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瓊敏,林麗君,陳華英,謝梅燕,戴余凡
高血壓腦出血(HICH)是臨床常見的腦血管疾病,主要因小動脈病變,血管壁形成小動脈瘤,在病人高強度或情緒激動時致使血壓升高,誘發(fā)血管破裂[1]。HICH發(fā)生后可造成腦部出現(xiàn)壓迫性損傷,導致神經元因長期缺氧缺血發(fā)生損傷,即使及時實施血腫清除術治療,仍具有較高致殘率,病人術后仍會遺留肢體功能障礙,無法自主完成日常生活,降低日常生活能力,不僅增加病人家人照顧壓力,且不利于病人術后早期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復,造成不良預后[2-3]。臨床需了解HICH病人開顱血腫清除術后日常生活能力狀況,以及時實施預防及干預措施,以促進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本研究對83例HICH病人開顱血腫清除術后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估,并進一步分析其相關影響因素。
選取2021年8月—2022年10月醫(yī)院收治的HICH病人83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條件:符合HICH[4]診斷標準;均行開顱血腫清除術;術后意識恢復,病情得到控制;知情同意書由病人或家屬簽署。排除條件:病情危重,意識不清者;合并其他嚴重器質性損傷者;存在精神疾病或認知功能障礙,無法配合研究者;發(fā)病前即伴有偏癱或肢體功能障礙,影響日常生活能力。
1.2.1 一般資料調查問卷
由醫(yī)院調查員自制,包括對年齡(≥60歲;<60歲)、性別(男,女)、腦出血分級(Ⅰ級出血量<30 mL;Ⅱ級出血量30~70 mL;Ⅲ級出血量>70 mL)、術前血糖(≥7.8 mmol/L,<7.8mmol/L)、合并基礎疾病(有,無)、術后肺部感染(有,無)、術后切口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6]評估,分值0~10分,≤3分輕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分重度疼痛]、電解質紊亂(是,否)等。
1.2.2 Barthel指數(shù)(BI)[7]
該量表Cronbach′ s α系數(shù)為0.89,包括進食、穿衣、洗澡、大便控制、小便控制、修飾、上下樓梯、轉移、如廁、步行10個條目,總分100分,得分越高則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1.2.3 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8]
該量表Cronbach′ s α系數(shù)為0.93,包括主觀支持、客觀支持、社會支持利用度3個維度,共10個條目,總分66分,得分越高則社會支持越高,12~22分低水平,23~44分中等水平,45~66分高水平。
1.2.4 調查方法
由調查員統(tǒng)一進行問卷調查,告知病人本次研究目的及方法,待病人同意后進行相關問卷調查,指導病人根據自身客觀情況如實填寫,問卷完整后當場回收,檢查是否遺漏或錯填項,及時指導病人進行補充或修改。本研究共發(fā)放83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83份,回收率為100%。
83例HICH病人術后BI評分(38.69±3.54)分。
不同年齡、腦出血分級、術前血糖、術后肺部感染、社會支持的HICH病人開顱血腫清除術后BI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他不同特征的HICH病人開顱血腫清除術后B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特征HICH病人開顱血腫清除術后BI評分比較 單位:分
將HICH病人開顱血腫清除術后日常生活能力BI評分作為因變量,將表1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指標作為自變量(賦值說明見表2),經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大、腦出血分級高、術前血糖高、術后伴有肺部感染、社會支持低均是影響HICH病人開顱血腫清除術后日常生活能力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3。
