驗紅色經典作品和革命先烈的感人英雄事跡,使學生得到情感升華、啟迪心靈。
紅色主題經典油畫作為中國優(yōu)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有深厚的思想性、藝術性和歷史性,而且具有深刻的精神內涵和思想引領作用。如果說思想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建立積極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念的主要途徑,那么紅色經典油畫對開展中小學思想教育可謂是重要的文化資源和物質基礎,體現(xiàn)出強大的精神引領作用和功能。在中小學思想教育中紅色題材油畫的應用形式與途徑也要豐富多樣,要充分利用好互聯(lián)網紅色資源和新媒體,不斷拓展中小學思想教育的外延。我們要不斷挖掘紅色文化的教育價值,將紅色經典美術作品引入中小學美術課堂,走進學生的思想和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