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婷引,達娃卓瑪,蘭 鈞,李雪敏,張夢姣,周 燕,鄧 放*
(1.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藥學院,西南特色中藥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四川 成都 611137;2.西藏自治區(qū)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 中藥(藏藥)質(zhì)量控制重點實驗室,西藏 拉薩 850000;3.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
藏藥材甘青青蘭(Dracocephalum tanguticum Herba)又名“唐古特青蘭”“隴塞青蘭”,藏語名為“則羊古”[1],為唇形科(Labiatae)青蘭屬(Dracocephalum)植物甘青青蘭(Dracocephalum tanguticumMaxim.)的干燥地上部分[2],生長于海拔1 900~4 000 米的干燥河谷河岸、田野、草灘或松林邊緣。其莖細,葉小青色、花為藍色,具有清肝熱、止血、愈瘡、干黃水等功效[1]。甘青青蘭的化學成分復雜,含有揮發(fā)性成分、多糖類、黃酮類、萜類及有機酸類成分[3]?,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甘青青蘭具有抗氧化、抗缺氧、抑菌、抗病毒和保肝等活性[4]。
目前,對甘青青蘭的化學成分研究主要采用溶劑提取、柱層析分離制備結(jié)合核磁鑒定的方法,該方法繁瑣、耗時耗力[5]。近年來,隨著氣相色譜和液相色譜在藥材成分分析中的廣泛應用,特別是液相色譜-高分辨質(zhì)譜聯(lián)用技術應用于化學成分分析,具有高選擇性、高靈敏度、高準確度的特點,可提供化合物結(jié)構(gòu)信息,實現(xiàn)甘青青蘭化學成分的快速鑒定。甘青青蘭雖在藏東、藏南、川西、青東和甘南均有分布,但青藏高原才是道地產(chǎn)區(qū)及核心產(chǎn)區(qū),根據(jù)資源普查結(jié)果,西藏至少有44個縣區(qū)分布著甘青青蘭[1]。本研究收集了藏東、藏南部分地區(qū)的甘青青蘭,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譜-四極桿-靜電場軌道阱高分辨質(zhì)譜(UHPLC-Q/Orbitrap HRMS)技術對不同地區(qū)甘青青蘭的差異性化學成分進行分析,以期為甘青青蘭質(zhì)量控制研究及資源開發(fā)提供參考。
超高效液相色譜-四極桿-靜電場軌道阱高分辨質(zhì)譜聯(lián)用儀(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BSA124S萬分之一天平(德國Sartorius公司);BT25S型十萬分之一分析天平(德國Sartorius公司);PCWJ-10超純水機(成都品成科技有限公司);SK3300HP型數(shù)控超聲波清洗器(上??茖С晝x器有限公司)。
乙腈(色譜純)、甲酸(質(zhì)譜純)均購于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純凈水(陜西娃哈哈乳品有限公司制造);對照品:迷迭香酸(MUST-21111817)、金合歡素(MUST-22100813)、丹酚酸B(MUST-22101219)均購自成都曼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PCS-200313)、新綠原酸(PCS-220404)、木犀草苷(PCS-200816)、隱綠原酸(PCS-220912)、蒙花苷(PCS0629)均購自成都植標化純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香葉木素-7-O-β-D-葡萄糖苷(wkq22072903)購自四川省維克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綠原酸(PS0131-0025)、香葉木苷(PS012991)購自成都普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上對照品純度均不低于98%。
