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金文“ 黃” 名物再考

        2023-11-05 18:15:12曾芬甜
        出土文獻(xiàn) 2023年2期
        關(guān)鍵詞:佩玉賞賜禮記

        曾芬甜

        摘要:學(xué)者對西周冊命金文中賞賜物“黃”的認(rèn)識經(jīng)歷了不斷發(fā)展的過程。20世紀(jì)60年代唐蘭先生提出“黃”是綴屬于巿的系巿之帶,其說逐漸得到學(xué)界認(rèn)可并成為主流觀點。但實際上唐蘭先生混淆了文獻(xiàn)中的“革帶”“大帶”。通過對禮書相關(guān)記載的仔細(xì)辨析,并結(jié)合考古實物資料,本文認(rèn)為冊命金文中的“黃”應(yīng)是禮書中束衣的大帶,而革帶才是綴屬于巿的系巿之帶,二者不可混淆。

        關(guān)鍵詞:黃大帶革帶

        一、佩玉還是腰帶:“黃”考釋的歷史

        西周冊命金文中常見“黃”一類賞賜物,字或作“亢”?!包S”和“亢”古音通假,在冊命金文中表示同一類賞賜物,這一點沒有疑義。但“黃”或“亢”所指具體為何物,清儒以降,屢有討論。

        吳大澂《說文古籀補(bǔ)》云:“古橫字通作黃,今經(jīng)典橫字多作衡,禮‘一命蘊(yùn)韨幽衡,衡,佩玉之橫也?!雹賱⑿脑础镀骢壹鹞氖觥吩疲骸包S,橫省,經(jīng)傳作衡,亦作珩?!抖Y·玉藻》‘一命蘊(yùn)韨幽衡,再命赤韨幽衡,三命赤韨蔥衡注:‘衡,佩玉之衡也。《詩》‘有玱蔥珩疏引此‘衡皆作‘珩?!冻Z》‘白珩注:‘珩,佩玉之橫者?!雹趨恰⒍私詫⒔鹞闹械摹包S”與禮書中的“衡”相聯(lián)系,并引舊注認(rèn)為“黃”即佩玉中的“珩”,是佩玉的一部分—佩上的橫玉。

        上述“黃”即文獻(xiàn)中的“衡”或“珩”的觀點得到了郭沫若先生《釋黃》一文的支持和申論。但郭先生不同意“衡,佩玉之衡”“珩,佩玉之橫者”的舊注,質(zhì)疑道:“古人錫佩,何以僅錫其佩上之橫而不及其全?”他進(jìn)一步認(rèn)為,“黃”是表示這類賞賜物的象形本字,“珩”是后起的形聲字,“衡”是假借字,黃字“實古玉佩之象形也”,“是故黃即佩玉”。①總之,郭先生認(rèn)為,賞賜物“黃”指佩玉的全體,而舊注錯在以珩、璜“字義各限于佩玉之一體”。

        如果說郭沫若仍止于修正舊注的話,那么其后唐蘭先生新說就是徹底拋棄舊注了。唐蘭先生首先從金文透露的“黃”之顏色、材質(zhì)等信息出發(fā),認(rèn)為“黃”是可以染色的,應(yīng)當(dāng)是皮、革、絲、麻等制成的,從而否定了“黃(衡)”是佩玉或“佩玉之衡”的舊注舊說;后又根據(jù)金文、傳世文獻(xiàn)中“巿(韨)”和“黃”、“韠”和“帶”的密切關(guān)系,認(rèn)為“黃”就是系巿(韨、韠)之帶。②

