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藝術班為啥總是半途而廢
問:最近,我參加了一個朋友聚會。好久不見,終于有機會坐在一起,大家都很高興。更難得的是,以往孩子很少跟在大人身邊,這次居然一個沒落,都來了。聊天時,我發(fā)現(xiàn)在座的每個孩子都上過藝術班,少則一個,多則三四個,但是等孩子到小學三四年級時又都停了。請問,這是為啥?
趙女士
答:先來說說家長為什么喜歡給孩子報藝術班。
1.?家長認為孩子有天賦
孩子小時候,家長看孩子,咋看咋喜歡。孩子興奮地敲擊了一下琴鍵,家長就覺得孩子將來是第二個郎朗;孩子聽到音樂不自覺地手舞足蹈,家長就覺得孩子將來是第二個楊麗萍;孩子隨便涂鴉兩筆,家長就覺得孩子將來是第二個畢加索……總之,只要孩子對某事物表現(xiàn)出一點興趣,家長就認為孩子很有天賦,是個神童,為了不耽誤孩子,趕緊掏錢給孩子報班。
2.?被教培機構“洗腦”
教培機構為擴大生源,習慣性地用甜言蜜語忽悠家長,從孩子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中尋找藝術細胞,再將這些藝術細胞無限放大,讓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確實與眾不同,才華突出,不培養(yǎng)就可惜了。但孩子尚小,不定性,需要廣撒網(wǎng)、慢發(fā)掘,于是舞蹈班、書法班、繪畫班等,統(tǒng)統(tǒng)報上。結果,孩子一三五上這個班、二四六上那個班,忙得不亦樂乎。
3.?部分家長盲目從眾、喜歡攀比
有些家長白天上了一天班,晚上回家后精疲力竭。他們也愛孩子,但在教育上不想再花費精力。聽別的家長說報書法班好,能鍛煉靜坐能力,對孩子以后上學有好處,就給報上,不求孩子多出眾,但求孩子別落后。
還有些家長眼光高、心氣傲,時刻想讓孩子在同齡人中處于領先地位。你家孩子報了書法班,我家孩子絕對不能落后,不僅不能落后,還要領先一步,再報上繪畫班,同時打聽有沒有更好的班可報。這些家長喜歡攀比,競爭意識強,一心想讓孩子給自己爭面子。
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家家戶戶都愿意為孩子投資,加上教培機構推波助瀾,所以城市孩子十有八九都報過藝術班。可等孩子長大,到了小學三四年級,家長又逐漸把孩子的藝術班給停了,為什么呢?原因很簡單。
1.?家長對孩子有了更清醒的認識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家長通過平時觀察和了解,對孩子有了更深刻、全面的認識,知道孩子擅長什么、不擅長什么,有些藝術班不停也是白扔錢,于是主動精簡藝術班數(shù)量,這樣也能騰出時間,讓孩子搞好文化課學習。
2.?孩子自己不想再上藝術班
孩子小時候,大小事情都由家長做主,家長報啥學啥。隨著慢慢長大,認知能力增強,孩子有了自己的判斷,有些藝術班喜歡,有些藝術班不喜歡。加上到小學三四年級時,課程增加,知識量加大,難度提高,文化課占據(jù)的時間、精力遠遠超過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孩子感到壓力太大,對不喜歡的藝術班,自然就不愿意上。
普通父母如何助力孩子
問:我和老婆沒資源、沒人脈,也不太懂教育。請問,像我們這樣的普通父母,如何給孩子助力而不是拖孩子的后腿?
