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軒
白云寺不在白云深處。我說的白云約等于虛構
寺,是語言里的事
白云下面
我認識的河流幾乎都是繞著村鎮(zhèn)走
但最終去往哪里,確實無法完全考證
寺與死,它們都能容得下一個人的生平和履歷
這個人可以是我
也可以是你
想想由激越至平緩至寂靜至無聲
這短短幾個字,需要耗費多少筆墨
這白云、小寺、河流,也就有了姓氏、命運和人情
媽媽,請原諒我活過四十歲了
我還在尋找一副安神的枕頭
還在尋找水中白云
語言里的小寺
一塊舊布,它接近晚秋色調,又稍稍泛著米灰
凝視它十分鐘、一小時或一整天之后
你將看到獸臉人身像,烏云,還有反復命名
的佩索阿
在那塊舊布后面,墻壁有其自身難以突圍的
窘境
但它塑造并呈現(xiàn)了類似于舊布一樣的讀者的
敏感
隱喻就此誕生了
道路因此沿著舊布邊角紛紛拓展自身邊境
樹木、光陰和州省
也在紛紛避讓
是速度,讓人群難以分辨眾生相、我相、彌
陀相
是速度,讓語言工作者心疼并審美
驚蟄日,一塊舊布為何此時開口說話
而我卻不能轉譯它的精神
與腔調
人們在這里洗過拖把、衣服和鞋襪
這溪水還像從前一樣干凈
人們在這里洗過蔬菜、碗筷與鍋鏟
這溪水還像從前一樣甘甜
哪怕腳板走過彎路,雙手殺過生……
這些都由它來清洗
世世代代,溪水在這里有了溪水的語言和態(tài)度
它供養(yǎng)草木田疇
也包容人們像牲口一樣
辱它,臟它,飲它
有時我依靠糧食、蔬菜和酒精續(xù)命
有時以白云、湖水、穿過屋頂?shù)娘L
有時我憑借菜園里幾粒腳印
讓自己的心復活
并將之修復,然后放回自己胸腔
那腳印是母親生前勞作時留下
如同大理石上的碑文
有時我請出書架上的策蘭、勃萊、李時珍
即使他們是蒙塵的李時珍、勃萊、策蘭
從來如此,手藝人都有自己的傳承與使命
媽媽,擦洗燈火與鍛打河流
你覺得哪一個更適合我
這舊,主要由你構成。新,當然也是你的功勞
至此,云翳和健忘不再是醫(yī)學范疇
而是記憶里的包袱與機關
媽媽,我們常說眼里容不得沙子
眼窩卻又常常被沙子和泉水灌滿
都說時間可以君臣佐使
為何我靈魂的傷口至今還像月亮那樣大
像煮沸月亮的江水那樣
綿長而望不到盡頭
整整九個月
這是你離開人間的時間
如果是嬰兒
你在世界那一邊,應該可以牙牙學語了吧
溪水的歡樂,正是佩索阿語言里的野心
溪水的腔調,有佩索阿埋伏在讀者那邊的氣
息與味道
專家說,這里水土、蔬菜和糧食皆含硒元素
這里空氣清明
約等于嬰兒的無知、老人的闊達,以及隱者
的覺醒
我這樣說,無非誤解與偏薄
好吧,接下來我請松針、菖蒲和石橋開口說話
請落日、群山和梯田來解讀
這哀鳴并非聽覺所能探及
但它又與現(xiàn)實離得那樣近,像隔壁鄉(xiāng)鎮(zhèn)的一
個雨季
媽媽,這樸素而庸常的一天
已被我寫進記事本里
這一刻我像一個從昏厥中醒來的人
重新獲得漢字的喂養(yǎng)與招領
也像春天返青的麥苗
匍匐在你的墳前,敘述著人間最為古老的情愫
或許可以把兩岸高樓從這首詩里屏蔽
游客那么多,還給岸邊一棵樹、一匹馬、一
戶人家足矣
天空下著雨,或者內心非常晴朗
都絲毫不會增加這首詩的情緒
我只是捧出漢語里的這條江水
迂回、激烈和平緩都是它的腔調
渾黃是它的態(tài)度
剩下的交給舟船,箭矢一樣射向我內心最為
柔軟的部分
那時老母親在岸邊朝我揮手
因其耳背,我也只是朝她揮手,未曾喊
出——
再見了,媽媽?;厝グ?,媽媽
溪水有其自己的語言
漢語里的通透、歡樂、決絕和孤獨
大概都可以借來一用
一個人在這里生活久了
你會發(fā)現(xiàn)孤獨很輕,寂寞很輕
類似山里的空氣、云嵐,皆可以灌澈肺腑
又像枯葉,易碎,易燃
石頭在這里面壁已久,似乎有了靈性
端詳它,確實有老母親的慈悲,老父親的艱苦
有時我在想,是什么樣的力量
能夠成為群山下面的基石
遠觀,群山似臥佛
近看,它們嶙峋、崎嶇,仿佛一個人的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