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菜頭
前數(shù)碼時代的餐桌禮儀大家都有共識,主要集中在筷子的使用上。不要和他人手臂交叉,不要用筷子翻找菜肴,不要用筷頭指人說話,不要下筷之前先嘬筷頭等等。大家討厭的事情并不一致,有些人無法接受用盤子吃飯,有些人無法接受低頭就碗,有些人無法接受筷子敲盤打碗,但也存在基本共識:討厭吃飯吧嗒嘴,討厭邊吃邊說噴一桌。
數(shù)碼時代,手機上桌,但迄今為止還沒有形成一套統(tǒng)一的餐桌禮儀,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對此,我有一點自己的想法。
我認為手機不可上桌。現(xiàn)在許多人的左手邊變成了手機專用位置,要專門用來供奉自己的手機。讓本來已經很狹小的空間,變得更為局促,這么做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看手機提示方便。手機是什么?它是一種私人物品。沒有誰會把手表或者眼鏡摘下來放在手邊吃飯,但是手機就有這樣的特權。而且,手機“?!币幌?,人就要??瓴怀裕爝^頭去看,這一幕非常悲慘。感覺像是在流水線上邊干活邊吃飯,看手機才是主業(yè),人抽空往嘴里填點東西,這種情況只有在血汗工廠里才會發(fā)生。
我認為開餐頭2分鐘可以留作供奉手機時間。菜上齊之后,大家先不吃,掏出手機高高舉起,讓手機先享用鑊氣和食材精華,相當于古代的祭禮。我也不是什么不通情理的人,供奉手機可以接受,畢竟很多人要拍照發(fā)朋友圈。既然人人都要先供手機,不妨給出2分鐘時間大家集體供奉。這樣,隨后就不再允許個人私自供奉,說什么“等我先拍一下”。不等,天大地大,吃飯最大,憑什么要別人等你?
我認為進餐時不可以刷手機。很多人解釋說,大家正在聊天,我剛好對聊天的內容不感興趣,所以刷刷手機。也有很多人解釋說,我有很重要的事情需要處理,隨時需要在手機上做回復。這兩條解釋都不成立,吃飯聊天,這是線下見面,不是線上組群?;镜亩Y儀是別人說話,你需要聆聽,以此表示尊重。覺得無聊就要刷手機,那為什么不回家去刷,請大家在群里分享一下菜的照片給你不就好了?只想吃飯不想聽別人聊天,那為什么不自己單開一桌?
重要的事情在餐桌上也不成立。邏輯是這樣的:如果事情當真很重要,那么你就沒道理要出席,專心去處理那些重要的事情才對,否則是做事能力和判斷有問題。如果事情和聚餐都很重要,不得不出現(xiàn),那么處理事情的時候應該離席跑去角落里自行解決,這樣兩邊的重要性都得到了體現(xiàn)。
我還認為餐桌上不允許拍現(xiàn)場視頻,只要是掏出手機舉著拍攝,這種行為不應該理解為記錄美好的一次聚會,而是應該理解為攝錄未來的呈堂證供。
聚餐是私人的,也是私密的,但是視頻一旦放上網(wǎng)去,就變成公共事件。也就是說私下對朋友說的話,可能要放到公開場合讓無數(shù)陌生人去討論和批判,大多數(shù)時候可能引發(fā)現(xiàn)實中的影響。這不是說話者的初衷,也不是聚餐的目的。而且,這樣一來就徹底摧毀了信任的基礎,聚餐也不會有放松的可能,和上班開會沒有什么不同。那么,每個人難道需要在地上挖個洞,趴在洞口朝里面說話么?
如果以上餐桌禮儀能夠成為一種共識,那么有可能讓吃飯回歸吃飯,上網(wǎng)回歸上網(wǎng),吃飯這件事情繼續(xù)保持著它私密、親近、放松、愉悅、相互信任的傳統(tǒng)風格。否則不如大家各自點外賣,打開視頻會議,在自己家里網(wǎng)絡遙吃好了,這樣起碼不會頻頻看手機——因為大家都在手機里,正是所謂的“以魔法打敗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