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靜
吉姆·崔利斯的《朗讀手冊》上有這樣一段話:“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珠寶與一柜柜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焙⒆拥拈喿x,不只是在學校,更多的是在家庭。親子閱讀作為早期閱讀的核心構成部分,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思維與口語表達能力,激發(fā)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是一種注重親子互動的閱讀方式,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親子閱讀到底有多重要呢?
鍛煉孩子的語言能力。孩子出生后就在不斷地學習,學習行動、語言等,而親子閱讀是鍛煉孩子語言能力的最好方式。父母每天給孩子講一個故事,孩子會學著大人的模樣咿咿呀呀,長此以往,便在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孩子的語感,對孩子的語言能力提升大有幫助。
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能力。6歲之前的這段時間,是培養(yǎng)孩子閱讀的重要時期,親子閱讀比自主閱讀更有效,有父母的引導,能讓孩子更容易接受閱讀并愛上閱讀。
增進親子關系。親子間的感情培養(yǎng)需要時間,那些錯過孩子童年的家長再想與孩子建立親密關系會很難,錯過了重要時刻,彌補起來就不容易了。家長與孩子一起閱讀、學習,進行精神層面的交流,能加深彼此間的感情。
如何打造家庭“書香角”?
要想讓兒童喜歡讀書,就必須精心營造一個溫馨輕松的家庭讀書氛圍,讓書香在家中彌漫開來。
細心安排,使書籍唾手可得。兒童的無意注意比較多,能更快地適應每天閱讀,也能更快地體會到閱讀就像呼吸、吃飯一樣必不可少。父母要自覺地將書籍放在兒童看得見、摸得著的位置,封面向外,吸引幼兒注意。比如,把“劇場書”放在沙發(fā)旁的桌子上,飯后閱讀;或者把繪本放在床邊,每天睡前閱讀。
精巧構思,使讀書角充滿創(chuàng)造力。構建讀書空間時,必須迎合孩子的喜好。為孩子打造一個充滿想象力的閱讀空間,或是安靜舒適的“書香角”,或以森林、太空、卡通動畫為主題,把讀書座椅放在搖籃椅上或吊袋中。此外,還可以按照不同的題材進行書架的設計,如樹木書架、動物書架、自行車書架等。
常見親子閱讀問題,你中招了嗎?
問題一:繪本的字那么少,怎么讀?
一次家園活動中,浩杰爸爸拿著閱讀區(qū)的繪本《母雞蘿絲去散步》,露出為難的表情對我說:“這本書浩杰非常喜歡讀,我家里也有一本,每次他都讓我讀給他聽,可是這本書主要以圖畫展開,文字非常少,我很快就讀完了。對于這種文字很少的繪本,我應該如何高質(zhì)量地與孩子共同完成閱讀呢?”
認識繪本,從結(jié)構開始。一些家長對繪本耳熟能詳,卻并不完全理解。因此,我們可以先從繪本的基本結(jié)構入手,包括封面、環(huán)襯、扉頁、正文及封底等幾大部分,并對每一個部分的組成及功能進行分析。然后,你會發(fā)現(xiàn),平時被我們忽略的書本環(huán)襯、封底等,原來也大有含意。比如《鴨子騎車記》環(huán)襯中出現(xiàn)的彩帶,閱讀前可以請孩子大膽猜猜彩帶是用來做什么的,帶著問題去閱讀,更容易激發(fā)孩子對繪本的興趣。繪本的不同結(jié)構部分,能夠給家長提供更多的故事信息,讓家長在翻閱故事的同時,發(fā)現(xiàn)和捕捉圖書更多的讀法和樂趣。此外,幼兒園與家長雙線合力,推動親子共讀,能使孩子們更好地閱讀繪本并享受其中的樂趣。
重視圖畫細節(jié),表演式閱讀。家長在領讀繪本《母雞蘿絲去散步》時,可以加入一些較為夸張的擬聲詞,如狐貍掉進河里是“撲通”一聲,全身濕噠噠的。另外,還可以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繪本中的細節(jié),如母雞的神態(tài)和表情變化,并猜測它內(nèi)心的想法。繪本的特點之一就是圖文并茂,孩子能夠?qū)⒆约郝牭降男畔⑴c圖畫進行整合和自我建構,從而對繪本故事產(chǎn)生獨到的見解。因此,家長應關注幼兒心理,基于童心出發(fā),對圖畫進行細節(jié)觀察和分析,幫助孩子學會從更多視角閱讀繪本。
問題二:繪本比較貴,都要買嗎?
