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張揮
畫廊里,一對夫婦饒有興致地對著那幅題為《腳印》的油畫看了又看,似乎有意要把它買下來。畫題《腳印》,但畫的是黃昏的海濱景色。
應該是黃昏時分退潮時,暮色漸濃,潮聲細碎。幾塊體積碩大的礁石,以各種不同的姿態(tài),展示在潮水浸沾不到的沙灘上,遮住了大部分的海面,只有遠處的海平面閃動著浪花的白光。整幅畫的氛圍深得“寧靜”兩個字。畫家的巧思在于安排了一行清晰可見的腳印,把觀畫人的目光從畫框外一直引向大海的方向,好像剛剛有個人,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大海中走去了。這行腳印是這幅畫的“畫眼”,有著讓看畫的人去完成想象空間的作用。
這時,媽媽低下頭來問站在身旁的女兒:“我和你爸爸都很喜歡這幅畫,想把它買下來。你喜歡聽嗎?”
“我不喜歡,這些腳印令我擔心?!薄盀槭裁??”夫婦倆幾乎異口同聲地問道。
“因為那個走向大海的人,不知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一直沒有回來。”(摘自《臺港文學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