        郭、唐二說大相徑庭。郭沫若釋黃字為“古玉佩之象形”的說法曾得到郭寶鈞先生的支持和進(jìn)一步論證,但二人皆據(jù)金文中的黃字字形立說。③裘錫圭先生通過對甲骨文中黃字的考釋,梳理了黃字字形的演變過程,指出郭沫若謂“黃字象佩玉”的說法不能成立。裘先生同意唐蘭“黃字古文象仰面向天,腹部膨大,是《禮記·檀弓下》‘吾欲暴尪而奚若的‘尪字的本字”的看法。④唐蘭認(rèn)為“黃”是系巿之帶的說法似乎得到了新出金文的證實。1974 年陜西扶風(fēng)強(qiáng)家村西周銅器窖藏出土的恭王早期師翻鼎(《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⑤ 02495,以下簡稱“《銘圖》”)銘中,冊命賞賜物中的“黃”字從巿作“蟥”,唐蘭認(rèn)為這進(jìn)一步證明黃“從屬于巿(韨)而非佩玉”。⑥于豪亮先生考釋師翻鼎銘文亦云:“蟥(亦作黃、作衡)是寬帶子,系在腰上,巿則縫在蟥的下面?!雹叽撕?,研究冊命金文的學(xué)者如陳漢平、何樹環(huán)都采納唐蘭之說,“黃”是系巿之帶的觀點成為主流。⑧

        二、再辨“系巿之帶”與“大帶”:對禮書的回歸

        “破”而后“立”,在破除舊說上,唐蘭先生否定“黃”是佩玉或“佩玉之衡”的舊注舊說,這是無可置疑的;但在建立新說上,唐蘭認(rèn)為“黃”是“系巿之帶”的說法,是沒有直接證據(jù)的,需要進(jìn)一步辨析。

        在西周冊命金文中,“巿”“黃”常常相連共見,關(guān)系密切,這一點郭沫若、唐蘭都已指出。“巿”就是文獻(xiàn)中的“韨”“韠”,對此唐蘭也有論證。在《儀禮》中,“韠”和“帶”經(jīng)常被同時提及:“緇帶”“素韠”,“緇帶”“韎韐”,①“緇帶”“爵韠”(以上均見于《儀禮·士冠禮》),“緇帶”“韎韐”(《儀禮·士喪禮》),“緇帶”“緇韠”(《儀禮·特牲饋食禮》)等,都把“韠”和“帶”共舉。唐蘭先生也已經(jīng)注意到這些材料,并據(jù)此指出“‘韠既然就是‘巿(韨),‘帶自然就是‘黃(衡)了”。②近出的西周中期九月既望盆(《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三編》③0624,以下簡稱“《銘三》”)銘文記載器主獲周王冊命并賞賜“帶”“巿”,“帶”“巿”顯然相當(dāng)于其他冊命金文中常見的巿、黃組合,“黃”即是“帶”。④春秋時期的子犯編鐘(《銘圖》15200—15215)銘文記載子犯獲周王賞賜服物有“衣、裳、帶、巿、佩”,其中的“帶”亦相當(dāng)于西周冊命命服中常見的“黃”。因此,西周冊命金文中的“黃”以及《禮記·玉藻》中的“衡”就是《儀禮》中的“帶”,舊謂“黃”為佩玉之說應(yīng)被舍棄,唐蘭先生的觀點確不可易。為方便論述,下文把金文和傳世文獻(xiàn)中的這類“黃”“衡”“帶”統(tǒng)稱為“衡帶”。

        然而,唐蘭先生根據(jù)巿(韨)、韠和衡帶的密切關(guān)系,進(jìn)一步認(rèn)為“‘黃(衡)是屬于‘巿(韨)的服飾”“‘黃(衡)是系‘巿(韨)的‘帶”,就同傳世文獻(xiàn)對韨和衡帶的記載有很大出入了。實際上,系巿之帶在禮書中被稱為“革帶”,而衡帶應(yīng)該是禮書中的“大帶”,和系巿的革帶并非一物。韨韠和衡帶固然關(guān)系密切,常常共見,但不能據(jù)此認(rèn)為衡帶就是系巿之帶。只有厘清這一點,才能正確理解金文中“巿”“黃”的關(guān)系,明白“黃”的材質(zhì)、用途和功能。