某日,一位媽媽接送孩子時說道:“我家豆豆每天都會看書,但是現(xiàn)在書本好貴,一本都要幾十元。讀書必然是好的,但是經(jīng)常買,真的買不起了……”家庭親子閱讀雖然正在逐步覺醒和提升,然而由于價格較貴,家長較難為兒童提供大量的新圖書,這將進一步限制兒童的閱讀需求。那么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具體可從兩個方面著手:首先,精準選擇,避免盲目購書。市面上的繪本琳瑯滿目,品質(zhì)卻良莠不齊。因此,家長在購買時應當選擇能滿足兒童的心理需求、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蘊含的情感能給兒童提供正向反饋、能使幼兒有所收獲的繪本。其次,繪本漂流,開展分享閱讀。為增加兒童繪本儲備量,一方面,家長可以與社區(qū)協(xié)商,成立“繪本互換站”,同社區(qū)的家長,可以交換繪本進行閱讀;另一方面,家長可以與親朋好友一起組織“悅讀會”,互相分享閱讀趣事,并分享自己心愛的圖書。
問題三:孩子喜歡重復聽同一個故事怎么辦?
一天放學后,妮妮媽媽找到我說:“老師,我家孩子每天都喜歡讀《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這本書,我怕長時間只閱讀一本書,并不能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另外,我每天睡前給她講這個故事,我覺得自己都要聽煩了,想陪她讀其他類型的繪本,可她又不愿意?!?/p>
部分家長認為,在家里準備種類豐富的繪本,能夠拓寬孩子眼界,這樣孩子的見識和成長歷程也會有所不同。其實,對于幼兒心理特征而言,孩子在重復閱讀故事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地在故事中發(fā)現(xiàn)新的信息,并在大腦中自主建構,進而深化學習內(nèi)容。此外,看似重復的閱讀,孩子卻總能在不同情境下挖掘不同的亮點,從而豐富自身對故事的理解。
分層閱讀,重復中讀出不同。家長應學會分層次閱讀,在重復評析中感悟閱讀的樂趣,比如《朱家故事》,首次閱讀,孩子可能僅僅發(fā)現(xiàn)了圖畫中主角的變化,故事里的人物都變成了豬;二次閱讀,孩子開始注意到一些細節(jié),如牛奶盒上的小豬圖案;三次閱讀,孩子發(fā)現(xiàn)原來爸爸的影子也會變成豬的樣子;反復品讀,可以感知不同層次的閱讀趣味?!柏i”的元素早就被藏在了書中,與后文情節(jié)多處呼應,為故事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策略支持,演繹中創(chuàng)新繪本。孩子喜歡復讀書籍,除他們本身加深學習的需要外,更重要的是他們對繪本里的故事感興趣。對于故事中有趣的圖畫內(nèi)容,家長可以鼓勵幼兒進行自主創(chuàng)編,借此促進幼兒自我創(chuàng)新意識的發(fā)展;家長也可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與孩子一起做或找?guī)讉€簡單的道具,試著一邊讀一邊表演。演繹繪本這一過程,可以升華孩子對故事的理解。多元閱讀策略支持下,孩子能更好地進入閱讀,并享受沉浸式閱讀的樂趣。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家長通過打造“書香角”,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潤澤童心,在無聲中慢慢實現(xiàn)了親子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