表2 主要自變量賦值情況
開顱血腫清除術是治療HICH主要方案,能夠將顱內血腫清除,及時解除血腫造成的神經壓迫,減少神經組織損傷,達到改善預后的目的[9]。但發(fā)病過程中或造成一定的不可逆性神經損傷,致使病人術后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障礙,肢體活動受限,生活無法自理[10]。本研究結果顯示,83例HICH病人術后BI評分(38.69±3.54)分,與張娜[11]研究結果相一致。提示HICH病人開顱血腫清除術后日常生活能力較差,嚴重影響病人術后軀體功能恢復,降低生活質量。
本研究進一步經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大、腦出血分級高、術前血糖高、術后伴有肺部感染、社會支持度低均是影響HICH病人開顱血腫清除術后日常生活能力的危險因素(P<0.05)。
3.2.1 老年人
老年病人術后日常生活能力往往會偏低,可能因老年病人各項軀體功能下降,對手術應激耐受力降低,因此手術對老年病人造成的應激損傷更大,且老年病人多伴有基礎疾病,身體狀況較差,致使術后恢復會相對緩慢,導致病人術后早期日常生活能力降低[12]。臨床應加強對老年病人的日常照護,密切監(jiān)測病人病情變化,并加強對病人的飲食調節(jié)及早期被動鍛煉,以更好地促進病人術后康復,改善日常生活能力[13]。
3.2.2 腦出血分級
腦出血分級越高則出血量越多,血腫造成的神經壓迫面積越大,神經功能損傷越嚴重,術后出現(xiàn)的功能障礙越多,且手術難度及應激也會增加,對病人機體造成的創(chuàng)傷更大,不利于病人術后身體功能恢復,降低術后日常生活能力[14-15]。臨床應加強對病人出血量的評估,制訂針對性的手術方案,以準確快速清除血腫,減少神經壓迫損傷程度,以利于術后受損神經功能盡快恢復,改善功能障礙,提高日常生活能力[16]。
3.2.3 術前血糖
術前血糖水平越高則術后日常生活能力會越低,可能因術前應激性血糖持續(xù)升高,會誘發(fā)腦神經組織發(fā)生缺氧、缺血,加劇腦細胞水腫及循環(huán)功能障礙,誘發(fā)腦繼發(fā)性損傷,加重神經功能障礙,影響術后腦神經功能恢復,降低日常生活能力[17-18]。術前需密切監(jiān)測病人血糖水平,應合理將血糖控制在7.8 mmol/L以下,避免造成繼發(fā)性腦損傷,改善病人術后日常生活能力[19]。
3.2.4 肺部感染
因HICH疾病的特殊性,術后需臥床休息,會增加肺部感染風險,而病人術后機體尚處于虛弱狀態(tài),若合并肺部感染會進一步加重病人軀體負擔,加重病情,影響病人日常生活能力[20]。術后需加強對病人術后并發(fā)癥的防治,給予必要的抗感染治療,以降低肺部感染風險,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
3.2.5 社會支持度
HICH病人開顱血腫清除術后需要家人長期照顧,而社會支持高的病人獲得的支持、關心越多,病人的擔憂及焦慮情緒可能得到一定緩解,而社會支持度低的病人常會自覺自身疾病拖累家人,擔憂家庭經濟狀況,承擔的心理壓力較大,負性情緒更多,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病人疾病治療的心態(tài),無法較好地配合術后康復治療,影響肢體功能的恢復,致使日常生活能力降低[21-22]。應加強對病人的心理疏導,并引導病人家人及朋友給予其更多關愛與支持,提高病人的社會支持,消除病人悲觀、焦慮情緒,保持心態(tài)穩(wěn)定,積極配合康復鍛煉及治療,促進肢體功能恢復,改善日常生活能力[23]。本研究仍存在納入研究樣本少的不足,且受到研究時間及經費的限制,未對病人術后進行長期隨訪,僅對術后短期的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研究結果的可信度,后期仍需進行橫斷面的大樣本研究,并延長隨訪時間,深入分析影響HICH病人開顱血腫清除術后日常生活能力因素,以更好地指導臨床護理方案的制定。綜上所述,HICH病人開顱血腫清除術后日常生活能力水平較低,受到年齡、腦出血分級、術前血糖水平、術后肺部感染、社會支持等因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