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存 王保和
1.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研究生院,天津 301617;2.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心血管科 國家中醫(yī)針灸臨床醫(yī)學研究中心,天津 300381
心室重構(ventricular remodeling,VR)是心血管疾病發(fā)展過程中機體對于心肌損傷、心功能受損所做出的適應性改變,常以心室擴大、心肌肥厚和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征,是心力衰竭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的基本病理機制,逆轉VR 這一病理過程是治療心力衰竭的關鍵。在我國35 歲以上人群中心力衰竭的患病人數(shù)已達890 多萬人,約占總人數(shù)的1.3%,2000—2015 年的15 年間總體患病率增加44%[1]。西醫(yī)常采用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 抑制劑、β 受體阻滯劑和鹽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等方法治療心力衰竭,但在改善二次住院率、死亡率等方面效果不佳。中醫(yī)藥依據(jù)其辨證論治、見微知著、以常衡變等理論觀點指導臨床用藥,調控信號通路將細胞外分子信號傳遞到細胞內發(fā)揮效應,對于干預VR 治療心力衰竭具有獨特優(yōu)勢[2]。因此,本文就相應藥物調控信號通路防治VR 進行綜述。
VR 是指心肌細胞、非心肌細胞和細胞外基質發(fā)生適應不良性改變,進而出現(xiàn)心室腔擴大、心肌肥厚、心肌纖維化等病理性改變,導致室壁壓力升高,僵硬度增加,收縮力下降。VR 主要機制:①心肌細胞發(fā)生拉伸或代償性肥大,且常有伴隨細胞的凋亡;②心肌細胞表型的改變,心肌肌球蛋白重鏈(myosin heavy chain,MHC)基因的α、β 兩種亞型再表達,α-MHC 向β-MHC轉換,造成心肌細胞收縮能力降低[3-4];③非心肌細胞的改變和細胞外基質的變化,成纖維細胞的基因高表達,分化成肌成纖維細胞,而后遷移到心肌中引起膠原蛋白Ⅰ、Ⅲ的過度沉積[5],大量細胞外基質的產(chǎn)生會增加室壁僵硬度,影響心臟的舒張功能和冠狀動脈儲備能力,最后導致心肌細胞缺血、缺氧。
TGF-β 是典型的纖維化生長因子,其過表達會使心肌纖維化[6]。TGF-β/Smad 信號通路的異常激活會促進膠原、細胞外基質的產(chǎn)生和成纖維細胞的增殖,導致心肌纖維化加重[7]。
抗纖方[8]通過調節(jié)TGF-β 信號通路抑制心臟成纖維細胞的活性減輕心臟纖維化從而減弱VR;冠心舒通膠囊[9]可大幅下調α-平滑肌肌動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Smad3 和Ⅰ型膠原(collagen type Ⅰ,Col Ⅰ)的表達水平,減少心臟中膠原纖維的形成和積累,抑制TGF-β/Smad3 通路,改善心臟功能;芩丹膠囊[10]抑制TGF-β1、Col Ⅰ的蛋白水平及Smad2、Smad3、哺乳動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的磷酸化水平,抑制衰竭心臟mTOR 信號傳導和TGF-β/Smad 通路,防止氧化應激損傷和血管緊張素Ⅱ含量增加,改善壓力超負荷引起的心肌肥大、纖維化和功能障礙。
目前研究證明,多種中藥活性成分可對TGF-β/Smad 信號通路發(fā)揮作用,但具體調控機制尚未明晰。此外,通過這些研究也發(fā)現(xiàn)TGF-β/Smad 信號通路在今后可能成為干預VR 的有效途徑。
NF-κB 是負責調節(jié)先天性和適應性免疫應答的轉錄因子,參與炎癥反應、血管平滑肌增殖和細胞凋亡[11]。NF-κB 信號通路被激活后誘導炎癥因子在心肌組織聚集和膠原沉積,加重心肌纖維化[12]。
