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裘美玲
寫話是低年級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盡管他們有著強烈的表達欲望,思維也很活躍,但在寫話過程中困難重重。他們往往無法聚焦寫話的主要內(nèi)容,當寫話對象出現(xiàn)多個要素時,他們觀察不夠細致,很難把內(nèi)容看全面,也很難分辨寫話對象想要表達的主要內(nèi)容和次要內(nèi)容。他們在寫話的時候沒有按照一定的順序?qū)?,文句缺乏邏輯性,這就導致重要的內(nèi)容沒寫清楚,重點不突出,甚至主次顛倒、詳略倒置。同時,用詞貧乏,句子平淡,無法吸引讀者。
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引導低年級學生用文字來表達他們內(nèi)心的想法,困難程度可想而知。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教師可以巧用“三階三式”的方法為學生搭建寫話橋梁。下面以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 “我想養(yǎng)的小動物”為例,談談具體實踐路徑。
在與低年級學生的相處中,筆者發(fā)現(xiàn)他們用語言文字表達自己想法的興趣不夠濃厚,相對于文字表達,他們更傾向用圖畫、談話交流的形式來闡述自己的想法,因此,情境的創(chuàng)設尤為重要。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充分展開聯(lián)想,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提高寫話積極性,激發(fā)寫話興趣。
傳統(tǒng)的寫話教學往往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寫話情境創(chuàng)設主要依靠教師的語言,而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相較于理性分析,對圖片、視頻、聲音等其他直觀的形式更感興趣。因此,在寫話教學中,教師應盡量減少單方面的輸出,多讓學生通過圖畫、視頻、音頻等媒介,更直觀地感受寫話的對象,讓學生入情入境,他們才會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言。借助媒介的輔助,改變單一的教學形式之后,學生才會對寫話感興趣,從而讓寫話變得有聲有色、富有趣味。
教學時,在引出寫話主題“我想養(yǎng)的小動物”之前,筆者先在班級里給學生播放了繪本視頻《我要大蜥蜴》。看到書名,學生非常感興趣,有了想要了解這個故事的欲望??赐暌曨l后,筆者提問:“看完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每個學生都暢所欲言,交流、表達的積極性明顯提高。依托視頻,學生展開聯(lián)想,把自己代入養(yǎng)小動物的交流情境中,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思維得到發(fā)散。
在低年級學生寫話練習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這樣一種現(xiàn)象:給學生一個主題或內(nèi)容后,如果不提供思路,他們往往不知道寫什么,腦海中空空如也。但是在勾連生活后,通過師生、生生交流,學生圍繞主題就會有很多話想說,舉手也比較積極。在本節(jié)課中,學生確定了想寫的動物之后,很容易寫到動物的樣子,因為在之前有過類似有關動物外形的寫話練習。但是到了讓學生寫幾條想養(yǎng)這個小動物的理由時,他們的思維則比較受限制,給出的理由不外乎是動物長相比較可愛、奇特,跳不出動物外形的圈子。不管是寫話的題材還是內(nèi)容,都來源于學生自身的生活。
就本次寫話的主題“我最想養(yǎng)的小動物”而言,非常貼近學生生活。每個人平時或多或少都接觸過寵物,對小動物的外形、習性都比較了解?!澳銥槭裁聪腽B(yǎng)它?”這個問題仿佛打開了學生的話匣子,每位學生都迫不及待想要分享自己的想法。筆者在與一位學生交流時,她先談的是觀察到小兔子的外形。通過筆者的追問,該生又聯(lián)想到了自己和小兔子玩耍的經(jīng)歷。如果沒有聯(lián)系生活,該生在寫小兔子的時候,可能只會寫到小兔子可愛的外形,忽略了小兔子吃菜時的樣子,還有它溫順的性格特點,而這些都是寫話的內(nèi)容。通過交流,可以幫助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打開寫話的思路。
在選擇寫話內(nèi)容時,要利用好教材資源。教材中的課后插圖色彩豐富,又貼合課文內(nèi)容,所選課文切合單元寫話主題,教師不需要絞盡腦汁另尋圖片和范文,把課后插圖和學過的課文作為寫話教學的主陣地。本單元四篇課文的主人公都是小動物,并且運用了很多外形、動作描寫。本單元寫話的要求是:“如果可以養(yǎng)小動物,你想養(yǎng)什么?寫寫你的理由,試著多寫幾條。”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想象等手段,再引導學生聯(lián)系此前學過的圍繞主人公展開的各方面的描寫。先通過教材引路,再回到學生想養(yǎng)的小動物,學生寫的時候就可以仿照課文內(nèi)容,寫清楚動物獨特的外形、它們的動作、能幫助人們做什么事情等等。模仿學過的課文,能降低寫作難度。
想到什么寫什么,沒有邏輯和順序是低年級學生寫話的通病,教師幫助學生提煉文字,按照寫話對象的特點,通過觀察,借助圖表和提綱等形式,搭建好 “順序”框架,會使寫話的思路和邏輯更加清晰。
在寫話中,觀察是基礎。本次寫話,教師可以借助動物圖片,通過交流引導,在學生產(chǎn)生表達欲望之后,及時把握住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將學生自然而然引入教學的關鍵一步——仔細觀察動物的圖片。在學生看圖片時,教師可以引導他們粗略地看,捕捉圖片所呈現(xiàn)的幾個要素。找完內(nèi)容,就要思考各個要素之間哪個才是最重要的,哪個應該重點、多花筆墨,哪個可以簡單帶過。其次,還要分析對象的動作、神態(tài)等,觀察要有順序,比如從遠及近、從上到下、從整體到局部等,抓住特點寫,就能使寫話既全面又有重點。