        《禮記·玉藻》云:“韠,下廣二尺,上廣一尺,長三尺,其頸五寸,肩、革帶博二寸。”鄭玄注云:“頸中央、肩兩角,皆上接革帶以系之,肩與革帶廣同。凡佩,系于革帶?!笨追f達(dá)《正義》進(jìn)一步申說:“韠、佩并系于革帶者,以大帶用組約,其物細(xì)小,不堪系韠、佩故也?!雹荨抖Y記·玉藻》鄭玄注、孔穎達(dá)疏說得很明白,接在韠肩上的革帶是系韠、佩之帶,大帶并不用來系韠、佩,這一點,禮家都沒有疑義。但唐蘭先生提出異說,他反對韠不系于大帶的說法,認(rèn)為禮書中韠肩上的革帶“是用以系到腰帶上去的,是直懸的帶而不是橫束的腰帶”,又說“系革帶或系大帶,是由于時代不同或好尚不同,腰系大帶就無須再系革帶”。⑥根據(jù)唐蘭先生的說法,古人在腰間橫束大帶或革帶,又通過韠肩上的革帶把韠懸系在腰間的大帶或革帶上;金文中的“黃”即指橫束在腰間的大帶或革帶,用以系韠、佩。

        唐蘭先生的新說其實沒有堅實的證據(jù),他之所以必須反對鄭注孔疏,是因為他認(rèn)為衡帶是系韨之帶,且根據(jù)金文,衡帶可以用麻織或絲織;但按照鄭注孔疏,韨韠只能系于革帶,不能系于絲織的大帶,如此鄭注孔疏就和他“麻織或絲織的衡帶是系韨之帶”的看法相矛盾了。因此,唐蘭先生必須反對鄭注孔疏而另立新說,卻也混淆了文獻(xiàn)中的大帶、革帶,同時忽而說韠肩上的革帶不是橫束的腰帶,忽而又說可以腰束革帶,陷入了進(jìn)退兩難的境地。

        其實,分析種種跡象,鄭注孔疏仍然是合理的。唐蘭先生認(rèn)為“衡是系韨之帶,是屬于韨的服飾”,這一點除根據(jù)金文、文獻(xiàn)中韨韠和衡帶經(jīng)常同出以外,沒有任何直接證據(jù)。師翻鼎中的黃字從巿作蟥,也只能說明巿、黃關(guān)系密切,不能證明黃(衡)是綴屬于韨的系韨之帶。

        問題的關(guān)鍵在于區(qū)別“革帶”和“大帶”。根據(jù)上引《禮記·玉藻》和鄭注孔疏,革帶是系韨之帶,是綴屬于韨的服飾,是韨的組成部分。唐蘭先生認(rèn)為甲骨金文中的巿字是象形字,“上面一橫是帶”,《說文》也說巿字“從巾,象連帶之形”。①巿字象形之說可從,字形可見確有一根帶子綴屬在韨的肩上,而這根帶子就是《禮記·玉藻》所說的“革帶”,這根帶子是用來將韨(即韠)系在腰間的。

        金文中的“黃”并不是系韨的革帶,而是上引《儀禮》中經(jīng)常和“韠”同出的“緇帶”一類的大帶。②緇帶雖然經(jīng)常和韠同出,但并不是用來系韠的,其材質(zhì)不是皮革,和《禮記·玉藻》中系韠、佩的“革帶”并非一物。《儀禮·士冠禮》:“主人玄冠、朝服、緇帶、素韠?!编嵭ⅲ骸熬l帶,黑繒帶,士帶博二寸,再繚四寸,曲垂三尺。素韠,白韋,韠長三尺,上廣一尺,下廣二尺,其頸五寸,肩、革帶博二寸?!痹卩嵶⒅芯l帶和綴屬于韠的“革帶”是分別描述的,二者并非一物:緇帶是“黑繒帶”,并不綴屬于韠,綴屬于韠的是革帶。

        《禮記·玉藻》對緇帶一類“大帶”的形制、顏色、使用方法等也有所記載。正如金文、文獻(xiàn)中韨韠和衡帶經(jīng)常同出一樣,《禮記·玉藻》對“韠”和“大帶”的記錄也前后相銜,茲引述如下:③