心力衰竭小鼠進行附子-甘草浸膏[13]灌胃后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IL-10 水平下降,TLR4 和NF-κB 的蛋白下調,提示附子-甘草可減輕缺血引起的炎癥反應,改善左室功能和結構,減輕心肌損傷;清達顆粒[14]治療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可降低IL-6、腫瘤壞死因子-α 的水平,降低NF-κB 和p-NF-κB 的表達,并增加NF-κB 抑制蛋白的表達,抑制NF-κB 通路和差異表達代謝物減輕血壓升高,改善SHR 的VR 和炎癥;橙花叔醇[15]作為心臟保護劑,可防止高血壓引起的VR,SHR 經(jīng)過治療后心臟組織中的膠原沉積減少,AT1R、ERK1/2、TLR4 等炎癥介質和NF-κB 表達減少,提示橙花叔醇可通過靶向TLR4/NF-κB 信號通路,減輕高血壓相關的炎癥和氧化應激反應。
中醫(yī)藥通過抑制NF-κB 信號通路來改善VR,但其上下游仍有較多效應因子尚未被發(fā)掘,這些效應因子可能是改善VR 的良好靶點,今后研究中可注重此方面,為VR 的干預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MAPK 在細胞信號轉導中參與有害非生物應激過程,包括氧化應激、滲透壓改變、DNA 損傷等。MAPK 信號通路針對細胞的應激及炎癥因子等作出應答,激活或過度表達后可引起心功能降低,促進炎性反應[16]。
SHR 經(jīng)芍藥苷[17]干預后心肌組織炎癥浸潤和纖維化減少,IL-6 和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 的水平降低,p-JNK、p-ERK1/2 和p-p38 蛋白表達下降,而腫瘤壞死因子-α 升高,提示芍藥苷通過MAPK 信號通路減輕心臟肥大、纖維化和炎癥,改善左室功能;益氣復脈粉針劑[18]改善心力衰竭小鼠左室功能和結構損傷,并下調p-p38、p-JNK 和p-ERK1/2 的表達,抑制MAPKs 信號通路激活,進而降低心肌纖維化,改善VR 和心力衰竭;玄參活性物[19]治療SHR 可降低p-ERK、p-JNK、p-p38MAPK 的水平,抑制ERK1/2、JNK和p38 MAPK 通路進而抑制交感神經(jīng)和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預防高血壓性VR。
大量中藥被發(fā)現(xiàn)能通過抑制MAPK 信號通路的方式減少心臟膠原蛋白的沉積,減輕心臟肥大和心肌纖維化,延緩VR 或心力衰竭的發(fā)展進程,但中藥的特點是成分、機制復雜,因缺乏適當?shù)难芯糠椒▽е履壳叭噪y以明確大多數(shù)中藥的作用機制。
NLRP3 炎性小體是一種存在于免疫和炎癥細胞中的模式識別受體,其產(chǎn)生與炎癥刺激相關[20]。病理狀態(tài)下,NLRP3 信號通路的激活會引起炎癥反應,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導致心肌損傷[21]。
活血潛陽祛痰方[22]治療肥胖高血壓大鼠可減少Col Ⅰ和Col Ⅲ的蛋白表達,降低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 和IL-1β 的水平,干預NLRP3/Caspase-1/IL-1β 通路減緩心臟纖維化的發(fā)展,抑制VR 和心力衰竭;鹿芪方[23]下調NLRP3、ASC、半胱氨酸蛋白酶-1、IL-1β、半胱氨酸蛋白酶-3 和Bax 的表達,上調Bcl-2的水平,減輕心肌梗死小鼠心肌肥厚,抑制NLRP3/ASC/Caspase-1/IL-1β 級聯(lián)的激活減少炎癥浸潤,下調Caspase-3/Bax 信號減少心肌細胞凋亡,改善VR 和心臟功能。
NLRP3 炎性小體常聯(lián)合半胱氨酸蛋白酶-1、IL-1β 等通路減少炎癥反應和細胞凋亡,減緩心肌纖維化的發(fā)展,保護心功能。研究多使用中藥復方制劑,未深入分析發(fā)揮作用的活性成分,此需進一步闡明。
PI3K/Akt/mTOR 信號通路參與基因轉錄、蛋白質翻譯和核糖體生物合成[24],在自噬調節(jié)中被認為是唯一的抑制性通路,參與調控巨噬細胞自噬、極化和脂質代謝等,激活PI3K/Akt/mTOR 信號通路,可以影響細胞的增殖和凋亡能力[25]。