在寫話過程中,學生在口語表達上有很多想說的,但要從內(nèi)部語言轉(zhuǎn)換成外部口語表達,加工成文字加以闡述,這個過程總會遇到障礙,這是因為有時候?qū)W生的思維、思路并不會很清晰,一提筆寫就思緒混亂。教師可以根據(jù)每次寫話的要求和要寫的內(nèi)容,設計符合寫話要求的圖表、思維導圖等,以它們?yōu)樽ナ州o助寫話教學。在寫話過程中,借助圖表和思維導圖,有助于學生理清寫話思路,使寫話內(nèi)容條理分明。
需要注意的是,圖表的內(nèi)容不宜太復雜,這只是為學生提供一種寫話的思路,條條框框太多的話反而會陷入另一種極端,限制了學生的寫話思路。思維導圖可以簡潔高效地將寫話內(nèi)容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具有統(tǒng)整性、發(fā)散性等眾多好處。筆者在教學時嘗試引用了思維導圖,在寫理由的時候圍繞小動物的特征和生活習性,以及照顧它的方式來寫,通過簡單梳理,就能看明白寫話思路。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頭腦中也對寫話的內(nèi)容和思路有了更清晰的認知,使得寫話條理分明。
正確、簡潔、流利的口語表達是寫話的基礎。低年級學生在寫話時,往往想到什么就寫什么,句子也比較干癟、不夠完整。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在上課時給出了輔助的句式,通過補充句式,引導學生在混亂的語言中提煉自己的想法,然后用簡潔的語句表述出來。
針對本次寫話,更吸引讀者的是原因的表述和擁有小動物后的做法。筆者給出了兩個句式,第一句是“ 我特別想養(yǎng)…… 因為……”。筆者班內(nèi)的一位學生這樣寫道:“我特別想養(yǎng)小倉鼠,因為我們班的女生都養(yǎng)小倉鼠,而且小倉鼠很可愛?!苯柚@個句式,學生的回答明顯飽滿了,不再只是點明動物,還告訴了大家原因,大膽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學生在寫怎么照顧小動物時,口頭表述時比較混亂,借助句式“要是……我會……我會……我也會……”,就能用簡潔的話語提煉出照顧小動物的做法。
寫話是寫作的起步階段,低年級學生寫話的能力直接關系到三年級后的寫作水平。教師幫助學生挖掘?qū)懺挼膬?nèi)在潛力并學會正確表達,設計與課程目標相適應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得到有效訓練,這會為中高年級的寫作做好鋪墊。
愛因斯坦說:“知識不如想象力,因為知識是有限的,想象力則環(huán)繞著全世界?!睂W生在寫話中,加入自己的想象,善于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就能把句子寫得更加形象生動,讓寫話更有特色,顯得與眾不同。為了讓學生感知到運用修辭的好處,筆者把學生對動物外形描寫的句子分成了兩類,兩類寫的是同一種動物的同一個外形特點,讓學生自行比較左右兩組句子的區(qū)別。通過比較,學生明顯發(fā)現(xiàn),運用比喻和擬人等修辭手法的一組句子顯得更加形象生動。句子一經(jīng)比喻化、擬人化,立刻變得更有味道。據(jù)此,筆者對學生的寫話提出了建議,在寫話時,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對普通的事物用上修辭手法,那么句子讀起來就更完美了。
2022 年版課標建議:“過程性評價應發(fā)揮多元評價主體的積極作用。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在興趣、能力和學習基礎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引導學生開展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鼓勵學校管理人員、班主任、家長參與過程性評價,通過多主題、多角度的評價反饋,幫助學生處理好語文學習和個人成長的關系,發(fā)覺自身潛能,學會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
以“我想養(yǎng)的小動物”為例,評價主體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學生自己和同伴。教師可以采用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等方式,促使評價多元化和評價的維度多樣化,提高學生寫話的參與熱情。學生自主評價往往不能發(fā)現(xiàn)自己寫話中存在的問題,筆者針對本次寫話設計了一張評分表,評分表涉及自我、小組、教師三個評價主體和格式、語言、內(nèi)容三個評價維度,匯集多方評價,而且采用打分的方式也比較直觀,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寫話存在的優(yōu)缺點就很直觀地呈現(xiàn)出來,便于學生了解同伴和老師對自己的評價建議。
評價環(huán)節(jié)是低年級寫話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能夠進行反復修改和雕琢,是寫話區(qū)別于說話的重要特征之一。
好的寫話是修改出來的。低年級學生完成寫話后往往不再修改,但他們對標點符號、句子的停頓和段落劃分把握不好,寫出的內(nèi)容可能只有一個自然段,這個段落又很長,通篇缺少標點,句意不通,還有很多病句。只要學生把句子讀一讀,自己也能發(fā)現(xiàn)不少毛病。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很容易強調(diào)“寫”,而忽略學生修改的過程。修改可以分兩步,第一步是學生自己修改,第二步是老師幫助修改。
學生在寫完之后先朗讀,找到讀不通的句子,然后在邊上做好記號,讀完之后再來修改,爭取把句子寫通順。除了學生的自主修改,教師的評改也是幫助學生優(yōu)化寫話內(nèi)容的一個重要手段。筆者在批改學生的寫話時,就會圈出學生的錯別字,用橫線提示應該調(diào)整修改的句子,在邊上寫好修改意見,用波浪線把寫得不錯的句子標注出來。這樣,學生看到評改意見,對自己的寫話出現(xiàn)的問題就一目了然。
巧用“三階三式”,為低年級學生搭建寫話橋梁,讓學生真正主動參與到寫話中來,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起了一種輕松、愉快的寫話氛圍。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進步是多方面的,不僅鍛煉了口語表達,還提高了書面表達和欣賞文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