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培紅
山東省聊城市腫瘤醫(yī)院兒科,山東聊城 252000
小兒支原體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 MP) 是以咽痛、發(fā)熱、惡心嘔吐、刺激性干咳等為主要癥狀的常見病,若不及時治療,容易形成大葉性肺炎,甚至?xí)斐筛喂δ?、心肌損傷,威脅患兒生命安全[1-2]。以往臨床針對MP 以解痙、抗感染、降溫等對癥治療為主,雖然可以減輕癥狀,控制肺部感染,不過整體療效欠佳,無法有效改善氣道通氣功能及免疫功能[3-4]。氨溴索是黏液溶解劑,可以刺激支氣管腺體,促進黏性分泌物排出;鹽酸丙卡特羅是β2受體興奮劑,可以舒張支氣管平滑肌,改善喘息癥狀,相關(guān)報道指出,二者具有協(xié)同增效作用,可以提高肺炎患兒治療效果,減輕不適癥狀[5]。但是關(guān)于兩者能否改善MP 患兒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報道較少,因 此,本 文選取2021 年5 月—2022 年5 月山東省聊城市腫瘤醫(yī)院兒科收治的94 例MP 患兒為研究對象,就氨溴索+鹽酸丙卡特羅應(yīng)用在MP 中的效果及對患兒肺功能、免疫功能的影響展開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兒科收治的94 例MP 患兒為研究對象,參照隨機數(shù)表法劃分對照組(47 例)、觀察組(47例)。對照組:男24 例,女23 例;年齡3~11 歲,平均(7.0±0.6)歲;病程1~4 d,平均(2.5±0.3)d;體質(zhì)量14~31 kg,平均(22.7±1.3)kg。觀察組:男28 例,女19 例;年齡3~12 歲,平均(7.3±0.4)歲;病程1~6 d,平均(2.8±0.4)d;體質(zhì)量15~32 kg,平均(23.1±1.2)kg。兩組基本病例資料(平均病程、平均體質(zhì)量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并且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xué)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基于臨床檢查(如X 線胸片呈肺紋理增多、肺部片狀陰影,實驗室檢查呈存在細菌感染)、臨床表現(xiàn)(如咳嗽、發(fā)熱)等確診患兒;②患兒監(jiān)護人知情且接受研究方法。排除標準:①自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患兒;②對研究涉及藥物過敏患兒;③合并氣胸、肺膿腫、肺結(jié)核、支氣管擴張患兒;④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患兒;⑤近1 個月使用糖皮質(zhì)激素、抗生素患兒;⑥先天性心臟病患兒;⑦支氣管異物患兒。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方案):保持臥床休息,病房通風良好,針對發(fā)熱患兒進行藥物、物理降溫,同時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懸劑(國藥準字H10980217;規(guī)格:0.1 g×10 袋);用法用量:1 次/d,第1 天為10 mg/kg,第2~7 天為5 mg/kg。
觀察組(加用氨溴索+鹽酸丙卡特羅):常規(guī)治療方案同對照組,同時采用鹽酸氨溴索注射液(國藥準字J20140032;規(guī)格:2 mL∶15 mg×5 支);用法用量:靜脈滴注,2 次/d,7.5~15 mg/次+鹽酸丙卡特羅口服液(注冊證號H20020206);用法用量:早晚口服,2 次/d,12.5~25 μg/d。
兩組療程:1 周。
(1)治療有效率:①無效:實驗室指標、肺部啰音、咳嗽等癥狀均無好轉(zhuǎn);②有效:實驗室指標有所改善,癥狀有所緩解;③顯效:實驗室指標趨于正常,癥狀顯著好轉(zhuǎn);④痊愈:實驗室指標無異常,癥狀消退??傆行?有效率+顯效率+痊愈率[6]。
(2)肺功能:評價指標為最高呼氣峰流速(maximum peak expiratory velocity, PEF)、第1 秒最大呼氣量(maximum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肺活量(exert vital capacity, FVC)。方法:以小兒肺功能檢測儀測定。
(3)血清炎癥因子:評價指標為白細胞介素-4(interleukin-4, IL-4)、干擾素-γ(interferon-γ, IFN-γ)、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方法:采血(5 mL)、獲取血清(10 min、3 000 r/min),檢測方法均為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
(4)免疫功能:評價指標為CD4+/CD8+、CD4+、CD3+。方法:采血及獲取血清步驟同(3),檢測儀器為FAS Caliber 流式細胞儀。
(5)癥狀消失時間:統(tǒng)計且記錄咳嗽、氣促、發(fā)熱、喘憋消失時間。
采用SPSS 27.0 統(tǒng)計學(xué)軟件分析研究數(shù)據(jù),治療有效率以例數(shù)(n)和率(%)表示,行χ2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肺功能、血清炎癥因子、免疫功能、癥狀消失時間)以(±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較之對照組,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有效率比較
治療前,兩組PEF、FEV1、FVC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 學(xué) 意 義(P>0.05);治 療1 周 后,觀 察 組PEF、FEV1、FVC 較對照組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s)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s)
