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景莉
時值冬日,又到了進補的時候。民間素有“冬日進補,來年打虎”的說法。意思是說,冬日補足了身體能量,來年才更有精氣神兒做事。冬日進補也叫“補冬兒”。在我的老家,補冬兒大多是吃羊肉。
說起吃羊肉,我不由得想起小時候第一次吃羊肉的情景。其實,那次與其說是吃羊肉,不如說是喝羊肉湯。那時,我喝的是母親做的一道藥膳——當歸黃芪羊肉湯。
母親會做藥膳,還是從舅老爺那里學(xué)來的。舅老爺是我們當?shù)赜忻睦现嗅t(yī)。母親是個好學(xué)又善鉆研的人。在舅老爺?shù)膸椭?,她琢磨出好幾種藥材與食物搭配起來調(diào)理身體的藥膳,其中有一道便是當歸黃芪羊肉湯。
我第一次喝這種湯是在7歲那年冬天,那湯是母親燉給奶奶喝的。奶奶經(jīng)常貧血,年輕時還落下了月子病,經(jīng)常手腳冰涼、肢體發(fā)冷。那天,正好村里有事宰了兩只羊,我家分得兩斤左右,母親就決定用食療的方法燉湯給奶奶補一補。
母親將干的當歸、黃芪洗凈,用溫水泡上半個小時,再將羊肉洗凈切成小塊,放進燒開的沸水,汆去血水后撈出,倒入砂鍋中。然后將泡好的當歸、黃芪切片;帶皮生姜洗凈,拍扁,輔以大棗、陳皮、大蔥段一同入鍋。加入適量水,滴幾滴白酒,大火燒開后,轉(zhuǎn)小火慢燉約兩小時。出鍋前幾分鐘,撒上一小把枸杞子和少許鹽,攪勻。
當滿屋飄出羊肉的香味時,母親找理由將我們支開。然后,她將多半燉好的羊肉盛到大碗中,將剩下的少半盛到一小碗中,恭恭敬敬地將兩碗都端到爺爺奶奶屋里,并微笑著對爺爺奶奶說:“天冷了,燉點羊肉湯給你倆補補身子,小碗的留著明天吃,大碗的今天吃!”這時爺爺就會配上香噴噴的小米飯,美美地吃上一頓。奶奶總有些于心不忍,想給我們留幾塊。而母親會說:“不用,鍋里還有?!蹦棠讨喇敃r分得的羊肉少,也深知母親的為人處事風(fēng)格,知道母親不會在鍋里還留著肉。但母親堅持,奶奶也只好依了她。
當我們上桌吃飯時,只剩下湯了,母親說:“肉少,奶奶身體不好,就先緊著奶奶吃吧。你們不急的,等以后咱們?nèi)兆雍眠^了,你們吃的時候多著呢!”我們理解母親,就只是那些湯,泡上香噴噴的小米飯,我們也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也是從這件事情上,我們從母親的言傳身教中學(xué)到了孝道,以至于后來在外面的很多年里,我也一直秉承著母親傳下來的這一良好家風(fēng),對父親母親和公公婆婆盡自己力所能及的孝心。
幾年前,我的公公婆婆相繼去世。如今,我父母身體還算不錯。去年剛過立冬,我回老家時,給他們買了一只羊,也學(xué)著母親的樣子,燉了一鍋當歸黃芪羊肉湯,給他們補冬兒。他們都很高興。
東漢末年著名醫(yī)學(xué)家張仲景先生在《金匱要略》中記載:羊肉性溫?zé)幔袦匮a作用;當歸有補血養(yǎng)血的作用;黃芪有補氣升陽的作用。當歸黃芪羊肉湯可以調(diào)經(jīng)散寒,調(diào)理手腳冰涼、貧血、受寒腹痛、心腦血管等疾病。
眼下又到了冬季,正是喝羊肉湯的好時節(jié),我已托人又為父母買了一只羊,希望他們補好身體。父母身體好好的,就是我們做兒女的最大的幸福。
編輯|郭緒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