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凌宇
來自一名學渣的吶喊:
我非常希望自己的學習成績能有所提高,但是每次堅持努力學了幾天就感覺找不到狀態(tài)了,特別疲勞,看書的時候思維明顯跟不上,很想睡覺,學習效率一下子就低了。我真的非常羨慕學霸們能堅持做到高效率、高投入的學習?。‰y道他們真的不會犯困嗎?他們就沒有思維跟不上、看不進書的時候嗎?
當我們在學習時,有兩樣東西在不斷地消耗:體力和意志力。二者耗盡其一,學習行為就會中斷。我們一般所說的精力,即是體力和意志力的結(jié)合。
不過根據(jù)我以往的經(jīng)驗,絕大部分情況下,人們的意志力通常消耗得飛快,而體力則相對穩(wěn)固。環(huán)顧四周,我們不難看見一大堆沉迷游戲、電影等而不愿沉下心工作學習的人,或許你也是其中之一。
我們本能地認為學習是一件非常消耗意志力的事情,其實這并不完全準確。比如,學霸們在學習的時候,消耗的意志力就相對較低。
當學霸們俯首案前瘋狂刷試卷的時候,旁觀者認為他們意志堅定,一定是忍受了巨大的痛苦和無聊。但其實不然,我認識一個男生,是數(shù)學系的研究生,畢業(yè)后在一家教育機構(gòu)從事高中數(shù)學的輔導工作。這份工作他不算喜歡,雜事很多。他在工作的時候并沒有耗費大量體力,但消耗了很多的意志力。因為工作的無趣,他決定在每天下班后做10道微積分數(shù)學題以娛樂身心。
可見,如果你對于學習的內(nèi)容是熱愛的,那么你在學習時并不消耗意志力,只消耗體力,你可以一直學習到體力耗盡為止。那么,我們應如何支撐自己的意志力,使之減緩流失呢?
為學習賦予意義
對于學生來講,逼迫自己愛上某個學科比較困難,但至少要為自己的學習賦予某種意義。
心理學家做過一個無聊的實驗:讓一群受試者組裝一個高難度的玩具模型,當他們組裝完成后,實驗人員立刻在他們眼前將這個模型拆散了扔回箱子里(暗示這種組裝是沒有意義的),然后讓受試者再去組裝第二個同等難度的模型,受試者用不了多久就說太難了,放棄了。在這個實驗中,無意義的行為消耗了他們的意志力,讓他們不愿意再嘗試。而大部分情況下,你所從事的學習和工作都是有某種意義的,只是你沒有挖掘和明確這些意義。比如,在學習過程中你很容易感到無聊,并認為做題目、刷試卷是沒有意義的,然而實際上它們是有意義的。
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是把你為學習賦予的意義(我要上清華,擁有更多的人生選擇;我要上四川外國語大學,品嘗更多的美食)制作成一塊移動版、貼紙等,貼在自己的床頭、墻上等,每天都看得見。這些外部的刺激會自動地幫助你反復確認學習的意義,進而讓你在學習時消耗更低的意志力。
固定習慣
當我們面對一項新事物,攻克一個新問題的時候,內(nèi)心常常會猶豫不決,甚至帶著恐懼或者迷茫情緒。這種猶豫或恐懼會消耗我們的意志力。即便新的事物對我們不造成威脅,不會激發(fā)恐懼,但新的認知和行為仍然需要我們在大腦中建立起新的應對模式,這也會消耗我們的意志力。如果我們能夠?qū)Υ俗龀鲆恍┛尚行缘囊?guī)劃,并努力堅持,這對我們減少意志力消耗非常有用。
比如,早上起床的時候,你可以6:20起也可以6:30起,這本來沒有實質(zhì)性的區(qū)別。然而,當你在6:20醒來的時候,你猶豫掙扎了幾分鐘,到底是該現(xiàn)在起床,還是過會兒再起床?這幾分鐘的掙扎就會消耗你一部分的意志力。
再比如,星期天放假,是該休息娛樂呢?還是學習呢?假設最佳的結(jié)果是學習半天,娛樂半天。如果你一開始就明確上午學習3小時,下午盡情休息娛樂。那么你這一天內(nèi)消耗的意志力并不多;如果你沒有一個固定的習慣,那么也許從星期天早上起床你就開始糾結(jié):現(xiàn)在是先玩一會兒還是學一會兒?是看兩集美劇還是做兩張試卷?在你不斷地糾結(jié)過程中,學習行為還沒有開始,意志力就已經(jīng)消耗大半了。
將意志力用在關鍵點上
人的意志力的總量是有限的,因此,學會將有限的意志力放在關鍵點上是必要的。
某個星期一下午,一名高中生面臨兩項任務——做完一套數(shù)學的三角函數(shù)綜合復習題和背誦一篇英語課文。完成每項任務大概需要花費一個小時,但他的意志力已經(jīng)明顯不夠用了,這時,他該把有限的意志力投放到哪一項任務中呢?
假設這里的關鍵點是完成數(shù)學的三角函數(shù)綜合復習題,那么建議他選擇完成第一項任務,暫時放下第二項。這里我并不是鼓勵偏科,或者對英語有某種仇恨,而是因為數(shù)學的學習是有連貫性的,當天的內(nèi)容沒有學會,可能就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導致后續(xù)知識點串連不上,題感中斷。而英語學科的知識比較零散,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去學習,當天落下的任務,可以放到三天后或者周末去補,這對后續(xù)的學習一般不會有太大的負面影響。
我一般會將每天的早晨當作需要調(diào)動意志力的關鍵時間點。如果我在一天的最開始沒能起個好頭,可能一天的學習效率就會受到影響。每個人的興奮點不一樣,問題在于,我們怎樣根據(jù)自己的大腦意愿,在某個時刻強行調(diào)動體內(nèi)的意志力?
我常用的一個方法是通過一些高亢的音樂來調(diào)動意志力。人對于音樂的情緒反應是非常強烈的。有心理學家做過實驗,對于同一段視頻畫面,如果配上輕柔舒緩的音樂,受試者會覺得身心放松;如果配上激情澎湃的音樂,受試者會感到情緒高昂。根據(jù)個人的喜好,你也可以選擇不同的音樂來進行自我調(diào)動,原理是一樣的。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把一段激昂的音樂循環(huán)播放一整天,這并不能讓你一整天都精神滿滿。實際上,大約半個小時過后,你就會對同樣的音樂感到麻木。我的建議是每天聽音樂的時間最好不超過20分鐘。
看到這里,你明白為什么有人能連續(xù)學習十幾個小時仍充滿斗志了嗎?按照上面的方法來進行自我訓練,并嚴格要求自己堅持下去,我相信你也會擁有學霸的“超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