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希
仙風道骨,白須髯髯,執(zhí)掌封神榜,手握打神鞭。這是中國明朝(1368年―1644年)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中,“眾神之神”姜子牙的形象。他在中國神話體系里的地位,相當于希臘神話中的宙斯、北歐神話中的奧丁,分封眾神,何其尊貴。
消瘦高大,穿著邋遢,眼神憂傷,略顯滄桑。數百年后,在2020年上映的動畫電影《姜子牙》中,他搖身一變,成為跌落神壇,被人唾棄且有強迫癥的平凡中年大叔。
如果用一個詞形容《姜子牙》,那么一定是“顛覆”。
首先是劇情上的顛覆。在《封神演義》中,姜子牙的故事線索是這樣的:32歲登上昆侖山,拜元始天尊為師,72歲奉命下山,輔佐周文王、周武王討伐暴虐荒淫的商紂王(約公元前1046年),并執(zhí)行冊封365位天神的任務。他的地位無上尊崇,但更像是一個服務于神權與王權的工具人。
《姜子牙》沒有關注姜子牙在《封神演義》里的故事,而是依托想象,結合現(xiàn)代審美,“腦補”了一個封神之后的外傳。
全片的矛盾始于一個陰謀。元始天尊想要一統(tǒng)三界,因此與九尾狐妖達成交易。只要九尾狐妖化作蘇妲己魅惑紂王,挑起三界大戰(zhàn),大戰(zhàn)結束后就能位列仙班。事成后,天尊不僅沒有信守承諾,反而滅了狐族,還讓姜子牙斬殺九尾。但“一根筋”的姜子牙在九尾狐體內看到了無辜的人類女孩蘇妲己,他的信仰開始動搖,從此走上一條尋找真相之路。
片中的姜子牙不再是人們傳統(tǒng)印象里須發(fā)皆白、仙風道骨的老年智者形象,而是一個年輕的,去神化的,面對神性與人性的抉擇有困惑、有情緒的多維角色。
相較于其他神話改編動畫,《姜子牙》在畫面表現(xiàn)上亦有顛覆。電影始終透著瑰麗、奇特的美感?!拔覀円婚_始定的兩個美術大基調,一個是中國國畫,另外一個就是克蘇魯。”導演程騰說??颂K魯,美國小說家霍華德·洛夫克拉夫特創(chuàng)造的神話體系,特點是描繪無名的恐懼、詭異的氛圍和未知的神秘力量。一部根據中國古代神話傳說改編的動畫電影,其制作團隊卻能接納如此獨特的設計概念,將東西方元素大膽融合,以此顛覆中國觀眾心里那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動畫是給孩子看的”。
“對于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的改編與重塑,是一種文化再生產的過程,應該集傳承與顛覆于一體,在傳承的基礎上革新觀念、注入當代精神?!敝袊鴤髅酱髮W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教授、《姜子牙》制片人高薇華說。這部電影的主創(chuàng)團隊人員約有70%是動畫專業(yè)的在校師生、校友。學院派的身份讓他們在“如何改編中國經典作品”這一問題上想得更深,他們有著“傳承東方美學,重塑現(xiàn)代精神內核”的野心。
提及東方美學,全片給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充滿東方韻味畫面中,無處不在的中國歷史深處的詩意與古意。
為了讓細節(jié)更完美,1600多名工作人員,經過1560多個日夜,創(chuàng)作出1300個特效鏡頭,平均每個鏡頭都需要修改20版。觀眾甚至可以帶著放大鏡去考究每一幀細節(jié):大到場景參考姜太公墓、蘇州園林、北海景觀等,小到法器符咒借鑒殷商出土文物的紋樣,再如根據《山海經》中神獸“螣蛇”而創(chuàng)作的枯骨怨魂的形象。這種東方美學將經典文化與現(xiàn)代技藝進行了完美結合,還原了一個驚艷唯美、波云詭譎的封神世界。
與全片傳統(tǒng)東方美學相呼應的是姜子牙被重構的現(xiàn)代精神內核。
《封神演義》原著結尾,姜子牙冷靜無情地斬了九尾狐妖,是天意的執(zhí)行者。而動畫電影中,姜子牙在看到九尾狐妖體內的人類女孩時,信念發(fā)生了動搖。面對“救一人還是救蒼生”這個經典的“電車難題”時,他像我們每一個普通人一樣,猶疑、困惑、糾結。
結局也叫人十分感慨。姜子牙終于從“服從者”轉變?yōu)椤胺磁颜摺?。不同于哪吒、孫悟空的天生反骨,姜子牙的反叛是更加徹底篤定的精神向度的內省,是長期被所謂天道蒙蔽后與其身份的決裂。這種信仰困境與兩難抉擇,也賦予這部動畫遠遠超越原著的人性深度與復雜性。
2020年10月上映的《姜子牙》最終收獲16.03億元票房,目前位列中國國產動畫電影票房第二位??梢哉f,這是一部對中國動畫電影有重要啟示意義的作品:誰說不能在商業(yè)電影、乃至動畫電影里探討嚴肅的話題?誰說動畫題材、深刻嚴肅的主題和票房不能兼得?
中國國產動畫需要更多可能性。
(本報道圖片由《姜子牙》制片人高薇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