組別對照組(n=47)觀察組(n=47)t 值P 值PEF(L/s)治療前1.98±0.25 2.03±0.27 0.932 0.354治療后2.39±0.33 2.62±0.39 3.086<0.001 FEV1(L)治療前1.21±0.22 1.24±0.20 0.692 0.491治療后1.63±0.32 1.88±0.35 3.614 0.001 FVC(%)治療前58.82±5.73 59.15±5.27 0.291 0.772治療后73.64±6.93 77.56±7.62 2.609 0.011
治療前,兩組IL-4、IFN-γ、TNF-α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治療1 周后,觀察組IL-4、IFN-γ、TNF-α 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比較[(±s),ng/mL]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比較[(±s),ng/mL]
組別對照組(n=47)觀察組(n=47)t 值P 值IL-4 IFN-γ治療前4.39±0.41 4.40±0.38 0.123 0.903治療后2.55±0.36 2.09±0.39 5.942<0.001治療前27.61±2.36 27.58±2.49 0.059 0.952治療后14.16±1.25 13.35±1.20 3.205 0.002 TNF-α治療前15.24±1.96 14.99±1.78 0.647 0.519治療后5.37±1.11 4.74±0.98 2.917 0.004
治療前,兩組CD4+/CD8+、CD4+、CD3+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治療1 周后,觀察組CD4+/CD8+、CD4+、CD3+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比較(±s)
表4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比較(±s)
組別對照組(n=47)觀察組(n=47)t 值P 值CD4+/CD8+治療前0.69±0.11 0.70±0.13 0.403 0.688治療后1.07±0.20 1.22±0.23 3.374 0.001 CD4+(%)治療前34.25±2.68 34.73±2.36 0.922 0.359治療后38.63±3.74 40.84±3.47 2.969 0.004 CD3+(%)治療前52.76±4.66 53.01±5.26 0.244 0.808治療后61.78±4.59 64.83±5.27 2.992 0.004
較之對照組,觀察組癥狀(咳嗽、氣促、發(fā)熱、喘憋)消失時間更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比較[(±s),d]
表5 兩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比較[(±s),d]
組別對照組(n=47)觀察組(n=47)t 值P 值咳嗽5.54±0.78 4.96±0.77 3.628 0.001氣促6.48±0.81 5.98±0.70 3.202 0.002發(fā)熱4.26±0.56 3.97±0.45 2.767 0.007喘憋6.46±0.77 5.99±0.74 3.017 0.003
MP 是兒童期常見呼吸道感染疾病,臨床治療重在平喘、吸氧、止咳,但是抗生素等常規(guī)治療方案療效欠佳,所以還需不斷完善治療方案[7-9]。
本研究表明,氨溴索+鹽酸丙卡特羅對MP 患兒有較好效果,具體分析:①研究顯示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5.74%)高于對照組(80.85%),癥狀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與張云霞[10]學(xué)者的報道一致,其將110 例MP 患兒納入研究,其中55 例REG 組患兒接受常規(guī)治療,而55 例EXP 組患兒加用氨溴索+鹽酸丙卡特羅,結(jié)果顯示EXP 組總有效率(94.5%)高于REG 組(81.8%)(P<0.05),分析原因:氨溴索是常用黏液溶劑,可以改善呼吸系統(tǒng)黏液濃稠度,減少黏液滯留,促進患兒排痰,減輕對支氣管腺體的不良刺激,緩解咳嗽、咳痰等不適癥狀;鹽酸丙卡特羅可以舒張支氣管平滑肌,改善呼吸道纖毛運動,并且具有抗過敏作用,亦能抑制乙酰膽堿,中斷咳嗽反射,改善咳嗽癥狀;因此,兩者聯(lián)用時可以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提高MP 患兒治療有效率,縮短癥狀消退時間。②研究顯示觀察組肺功能(PEF、FEV1、FVC)更佳(P<0.05),與廖漢杰等[11]的報道一致,分析原因:支原體感染會提高氣道反應(yīng)性,造成氣道損傷,并且持續(xù)感染刺激還會引起氣道慢性炎癥反應(yīng),導(dǎo)致通氣、換氣功能障礙,而通過檢測兩組肺功能指標,可以評估病情嚴重程度、治療效果,從研究結(jié)果來看,觀察組加用氨溴索+鹽酸丙卡特羅更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可能是因為氨溴索可以促進痰液排出,以及會促進溶酶體釋放,故能稀釋痰液,潤滑呼吸道,增加肺表面活性物質(zhì),改善纖毛運動功能,降低肺部表面張力,增強肺順應(yīng)性;鹽酸丙卡特羅對平滑肌、腎上腺素均有高選擇性,可以抑制氣道高反應(yīng)性,舒張平滑肌,減輕氣道阻力,改善氣管收縮;因此,二者聯(lián)用更能優(yōu)化肺功能。③研究顯示觀察組血清炎癥因子(IL-4、IFN-γ、TNF-α)、免疫功能(CD4+/CD8+、CD4+、CD3+)更佳(P<0.05),與李清祥等[12]的報道一致,分析原因:IL-4 參與體液調(diào)節(jié),IFN-γ 會加速抗體生成,TNF-α 可以促進細胞分化生長、調(diào)節(jié)免疫應(yīng)答,而CD4+/CD8+、CD4+、CD3+則能反映T 淋巴細胞數(shù)量及功能,使免疫功能處于動態(tài)平衡,而從研究結(jié)果來看,氨溴索+鹽酸丙卡特羅亦能有效改善T 淋巴細胞水平,調(diào)節(jié)血清炎癥細胞因子,可能與二者聯(lián)用時能夠改善脂質(zhì)過氧化、清除超氧陰離子、改善血管通透性、保護肥大細胞膜等有關(guān)[13-14]。
綜上所述,由于氨溴索+鹽酸丙卡特羅能夠有效治療MP 患兒,具有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