        韠:君朱,大夫素,士爵韋。圓、殺、直:天子直,公侯前后方,大夫前方后挫角,士前后正。韠下廣二尺,上廣一尺,長三尺,其頸五寸,肩、革帶博二寸。

        一命缊韨幽衡,再命赤韨幽衡,三命赤韨蔥衡。

        天子素帶,朱里,終辟。而素帶,終辟。大夫素帶,辟垂。士練帶,率,下辟。居士錦帶,弟子縞帶。并紐約用組,三寸,長齊于帶。紳長制: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寸。子游曰:“三分帶下,紳居二焉?!奔?、韠、結(jié)三齊。

        大夫大帶四寸。雜帶,君朱綠,大夫玄華,士緇辟二寸,再繚四寸。凡帶有率,無箴功。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引關(guān)于韠、大帶的記錄中間,插入了經(jīng)常為學(xué)者稱引的“一命缊韨幽衡,再命赤韨幽衡,三命赤韨蔥衡”一段話,似非偶然?!绊偂笔侵干隙蔚摹绊{”,而“衡”就是指其下的“帶”,又稱“大帶”。如果引文是《禮記·玉藻》最初編撰的次序,似可推測編撰者對“衡”的理解還沒有像漢人那樣出現(xiàn)錯誤。

        從上引《禮記·玉藻》的記載可以看出,綴屬于韠肩的革帶和大帶是并行不悖的,看不出“腰系大帶就無須再系革帶”之意。大帶根據(jù)材質(zhì)、顏色可以分為素帶、練帶、錦帶、縞帶等,這些不同的“帶”又有不同紋飾、規(guī)格、形制等,以匹配不同身分等級。這一點和西周金文命服中區(qū)別等級的“黃(衡)”也是一致的。根據(jù)禮學(xué)家的說法,革帶、大帶是同時使用的,革帶綴于韠肩,用于系韠、佩,大帶則掩于革帶之上。《禮記·雜記》“申加大帶于上”鄭玄注:“申,重也,重于革帶也。革帶以佩韨?!薄抖Y記·內(nèi)則》云:“子事父母,雞初鳴,咸盥、漱,櫛、縰、笄、總,拂髦、冠、緌、纓、端、韠、紳,搢笏?!苯寡忉屨f:“既衣則加韠,韠即韨,佩韨則系革帶可知。既韠而后紳,是先束鞶(引者按:焦循謂鞶為革帶),后束大帶?!雹倜纨g亦云:“大底命服先系革帶,使可懸韠懸佩,然后加以拖紳之帶,謂之大帶?!雹邳S以周云:“凡大帶用帛以束衣,革帶用革以佩玉佩及事佩之等”,“革帶以佩韨”,“大帶在革帶之上也”。③王文錦先生亦特別指出:“腰間有兩帶,里面是較窄的革帶,外面是較寬的大帶?!雹苠X玄、錢興奇先生《三禮辭典》云:“凡帶有二:一為革帶,在內(nèi),所以系韠韨及其他佩物;一為大帶,以絲為之,在革帶之外?!雹?/p>

        總之,據(jù)禮書記載,系韠佩的革帶和大帶二者判然,不能混一。使用之時,先用韠肩上的革帶將韠系在腰上,再在革帶上掩以彩色絲質(zhì)的大帶。大帶系于腰上需要“再繞”,此外又留有較長的“垂”,無論顏色、形制還是在身體上的位置,都非常醒目。西周冊命金文中常見的“黃”,無疑就是指禮書中的大帶?!包S”或大帶的使用方法,決定了它適合用麻或絲織成,而不適合用皮韋來制作。唐蘭先生謂“黃”可以用皮革制成,是混淆了大帶和革帶?!包S”既有束衣的實用功能,也兼及裝飾、美觀,乃至區(qū)別身分等級的社會功能。

