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杰 劉軍岐 符 賓 王 磊
陜西化建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陜西楊凌 712100
以榆能化2021 年150 萬t/ a DCC 裝置系統(tǒng)改造項目為例,介紹大型反應器封頭翻轉技術。現(xiàn)場制作的反應器封頭直徑13.6m、重量280t,整個制作過程中需要進行四次翻轉,施工工藝復雜、技術含量高、難度大、風險高。吊耳的合理選型、設置,吊車吊裝場地的處理及檢測,科學的施工流程等是保證反應器封頭四次翻轉的必要條件。
由于該反應器重量大、外形尺寸大,合理的選擇吊耳形式、吊耳位置及施工工藝,可以對封頭翻轉進行優(yōu)化。并合理選擇小噸位吊車,以減少吊裝施工成本。
由于每次翻轉時設備的重量不同、重心位置不同,導致受力分析計算、吊裝難度增加,這就要求準確計算設備的重心位置、吊車的受力大小,確保吊車性能滿足吊裝要求。反應器封頭施工工藝流程見圖1。
圖1 反應器封頭施工工藝流程示意圖
反應器封頭翻轉前需要進行內部加固,防止變形。翻轉過程中需要對設備及部件進行保護,特別是第四次翻轉時,對封頭內部襯里的保護尤其重要,以保證封頭內部襯里不出現(xiàn)裂紋或脫落進而影響設備質量。為確保襯里不出現(xiàn)裂紋,選用12 根φ219mm×6mm 的鋼管在封頭內部支撐加固(圖2),確保設備的吊裝質量。
圖2 封頭內部加固實物圖
(1)為保障翻轉吊裝安全可行、科學高效,選用一臺600t 履帶吊為主吊車,一臺130t 汽車吊和一臺80t 汽車吊為輔助吊車,進一步降低機械使用臺班費用。
(2)合理選擇吊耳形式并設置吊耳位置。本次翻轉主吊耳采用管軸式吊耳,位置重心往上500mm,吊耳中心偏移重心500mm,以便產(chǎn)生偏心矩而使設備自行翻轉,降低輔助吊車級別。輔助吊耳為板式吊耳。通過ANSYS 有限元受力分析軟件準確計算設備重心,確保主、輔吊車的負載率在85%安全范圍內。
(3)科學、合理設置封頭內部加固支撐,確保封頭及襯里在翻轉過程中不變形,避免出現(xiàn)裂紋或脫落現(xiàn)象。
(4)吊裝前,對整個吊裝過程進行三維模擬仿真及實物模擬演練,并進行吊裝方案論證,完成安全技術交底。
為確保設備重心計算準確,采用ANSYS 有限元受力分析軟件準確計算設備重心,科學確定封頭重心位置,確保吊耳設計合理、安全可靠。為保證吊耳承載力及焊接質量要求,吊耳按照吊裝方案要求制作完成后,委托第三方對其進行無損檢測,保證滿足吊裝安全要求。
根據(jù)反應器封頭吊點位置及受力的大小,選擇1 臺600t 履帶吊為主吊車,1 臺130t 汽車吊和1 臺80t 汽車吊為輔助吊車。吊車相關參數(shù)見表1。
表1 吊車相關參數(shù)表
600t 履帶吊站位位置采用換填法進行施工:下挖深度600mm,采用3∶7 灰土分層回填、機械碾壓壓實,每層厚度300mm;壓平壓實后,鋪50mm 級配碎石找平壓實。
為了保證吊裝時地耐力的要求,按照吊裝方案要求處理完成后,委托第三方進行地耐力檢測并出具地耐力檢測報告,其檢測值不小于0.16MPa 才能滿足吊裝安全要求。經(jīng)過第三方檢測機構對地耐力進行檢測,檢測值≥0.16MPa,滿足吊裝安全要求。
反應器封頭組對的四次翻轉吊裝現(xiàn)施工圖見圖3。
圖3 反應器封頭組對的四次翻轉吊裝施工圖
(1)封頭組對完成后進行第一次翻轉,吊裝總重量130t,輔助吊車選用80t 汽車吊,溜尾重量13t。
(2)封頭內集氣室焊接完成后進行第二次翻轉,吊裝總重量160t,輔助吊車選用130t 汽車吊,溜尾重量50t。
(3)封頭熱處理完成后進行第三次翻轉,吊裝總重量160t,輔助吊車選用130t 汽車吊,溜尾重量50t。
(4)封頭襯里澆筑完成后進行第四次翻轉,吊裝總重量310t,輔助吊車選用130t 汽車吊,溜尾重量60t。
榆能化150 萬t/ a DCC 裝置系統(tǒng)改造項目,通過采用單主機抬吊法吊裝工藝,對吊車進行合理選型,對吊耳進行合理優(yōu)化設置,對反應器封頭進行四次翻轉。整個吊裝過程安全可靠,提前完成吊裝施工任務并節(jié)約機械成本13.4 萬元,創(chuàng)造了較好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