甘青青蘭樣品共采集41 批,其中山南市11 份、拉薩市10 份、昌都市20 份,均為一年生,夏季7月采收。不同來源的干燥樣本的葉子數(shù)量略有差異,且各自的粉末顏色與細膩程度也有差別,其中以昌都樣本葉子最多,粉末最為細膩且為嫩綠色,山南市樣本莖枝最多,粉末較為粗糙,有較多粗纖維,顏色為淺棕色。經(jīng)西藏自治區(qū)藏醫(yī)院格桑巴珠副主任藥師鑒定為唇形科青蘭屬植物甘青青蘭Dracocephalum tanguticumMaxim.干燥地上部分。
1.3.1 對照品溶液的配制取上述對照品適量置于10 mL量瓶中,加入二甲基亞砜溶解后,用甲醇定容制備成1.0 mg/mL 的單一對照品儲備液。精密量取各儲備液適量,置于10 mL 量瓶中,加入甲醇定容、搖勻,得各對照品質(zhì)量濃度均約為10 μg/mL的混合對照品溶液。
表1 甘青青蘭樣品采集信息Table 1 Collection informations of Ganqingqinglan samples
1.3.2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甘青青蘭適量,粉碎,過二號篩,精密稱定0.50 g,加入70%甲醇25 mL,超聲提取60 min,冷卻至室溫后補足失重,搖勻,過0.22 μm 濾膜,即得供試品溶液。取供試品溶液各1 mL,等容混勻,過0.22 μm濾膜,即得QC樣本溶液。
1.4.1 色譜條件ACQUITY UPLC BEH C18色譜柱(2.1 mm× 100 mm,1.7 μm),流動相A 為0.1%甲酸水,流動相B 為乙腈,梯度洗脫:0~2 min,5%~10% B;2~6 min,10%~15% B;6~17.5 min,15% B;17.5~18 min,15%~19% B;18~21 min,19%~25% B;21~26 min,25%~30% B;26~31 min,30%~90%B。柱溫為40 ℃,流速為0.3 mL/min,進樣量為2 μL。
1.4.2 質(zhì)譜條件電噴霧離子源,正、負離子模式檢測。噴霧電壓:3.5 kV(+)、3.2 kV(-);鞘氣(N2):8 L/min(+)、16 L/min(-);輔助氣(N2):2 L/min(+)、3 L/min(-);離子傳輸管溫度:320 ℃;離子透鏡電壓(S-LensRF Level):55;歸一化碰撞能(NCE%):20、40、60;檢測方式:全掃描/數(shù)據(jù)依賴二級掃描(Full MS/ddMS2),一級分辨率為70 000,二級分辨率為17 500;質(zhì)量掃描范圍:m/z100~1 500。
1.5.1 化合物鑒定采用UHPLC-Q/Orbitrap HRMS 分別在正、負離子模式下檢測和采集數(shù)據(jù),得到總離子流圖。首先,檢索國內(nèi)外相關文獻,整理甘青青蘭及其種屬的已知化學成分,構(gòu)建甘青青蘭的化學成分信息表。同時,采用Xcalibur 軟件采集質(zhì)譜數(shù)據(jù),Compound Discoverer 3.2 軟件進行分析處理,選用天然產(chǎn)物未知化合物鑒定模板,對未知化合物進行分子式擬合,并根據(jù)精確相對分子質(zhì)量和二級碎片離子信息等結(jié)合Chemspider 和mzCloud 等數(shù)據(jù)庫進行匹配。根據(jù)二級質(zhì)譜裂解碎片信息,進行相關化學結(jié)構(gòu)的推導,總結(jié)出特征碎片,并通過比對對照品、參考相關文獻和利用MassFrontier 8.0質(zhì)譜解析軟件對化合物進行鑒定。
1.5.2 統(tǒng)計學分析將41 批甘青青蘭質(zhì)譜數(shù)據(jù)導入Compound Discoverer 3.2 軟件進行處理,將得到的數(shù)據(jù)導入SIMCA14.1 軟件,通過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別分析(OPLS-DA)對各產(chǎn)地的甘青青蘭樣本進行比較,以變量對模型的重要性(VIP)值大于1且P<0.05作為條件篩選差異化合物。
實驗前期,對甘青青蘭的提取溶劑、流動相及洗脫梯度進行考察,發(fā)現(xiàn)以70%甲醇提取,采用“1.4.1”的色譜條件進行洗脫,所得的總離子流圖峰形良好且離子峰分離較好(見圖1)。
圖1 甘青青蘭樣品(A、B)與對照品(C、D)的總離子流圖Fig.1 Total ion chromatograms of Ganqingqinglan samples(A,B) and reference samples(C,D)