        其實,金文中也有一些跡象顯示,“黃”不是屬于韨的系韨之帶。盂鼎銘云“裳衣巿舄”而不及“黃”,唐蘭先生據(jù)此說金文“有時只說韨、舄,可見衡是屬于韨的,舉韨可以包括衡”。但盂鼎銘,彼時冊命金文尚未成熟,沒有形成固定格式,不能依此遽定“舉韨可以包括衡”。但等級最低的“赤巿”從來沒有和“黃”共見,這一點值得注意。①如果“黃”確是綴屬于巿的系巿之帶,那么即便等級最低的赤巿,也必須有其系巿之帶,否則就不具有實用功能,且按照冊命金文常例,“黃”也應(yīng)該同赤巿共見。然而,實際上未共見的合理解釋很可能是赤巿不須“黃”來系戴,“巿”并不用“黃”來系戴,“黃”也不是綴屬于巿的系巿之帶。此外,冊命金文中還有不少僅賞賜“幽黃”而無“巿”的例子,見于康鼎(《銘圖》02440)、馭簋(《銘圖》05243)、左右簋(《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續(xù)編》② ,以下簡稱“《銘續(xù)》”)、槐簋(《銘續(xù)》0453)、衍簋(《銘續(xù)》0455)等器。如果黃是綴屬于巿的系巿之帶,則舉“巿”可以包括“黃”,但舉“黃”一般不能包括“巿”,因此有“黃”而無“巿”的例子也不能得到恰當(dāng)解釋。③

        從一般語言邏輯上,如果確如唐蘭先生所言,“黃”(或衡、帶)是綴屬于“巿”(或韨、韠)的系巿之帶,那么直舉“巿”便可包括“黃”、直舉“韠”便可包括“帶”,不煩“巿”“黃”或“韠”“帶”并舉,但實際上金文和禮書多將之并舉,可見“黃”并不是綴屬于“巿”的系巿之帶,而必是一件獨立于巿的服飾。

        在金文和禮書中,黃、衡、帶確實經(jīng)常和巿、韨、韠相連共見,關(guān)系非常密切,但這并不意味著“黃”是綴屬于“巿”的系巿之帶。根據(jù)禮書的記載,大帶掩在系巿的革帶之上,位置、下垂長度乃至穿著順序都和巿有關(guān),這大概是古人常常將衡帶和韨韠并舉的原因。④唐蘭先生根據(jù)“黃”和“巿”常常相連共見,認(rèn)為“黃”是屬于巿的系巿之帶,似稍有偏誤。

        三、二重證據(jù)法:從考古實物看“革帶”與“大帶”之別

        上文主要通過分析禮書的傳統(tǒng)記載,辨析了“革帶”和“大帶”的區(qū)別,指出綴屬于韠肩上的革帶才是“系巿之帶”,而大帶是掩在革帶之上的束衣之帶,兼有裝飾、美觀和區(qū)別身分等級的社會功能,大帶用絲或麻織成,不用皮韋,不用來系韨韠。西周金文中的“黃”應(yīng)該是禮書中的大帶,而不是系巿之帶。

        考古實物能更直觀地向我們展示“革帶”和“大帶”的上述區(qū)別。山西翼城大河口 M1017出土一件頂盤銅人(圖1),銅人呈跽坐狀,頭頂銅盤,應(yīng)是西周時期的奴隸形象。⑤銅人下身著斧形的“巿”,巿的上緣清晰可見,綴屬在一條很細(xì)的帶子之下,帶子明顯襯在巿的內(nèi)底,并環(huán)系腰間。這條辨識度極低的帶子無疑就是禮書記載的綴于韠肩上、系巿的革帶。

        可資對比的是翼城大河口 M1出土的一件頂盤銅人(圖2),銅人造型與上述 M1017出土銅人相近,但衣著齊整。①銅人下身亦著斧形的“巿”,巿的上緣被掩在橫束腰間的一條寬帶之下,看不到巿的上緣和系巿的細(xì)帶。寬帶飾連續(xù)陽線菱格紋,應(yīng)系模仿編織物的紋理,也具裝飾作用。這條掩在蔽膝上緣的寬帶,就是禮書中絲或麻織的大帶,即冊命金文中的“黃”。

