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柔
我已經很多年不需要鬧鐘了。因為家里有兩只鳥,一只是鸚鵡,因為斷了一條腿被棄養(yǎng),來的時候已經患上了抑郁癥,總是把自己的翅膀撕扯得血絲斑駁;另一只是灰喜鵲,親鳥不知道為什么死在巢外,這個孤兒在雨后被送到我這兒,身體極度虛弱,一度以為救不活它。
小動物的感知力比人類的靈敏,你給它一點兒愛,它就有無盡的求生力量。它們的努力其實也在治愈我。
每天早晨倆鳥醒來必須看見我,所以天只要亮了,灰喜鵲就開始踹門,鸚鵡配合著大喊大叫。我睡得再沉也得去給它們開門,放進臥室。它們沖進來,一個去窗簾桿上繼續(xù)睡,一個直接往枕頭邊一躺,跟個人似的。耳邊終于沒了噪聲,我打算再睡會兒。但能睡多久,取決于它們什么時候醒。這些半腦輪休的動物,睡眠是極短的。經常是鸚鵡站在我耳邊大喊“媽媽”“寶貝”“小寶貝,你好呀”,灰喜鵲則用它的長嘴撬我的牙,或者干脆蹬鼻子上臉,在我眼皮上蹦。這么大動靜,裝睡的人都得起來。
在鸚鵡的甜言蜜語之后,灰喜鵲已經把它平時藏的各種食物擺滿我身體周圍,等我站在床邊,再看床上,跟祭祀臺似的有一個人形,圍著小核桃皮、干雞蛋黃、鳥糧、黃瓜頭兒、櫻桃核、臟手紙、硬幣……干得漂亮!這是鳥在表達它的愛,我能數(shù)落人家嗎?不能!掃床,全給扔了?;蚁铲o“啊啊”大叫著,不明白我為啥這么辜負它。
為了少欠點兒情,我只有早起,至少客廳有了動靜,它們一開始叫,我就起來在它們眼前晃。這樣,它們就不用惦記給我這個“小寶貝”準備亂七八糟的早餐禮物了。
鸚鵡冥冥之中會說人話一點兒不稀奇,稀奇的是這只鳥自打抑郁癥康復后就變得特別愛持家。它喜歡紙盒子,把平時自己喜歡的東西分門別類都存在盒子里,一層一層碼好,以至于我每天都得去它的盒子里取我的眼鏡、我的門鑰匙、我的筆等,倒是啥都丟不了。
灰喜鵲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放飛后依然堅定地留在家里,并且更加賣力地給我送東西。它會把它認為的好吃的全塞給我,不要還不行,它會給你放進頭發(fā)里,再蓋好,拿腳踩兩下,或者看我坐著,直接掀開我的衣襟把好吃的塞進褲腰。
跨物種的母子之愛,讓我每次出門前都得看看自己頭發(fā)上或者肩膀上有沒有鳥屎,鞋里有沒有蟲子和爛水果。
有時候家里沒人,我恰好在外邊出差,只能通過攝像頭跟它們聊天。直到幾天后的一個晚上,到家開門的一刻,才發(fā)現(xiàn)倆鳥守在攝像頭邊正在睡覺,大概因為它們認為媽媽的聲音從這里出來,就一直守在攝像頭旁邊等著,不肯離開??吹轿疫M門,兩只鳥立刻飛過來,羽翼下的風滿滿的都是愛。
每一只動物,都在給我做著生命教育,怎么對待生活、對待同伴、對待食物,怎么對待愛。它們純凈的眼神,就像一張濾網(wǎng),淘汰掉人類的傲慢和貪婪。跟動物在一起久了,就更加向往自然??傁肴ニ鼈兊淖匀簧晨纯茨切┥淖杂杀挤?,于是開始了我的野外觀鳥日常,開始了對很多自然保護區(qū)的生物多樣性考察。
我年復一年等待著遷徙的鳥,那是它們千百年來對生命的承諾,每次看到煥然一新的繁殖羽,看到它們在林間或湖面做著藝術張力極強的求偶表演,都會感慨大自然的神奇。
我也像一只鳥,天亮自然醒,開車到附近郊區(qū)的荒野舉著望遠鏡觀察鳥,運氣好的話還會遇見蛇、黃鼬、刺猬、野兔、麝鼠等。當我早晨七八點回到市區(qū),身心已經充滿電。因為小動物,我才覺得人間可愛。
夏季是撿到鳥最多的時候,雛鳥學飛時總會跌跌撞撞,大自然自有法則,有時候不管才是最大的幫助。很多人問我撿到鳥怎么辦,甚至有人開著車拉了八只喜鵲雛鳥到我這兒,我每次都說“把人家的孩子還回去吧”!只要小鳥沒有外傷,沒有身處惡劣的天氣環(huán)境,它們的生命體征沒有受到威脅,就不要去獻愛心。可以把雛鳥放在較高的比較隱蔽的臺子或者樹杈上,避免流浪貓來襲,也可以第一時間打電話給當?shù)匾吧鷦游锉Wo部門,他們也能指導你該如何做。
其實對家里的灰喜鵲我一直很內疚,盡管它來的時候奄奄一息,一直拉水兒,站不住,不救只能等死。但救回來,它就會對人有印痕記憶,把人當成自己的父母,再回歸自然,成活率很低。我一直在嘗試帶它去跟野外的灰喜鵲群社交,但兩不情愿,對方排斥、攻擊它,它也看不上跟自己長得一樣的鳥。只能任由它在家每天熱情洋溢地給我送各種好吃的,內疚時常讓我心如刀絞,多希望它能融入鳥群,在自然界生兒育女。
大自然的不確定性是迷人的,同一塊濕地,你每個時間段去都會看到不同的故事。自然教育也歸于美學,讓我們認識大自然的美。
希望更多人能從看一只鳥開始,到很多地方,在四季分明的鳥種記錄里,感受大自然的饋贈。到山里爬到樹上吃野生桑葚,踮著腳直接吃野生櫻桃,彎腰掰下剛冒頭的竹筍,輕輕從泥土里捧出鮮嫩的菌子……
進入自然,你會發(fā)現(xiàn)美無處不在。萬物有靈,讓我們用愛守護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