王先生
答:你說你和妻子沒資源、沒人脈。不知道你說的資源是什么,是不是指職業(yè)身份和社會地位??赡苣阋詾楦改肝桓邫嘀?,才能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其實,非也。很多所謂有資源的人,子女教育都很失敗。
對家庭教育來說,究竟什么才是資源?我認為,不是父母的職業(yè)身份和社會地位,而是父母在孩子難過時的陪伴、退縮時的鼓勵、做錯事時的就事論事、取得成績時的認可表揚……這些正面情感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從而樹立正確的三觀,建立應對挑戰(zhàn)的自信,認真、努力地生活。
請多鼓勵、認可、表揚、理解、包容、支持孩子,不要把自己的焦慮、恐懼、憤怒、委屈轉移給孩子。這就是父母能夠給予孩子的最好幫助。
因為在父母的鼓勵、認可、表揚、理解、包容和支持下,孩子自己會成長,內(nèi)心會強大,遇到困難能自己挺過去。如果父母自己能力一般,卻整天打擊、貶低、否定、挖苦孩子,那孩子基本就毀了。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角色至關重要,言談舉止會對孩子產(chǎn)生深遠影響。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教育孩子的方式,但好的家庭教育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給予孩子正面的情感體驗。
遺憾的是,有些父母容易在生活中感到焦慮、憤怒和委屈,并將這些負面情緒傳遞給孩子。孩子年幼敏感,沒有處理復雜情感的能力,感受到父母的負面情緒后難以消化,會出現(xiàn)諸多不良反應,如行為退縮、防御心重、很難與人交朋友等,不僅影響其心理健康,還影響其未來發(fā)展。
所以,父母要認識到這一點,盡量控制自己的負面情感,而將正面情感傳遞給孩子。
小樹需要陽光、雨露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就是小樹,而父母的鼓勵、認可、表揚、理解、包容和支持,就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陽光、雨露。
調(diào)皮寶寶確實更聰明
問:寶寶很調(diào)皮,整天跑來跑去,簡直看不住他??次夜艿眯量?,家里老人勸我別把寶寶管那么死,說調(diào)皮的寶寶更聰明。請問,這是真的嗎?
常女士
答:是真的。其實,寶寶的很多表現(xiàn),在你看來是壞習慣,但實際上是好表現(xiàn)——說明他發(fā)育得好。下面6種表現(xiàn),看看你家寶寶有沒有。如果有,那就撿到寶了。
1.?說“車轱轆話”
寶寶說話啰唆,一句能說清的,十句也說不清,且沒有重點,翻來覆去地說“車轱轆話”。表面上看,這是寶寶語言表達能力差、邏輯思維能力不好。其實,這些寶寶有強烈的表達欲,喜歡說話,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認知的發(fā)展,其詞匯量會很快增加,將來語言能力肯定不差。
2.?用詞夸張
寶寶剛學說長句子時,有時組織不好語言,用詞不準確,表達夸張,很小很普通的事情,在他嘴里變得令人震驚。這很幼稚、不成熟,但又恰恰說明他的語言中樞正在飛速運轉,腦子里充滿了對未知的渴望,以及對新鮮事物的高度關注。
3.?喜歡插話
寶寶性子急,別人說話時喜歡插話,卻又討厭別人打斷自己說話。通常,父母會認為這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而批評寶寶。其實,這種不禮貌的行為正是語言發(fā)育良好的表現(xiàn),說明寶寶語言神經(jīng)中樞發(fā)育較好,語言理解和表達同步發(fā)展較快。因此,父母不要用成年人的標準要求寶寶,而應該用溫和的方式引導寶寶養(yǎng)成良好的溝通習慣。
4.?自說自話不理人
寶寶一玩起來就忘乎所以,別人叫他也不回應。很多父母認為這是寶寶的性格有問題。事實是,這種寶寶的注意力水平較高,能夠深度沉浸在喜歡的領域,其思維和學習能力都較好,尤其是喜歡自言自語的寶寶,在抽象思維、延時記憶方面都好過同齡寶寶。
5.?脾氣倔、愛頂嘴
父母都喜歡聽話的寶寶,實際上,愛頂嘴的寶寶心理發(fā)展更成熟、語言能力發(fā)展更快。3歲以后,寶寶的自我意識增強,此時他敢于表達、喜歡反駁、堅持己見,說明對自我認同有了更高的需求。
6.?調(diào)皮搗蛋搞破壞
寶寶整天調(diào)皮搗蛋搞破壞,很多父母對此大傷腦筋。實際上,寶寶越淘氣,學習和認知能力越強。那些閑不住、整天跑來跑去的寶寶,大腦前庭的發(fā)育都非常好。相反,語言發(fā)育慢的寶寶都伴隨運動能力方面的落后,說話晚的寶寶通常動手能力較差。
所以,對寶寶的不良表現(xiàn),要一分為二地看,不要一錘定音、全盤否定。
【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