通過UPLC-Q-Qrbitrap HRMS 分析技術,從甘青青蘭中共鑒定出73 種化合物,包括黃酮類化合物41種,有機酸類15種,氨基酸類8種,其他類9種,其中11種成分由對照品比對鑒定。
對Compound Discoverer 3.2軟件分析出的化合物進行過濾,以變異系數(shù)CV<50%作為篩選條件,最終得到3 085個化合物特征離子。將41批甘青青蘭樣本及6個QC 樣本數(shù)據(jù)導入SIMCA14.1軟件進行主成分分析(圖2A)。圖中QC 樣本聚集于模型中央,證明采用的樣品處理和儀器分析方法穩(wěn)定,且重復性良好。山南市樣本、拉薩市樣本、昌都市樣本各自成組,這也與甘青青蘭樣本的葉子數(shù)量和粉末顏色深淺相關。甘青青蘭中黃酮類化學成分占比最多,而黃酮類成分合成受光照強度影響較大,山南地區(qū)山高谷深,年平均日照數(shù)最少,拉薩市、昌都市次之,但昌都市水資源豐富且氣候區(qū)域性差異大,日溫差大適合植物積累養(yǎng)分,有利于甘青青蘭生長,因此推測光照日長與日溫差對甘青青蘭化學成分及其性狀有影響。
圖2 不同地區(qū)甘青青蘭的PCA得分圖(A)、OPLS-DA得分圖(B)、隨機置換檢驗圖(C)及兩組間的OPLS-DA得分圖(D~F)Fig.2 PCA score plot(A),OPLS-DA score plot(B),permutation test plot(C) of Ganqingqinglan samples from different regions and OPLS-DA score plo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D-F)
對3組樣本進行有監(jiān)督OPLS-DA分析(圖2B),其模型參數(shù)R2X=0.824,R2Y=0.982,Q2=0.969。對模型進行200 次隨機置換檢驗(圖2C),檢驗參數(shù)R2X=0.034 9<1,Q2=-0.592<0.05,證實所建OPLSDA 模型可解釋和預測能力高,擬合良好。將3組樣本進行兩兩比較,并結(jié)合VIP>1,P<0.05篩選變化顯著的差異代謝物。在SN 與LS兩組樣本間共篩選鑒定出11個差異化合物(圖2D),SN 與CD 兩組樣本間共篩選鑒定出18個差異化合物(圖2E),LS與CD 兩組樣本間共篩選鑒定出21個差異化合物(圖2F)。大多數(shù)差異化合物為黃酮類及有機酸類化合物(表2)。綠原酸、金合歡素、柳穿魚黃素是3組樣本共同的差異化合物,以相對峰面積作為計算數(shù)值,其中綠原酸在三組之間的含量差別最大,在CD組含量最高(約為11.85 mg/g),LS 組次之(約為7.85 mg/g),SN 組最低(約為5.30 mg/g),推測光照時長與日溫差對甘青青蘭合成綠原酸的影響較大。綠原酸在甘青青蘭中的含量較為豐富[2]且具有抗炎、抗病毒、抗氧化以及保肝的作用[16-17]。從公元8 世紀開始,甘青青蘭清肝熱的功效就已被世人承認,到公元17世紀還發(fā)現(xiàn)其具有止血、干黃水、收斂傷口等功效[1],因此推測綠原酸是甘青青蘭的藥效物質(zhì)基礎之一?!毒е楸静荨分刑岬剑骸扒嗵m陰陽二坡皆生?!蔽鞑囟喔呱?,陰坡處甘青青蘭葉子少,陽坡處葉子多,可見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可能對甘青青蘭的性狀及化學成分有顯著影響。
(續(xù)表2)
本研究采用UHPLC-Q/Orbitrap HRMS 技術聯(lián)合多元統(tǒng)計學對3 批西藏不同地區(qū)甘青青蘭樣本進行分析,從甘青青蘭中共鑒定出73 種化合物,包括黃酮類化合物41 種,有機酸類15 種,氨基酸類8 種,其他類9 種,并且發(fā)現(xiàn)不同地區(qū)的甘青青蘭樣本化學成分存在差異,結(jié)合不同地區(qū)地理環(huán)境,推測光照日長及日溫差對甘青青蘭化學成分有影響。綠原酸是不同地區(qū)甘青青蘭樣本中含量差異較大的化合物,同時也是含量較為豐富的化學成分之一,因此推測綠原酸是甘青青蘭的藥效物質(zhì)基礎之一,而產(chǎn)地差異可能會影響甘青青蘭質(zhì)量。以上數(shù)據(jù)可為甘青青蘭的質(zhì)量控制及后續(xù)合理開發(fā)利用提供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