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鳳環(huán) 孫 霞 郄迎春
牙周炎是一種慢性炎癥口腔疾病,其致病因素較為復雜,對牙齦、牙槽骨、牙骨質等均有較強的損傷性,而重度牙周炎還會影響患者咀嚼功能,嚴重影響其日常生活[1]。牙周牙髓治療能夠改善牙齒移位、松動等狀況,有效糾正咬合不正,促進牙周組織愈合,但該方式僅能清除部分毒素與菌斑,極易復發(fā),遠期效果不佳[2]。光動力療法(PDT)能夠對病原微生物進行針對性清除,操作較為簡便,具有無創(chuàng)、安全等優(yōu)勢,可避免對牙周正常組織造成損傷,便于患者接受[3]。本研究就PDT 聯(lián)合牙周牙髓治療對重度牙周炎患者臨床效果、牙周指標及齦溝液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進行分析?,F(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20 年7 月至2022 年7 月濰坊市益都中心醫(yī)院收治的重度牙周炎患者200 例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n=100)與對照組(n=100)。觀察組男53 例,女47 例,年齡32~74 歲,平均(51.68±4.92)歲,病程1~5 年,平均(2.26±0.43)年;對照組男55 例,女45 例,年齡31~72 歲,平均(52.38±5.56)歲,病程0.5~5 年,平均(2.32±0.49)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符合《重度牙周炎診斷標準及特殊人群牙周病治療原則的中國專家共識》[4]中的相關診斷標準;2)經(jīng)臨床癥狀及影像學檢查確診;3)近期未接受過免疫制劑、抗生素治療者。排除標準:1)合并心腦血管疾??;2)合并其他口腔疾??;3)合并血液系統(tǒng)功能異常;4)過往接受過根管治療。
對照組給予牙周牙髓治療,采用口腔超聲波對患者進行齦上潔治、齦下刮治,徹底清除牙石、牙菌斑等,并去除病變牙骨質,平整根面,結束后對牙周袋進行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封口處理;給予患者常規(guī)局部麻醉處理,開髓、拔髓后,采用根尖測量儀器測量根管長度,進行根管預備處理,使用次氯酸鈉溶液(濃度為2.5%)與乙二胺四乙酸溶液(濃度為17%)交替沖洗患處,自然晾干或吹干后封閉根管(采用氫氧化鈣),1 周后采用根管糊劑與牙膠尖側向加壓進行根管填充。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PDT 治療,采用由鄭州嘉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光動力口腔治療系統(tǒng),光源選擇二極管激光,同時對系統(tǒng)參數(shù)進行調整(激光功率為100~140 mW,波長為675 nm),在檢查患者牙周狀態(tài)后,將適量亞甲藍溶液(濃度為0.01%)注入牙周袋中,10 s 后將專用激光手柄光纖頭置于牙周袋內(nèi),進行激光照射,時間為60 s,治療時間為牙周牙髓治療開始的第1、4、12 周。
1)臨床療效:顯效,臨床癥狀、體征等完全或基本消失,經(jīng)影像學檢查牙槽骨無吸收、破壞增加現(xiàn)象,咬合功能恢復良好;有效,臨床癥狀、體征等明顯改善,牙槽骨無吸收、破壞增加現(xiàn)象,咬合功能明顯好轉;無效,臨床癥狀、體征及咬合功能無明顯改善,牙槽骨吸收、破壞加劇。治療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2)牙周指標:治療前、治療3 個月后采用視診與探針法相結合的方式對齦溝出血指數(shù)(SBI)、牙周附著喪失(AL)、牙周袋深度(PD)及菌斑指數(shù)(PLI)進行測定。3)齦溝液炎癥因子水平:治療前、治療3 個月后分別在齦溝中插入吸潮紙尖端,停留1 min 后將其取出并置于離心管中,充分離心后(速度為3 000 r/min,時間為10 min,半徑為5 cm),對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8(IL-8)、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C 反應蛋白(CRP)水平進行測定。
采用SPSS 25.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牙周指標、齦溝液炎癥因子水平)以±s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臨床療效)用率描述,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前兩組SBI、AL、PD、PLI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SBI、AL、PD、PLI 降低(P<0.05),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牙周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牙周指標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SBI AL(mm) PD(mm) PLI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100 2.97±0.46 1.78±0.37 6.20±1.08 4.49±0.855.22±0.81 4.13±0.65 7.69±0.67 6.42±0.53觀察組 100 2.95±0.43 1.32±0.24 6.28±1.03 3.56±0.625.16±0.74 3.06±0.57 7.63±0.59 5.81±0.45 t 值 0.318 10.430 0.536 8.840 0.547 12.377 0.672 8.774 P 值 0.751 0.000 0.593 0.000 0.585 0.000 0.502 0.000