心力衰竭大鼠在服用香蒲新苷[26]后基質金屬蛋白酶-2、9 的表達下降,LC3-Ⅱ/LC3-Ⅰ的比值降低,p-Akt/Akt、p-mTOR/mTOR 的比值增加,提示香蒲新苷通過降低炎癥因子和基質金屬蛋白酶水平,改善大鼠心臟結構和心功能指數(shù),抑制PI3K/Akt/mTOR 通路,介導心肌細胞缺氧/復氧途徑的自噬;芪參益氣滴丸[27]減少修復性心肌纖維化大鼠的自噬體數(shù)量,下調心肌中Beclin-1 的表達和LC3-Ⅱ/LC3-Ⅰ的比值,上調p62 蛋白的表達,增加p-PI3K/PI3K、p-Akt/Akt 和p-mTOR/mTOR 的比值,調節(jié)PI3K/Akt/mTOR 通路抑制過度的心肌自噬;牛舌草總黃酮[28]降低心肌梗死小鼠體內促炎因子的水平,降低Bax/Bcl-2、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 的比值,通過抗炎、抑制PI3K/Akt/mTOR 通路對心臟功能和VR 起到有益影響,對慢性心肌梗死損傷也具有保護作用;冠心丹參方[29]降低Col Ⅰ、Col Ⅲ和α-SMA 水平,通過調控PI3K/Akt 通路改善VR 和心臟功能。
PI3K/Akt/mTOR 信號通路發(fā)揮調控作用干預VR的過程中,其下游涉及多種效應因子,這些效應因子之間是否存在協(xié)同或者拮抗作用,尚未進行全面的研究。在今后中可進行多層次的設計,進一步探究PI3K/Akt/mTOR 信號通路與VR 的關系。
2.6.1 Ca2+信號通路 Ca2+作為細胞內信號轉導信使,通過傳遞信息調控血管舒縮、細胞增殖和凋亡等;吞噬細胞中Ca2+穩(wěn)態(tài)失調會降低凋亡細胞清除率,增加疾病風險;Ca2+信號通路能通過內質網(wǎng)鈣庫操縱的Ca2+內流維持其穩(wěn)態(tài)[30]。
附子水溶性生物堿[31]減少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細胞橫截面積、心肌膠原和左室凋亡細胞占比,降低左室α-SMA、Col Ⅰ和Col Ⅲ的蛋白水平,通過降低蘭尼堿受體2 和肌質網(wǎng)Ca2+ATP 酶2a 的表達、維持細胞內Ca2+循環(huán)穩(wěn)態(tài),抑制VR 改善心功能。
2.6.2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信號通路VEGF 可提高血管通透性、促進血管新生[32],其過表達會使心肌細胞肥大促進VR。VEGFR2是VEGF 發(fā)揮功能的關鍵受體,兩者特異性結合可發(fā)揮功能。VEGF/VEGFR2 信號通路在疾病發(fā)生發(fā)展中體現(xiàn)出加劇或抑制纖維化的兩面性特征,以調節(jié)血管新生[33]。
Liu 等[34]降低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臟重量/體重、左心室質量/體重的比值和B 型腦鈉肽水平,上調內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達,下調Col Ⅰa1、Col Ⅲa1、TGF-β1、半胱氨酸蛋白酶-3、VEGF 和VEGFR2 的表達,通過抑制VEGF/VEGFR2 信號通路,減少心臟纖維化和細胞凋亡,改善VR。
綜上,針對防治VR,中藥單體或復方可通過調節(jié)多個信號通路發(fā)揮干預作用,進而調整心臟功能,影響VR 進程,延緩心力衰竭的發(fā)生。目前針對中醫(yī)藥防治VR 的作用機制研究多集中在動物實驗或細胞實驗等方面,缺乏足夠規(guī)模的臨床數(shù)據(jù)來佐證實驗結論。同時,也缺乏以中醫(yī)經(jīng)典理論為指導的機制研究。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應當將臨床數(shù)據(jù)和中醫(yī)經(jīng)典理論相結合,這對于更好地發(fā)揮中醫(yī)藥治療優(yōu)勢病種的作用、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