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嵐
21歲那年,剛畢業(yè)的我作為一名特殊教育老師來到江蘇省蘇州市社會福利總院。從此,我便扎根于此,開始了平凡卻充滿愛的人生新篇章。
記得剛參加工作時,那一張張陌生的小臉,一聲聲稚嫩的呼喚,讓我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如何邁出第一步,不知道工作該從哪里開始。這時,手心傳來的溫度打破了我初來乍到的惶恐,一只柔嫩的小手仿佛一盞指路明燈,為我照亮了前進的方向。低頭望去,一張略顯嬌羞的小臉對我微笑著,她怯怯地問:“你是新來的老師嗎?”她的眼中充滿期待,睫毛忽閃著。我用力握了握她的小手,大聲回答:“是的,我是你們的新老師?!蔽抑?,我們之間的約定,在那一刻開始了。
從最開始慢慢熟悉孩子們的身體和智力情況,到如今對每個孩子的發(fā)展進程了然于心,除了時間的積累,更多的是出于對這份工作的熱愛。這些年,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始終堅持因材施教的理念,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重視激發(fā)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潛力,鼓勵每一個孩子用獨有的方式展現(xiàn)自己。我們班里有個叫月月的小女孩,她肢體重度殘疾,只能臥床。可她是一個樂觀向上的孩子,對學習充滿興趣。針對月月的特殊情況,我為她量身定制了教學方案,放慢教學進度,并且指導她用拇指和食指繪畫、做手工。一開始,困難重重,但在月月的堅持和不斷練習下,現(xiàn)在的她已經(jīng)可以書寫簡單的漢字、制作簡單的手工作品。月月的繪畫作品多次在市級、省級繪畫比賽中獲獎?,F(xiàn)在的她對生活充滿希望,是一個開朗、積極的好孩子。
在平時的教學中,針對一些中輕度智力障礙的孩子,我會為他們制定語言發(fā)展教學計劃,教學內(nèi)容以語言訓練、常識認知為主。我借用教學軟件,以生動活潑的方式開展教學,使學生接受度明顯提升。童童是個患有輕度智力障礙的孩子,因為錯過了幼教啟蒙,所以他的語言能力幾乎處于喪失狀態(tài),只能說一些單音節(jié)的字。經(jīng)過觀察和評估,我從口舌操開始,訓練童童的嘴部肌肉力量、舌頭的靈活性以及吐氣、呼吸方式,為其開口說話做好基礎(chǔ)工作。在學習和生活中,我不斷鼓勵童童發(fā)聲,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訴求。漸漸地,童童可以開口說兩個字組成的詞語了;漸漸地,童童可以說一句簡單的話了?,F(xiàn)在,童童已經(jīng)可以用較為完整的句子回答老師的提問,并且在日常交流中能較為流暢地表述自己的意愿。
俗話說得好,“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這么多年的教學工作讓我意識到“規(guī)矩”的重要性。在教學中我注重對孩子們規(guī)則意識的培養(yǎng),讓孩子們懂得遵守課堂規(guī)范和禮儀規(guī)范。比如,要求孩子們進教室先敲門,看見老師主動問好,上課坐姿端正等等。幫助孩子建立自我約束機制,對他們?nèi)蘸蟮膶W習、生活都有著重要影響。不少孩子因此受益,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名叫山山的小男孩。山山患有唐氏綜合征,因為溝通障礙和認知障礙,他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經(jīng)常莫名其妙發(fā)脾氣,有時還會做出傷害性行為。針對這個情況,我首先做的就是了解他做出此類行為的原因,進而嘗試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另外,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會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山山,幫助他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但不會給予山山過分關(guān)注,對他無理的訴求或者發(fā)脾氣的行為采取冷處理的方式,并且告訴其他孩子,在山山無法控制自己行為時遠離他,等他先冷靜后再與其交流。久而久之,山山的行為得到了控制,隨著年齡的增長,山山發(fā)脾氣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也懂得了用正確的方式控制自己的情緒。
愛讓我們在一起。雖然我們面對的孩子們曾經(jīng)歷過不幸,但在福利總院每一位工作人員的悉心呵護下,他們從咿呀學語、蹣跚學步,到今天可以站在屬于他們的舞臺上盡情地展現(xiàn)自己,這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成果。因為愛,我們走到了一起;因為愛,孩子們茁壯成長著;因為愛,未來值得期待。讓我們一起努力,以愛之名,攜手并進?。ㄎ闹腥宋锝詾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