治療前兩組齦溝液炎癥因子IL-6、IL-8、TNF-α、CRP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齦溝液炎癥因子IL-6、IL-8、TNF-α、CRP 水平降低(P<0.05),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齦溝液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齦溝液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
IL-6(ng/L) IL-8(ng/ml) TNF-α(ng/L) CRP(mg/L)組別 例數(shù)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100 6.13±1.16 4.98±0.94 13.53±1.86 9.38±1.547.75±1.48 5.67±1.19 5.25±1.14 3.68±0.92觀察組 100 6.17±1.21 4.02±0.73 13.46±2.04 7.42±1.367.82±1.60 4.33±0.97 5.31±1.26 2.49±0.57 t 值 0.239 8.066 0.254 9.540 0.321 8.728 0.353 10.995 P 值 0.812 0.000 0.800 0.000 0.748 0.000 0.724 0.000
牙周炎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早期以牙齦出血、口臭等為主要臨床癥狀,隨著病情進一步發(fā)展,微生物對牙齦、牙周膜等侵襲不斷增強,促使牙槽骨吸收,導致牙周附著喪失,因此,多數(shù)重度牙周炎患者通常存在牙齒松動狀況[5-6]。重度牙周炎會導致牙齒根尖組織壓力增加,影響口腔血液供應,造成局部供血不足,導致牙髓出現(xiàn)缺氧缺血性病變、壞死,對患者咀嚼功能造成不良影響[7]。此外,該病還會引起多種心腦血管疾病,隨著炎癥反應不斷加劇,大量炎癥因子進入血液循環(huán)中,可損傷多處器官組織,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腦卒中等疾病發(fā)生風險[8-9]。
臨床多采用牙周治療(菌斑刮除、根面平整、抗炎等)控制重度牙周炎病情發(fā)展,雖然能夠緩解臨床癥狀,但效果有限,難以清除內(nèi)部壞死組織與病菌微生物,病情極易反復發(fā)作,局限性較強[10]。牙周牙髓治療能夠徹底清除牙髓病變壞死組織,有助于改善牙齒松動、移位,促進口腔咀嚼功能恢復[11]。該方式能夠加速患者牙功能恢復,在改善牙齒咬合能力的同時,增強牙體穩(wěn)定性,鞏固牙周治療效果,但牙周牙髓治療同樣存在一定局限性,難以有效抑制牙菌斑及病菌滋生,影響遠期療效[12-13]。PDT 過往多被應用于腫瘤細胞清除治療中,具有可選擇殺傷性特點,通過將光敏劑注入牙周袋內(nèi),并進行激光照射治療,可徹底清除牙根凹陷部位、根分叉等的病菌,因該方式主要利用光敏作用清除病菌微生物,可防止出現(xiàn)耐藥性,有效抑制病菌滋生,降低菌血癥發(fā)生風險[14-15]。PDT 所用光敏劑可在一段時間被正常細胞、組織所吸收,而異常細胞、組織中的光敏劑可在波長光作用下被充分激活,借助光化學反應傳遞光能,使其到達組織內(nèi)物質中,促進氧自由基(具有細胞毒性)產(chǎn)生,進而損傷細菌結構,徹底殺滅口腔中的病菌[16]。
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究其原因,聯(lián)合治療能夠糾正牙齒松動,改善口腔咀嚼功能,而且能夠對病菌細胞膜造成不可逆性破壞,對病菌繁殖起到抑制作用,從而清除口腔內(nèi)病菌,緩解臨床癥狀,促進臨床療效提高[17]。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SBI、AL、PD、PLI 低于對照組。究其原因,聯(lián)合治療可深入到常規(guī)器械難以到達的部位,如根分叉處等,對牙周袋深處牙菌斑進行徹底清除,抑制其繁殖,同時還能夠清除病灶壞死組織,抑制牙槽骨吸收,從而改善牙周指標[18]。牙周炎以口腔炎癥反應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由于牙周組織中炎癥細胞浸潤,導致炎癥因子大量釋放,促使其表達水平提升,IL-6、IL-8、TNF-α、CRP 等均屬于常見炎癥因子,具有較強的靈敏性,可誘導炎癥反應進一步發(fā)展,隨著其水平提高,可加重對牙齒支持組織(牙齦組織等)的損傷,破壞牙周組織正常結構,導致牙周炎病情加重[19]。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IL-6、IL-8、TNF-α、CRP 水平低于對照組。推測其原因,聯(lián)合治療能夠作用于巨噬細胞,誘導其凋亡,調節(jié)機體免疫機制,有效抑制炎癥因子分泌,從而減輕炎癥反應[20]。
綜上所述,在重度牙周炎患者治療中,聯(lián)合應用PDT 與牙周牙髓治療有助于提高臨床療效,促進牙周指標改善,對降低齦溝液炎癥因子水平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