        寶雞強(qiáng)國墓地茹家莊 M1乙室也出土了一件銅人(圖3),銅人腰部系寬帶,下身亦著斧形的“巿”,腰間寬帶明顯高凸于銅人身體,大概象“黃”掩在“巿”的上緣之外,因而“巿”的上緣及系巿之革帶亦不可見。②

        此外,晉侯墓地 M8出土一件玉人(圖4),玉人身著織紋盛裝,應(yīng)是貴族形象,下身著箭鏃形“巿”,巿的上緣同樣被掩在橫系腰間的一條寬帶之下。③在洛陽東郊西周墓出土玉人(圖5)和天津博物館藏玉人(圖6)身上,掩在巿上緣的大帶尤為寬大醒目。④這幾件玉人腰部橫束的寬帶,即冊命金文中的“黃”或禮書中的大帶。

        以上考古實物同禮學(xué)家分析禮書記載相吻合,即革帶和大帶同時使用,較窄的革帶是系巿之帶,較寬的大帶則覆在革帶之外。唐蘭先生指出金文中的“黃”即禮書中的“衡”“帶”是正確的,但禮書中的“衡”“帶”是束衣的大帶,而非系巿、佩的革帶;唐蘭先生混淆了革帶、大帶的功用,“腰系大帶就無須再系革帶”之說也和考古實物所見不合。

        結(jié)論

        總之,西周冊命金文中的“黃”和“巿”關(guān)系密切,但黃不是系巿之帶,而是文獻(xiàn)中的大帶,因其特殊的形制、顏色和位置而非常醒目,在冊命賞賜物中成為區(qū)別身分等級的要素。“黃”的這些特點同漢代的“綬”高度一致,唐蘭先生曾將“黃”與漢代的“綬”作類比,是非常正確的。①

        據(jù)禮書記載,綴屬于韠肩上的“革帶”才是系韠、佩之帶,革帶在絕大多數(shù)冊命金文中并未出現(xiàn)。革帶是綴屬于巿的組成部分,冊命賞賜巿則必然有革帶,因此無需在冊命銘文中特別表明。革帶非常細(xì)、窄,可以用皮韋制成,注重的是系韠、佩的實用功能,在實際使用中被掩在大帶之下,不具有“可視性”,也不具有裝飾、美觀和區(qū)別身分等級的社會功能。

        (責(zé)任編輯:姜慧)

        猜你喜歡
        佩玉賞賜禮記
        SOUNDS OF THE VILLAGE
        漢語世界(2022年5期)2022-10-15 12:32:58
        《禮記·祭統(tǒng)》孝道觀的神圣意蘊(yùn)
        原道(2020年2期)2020-12-21 05:46:38
        半途而廢
        姜永滿
        文明
        最美大同我愛你
        戲劇之家(2017年9期)2017-11-16 00:42:32
        西夏賞賜制度述略——以律令為中心
        西夏研究(2016年1期)2016-07-19 10:09:09
        國王的賞賜
        佩玉瓊琚,洵美且都
        佩玉瓊琚,洵美且都
        亚洲自偷精品视频自拍|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啪啪| 青青草成人原视频在线播放视频|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一本色道88久久加勒比精品|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军人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视频| 97人伦色伦成人免费视频| 97色伦综合在线欧美视频| 亚洲精品456| 91精品久久久久含羞草|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观看| 精品国产粉嫩内射白浆内射双马尾 | 成人短篇在线视频夫妻刺激自拍 | 成熟丰满熟妇av无码区| 高清破外女出血av毛片| 精品午夜久久网成年网| 少妇裸淫交视频免费看| 国产精品久久av色婷婷网站| 新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亚洲色综久久精品国产| 美女大量吞精在线观看456 |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免费精品|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在线观看|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 欧美极品jizzhd欧美|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极品| 人妻丰满熟妇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污污内射在线观看一区二区少妇| 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不卡中国 | 婷婷午夜天| 精品国产群3p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二区在线观看| 狠色人妻丝袜中文字幕| 女人张开腿让男桶喷水高潮 | 亚洲精品6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乱码| 久久久亚洲熟妇熟女av|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