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兵
(廣州市白云山明珠樓景區(qū)管理中心,廣東 廣州 510420)
在我國新時期的背景下,我國的科技正處于不斷提高的狀態(tài)。綠色技術也因此得到了進一步的優(yōu)化,其能夠在病蟲害防治工作中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通過對園林樹木的綜合管理能夠進一步確保園林樹木資源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并實現我國五位一體的發(fā)展理念。但是由于我國以往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并不注重綠色理念的實施,這也為園林樹木病蟲害防治的綠色技術應用帶來了一定的阻礙。只有充分的了解園林樹木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并對綠色技術具備充分的了解才能夠使得這項技術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發(fā)揮足夠的優(yōu)勢,從而實現園林樹木病蟲害綜合防治的理想效果。
通過對園林樹木病蟲害的防治能夠保障園林樹木的美觀性。因為病蟲害對于園林樹木來說屬于一項較為常見的自然災害。樹木一旦遭受這種災害,不僅會影響到生長情況,還會降低其觀賞性。因為園林樹木所承受的病蟲害類型十分多樣,每一種病蟲害都會為樹木造成不同情況的損傷。例如,一旦園林樹木遭受松樹落針病就會導致其葉子變成灰綠色,最終變成紅褐色并脫落。如果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園林樹木的某一品種滅絕,最終影響到園林樹木的整體觀賞度。例如,在20 世紀20 年代,美國的園林樹木由于受到驚線蟲的危害,導致其當時的水仙種植業(yè)幾乎毀滅。園林樹木一旦遭受這一種程度的危害也會出現同樣的情況。通過對園林樹木的病蟲害防治則能夠避免園林樹木的外觀受到影響。
通過對園林樹木病蟲害的防治還能夠促進園林樹木的健康成長。因為一旦園林樹木所遭受的病蟲害嚴重就會導致其出現枯萎現象。同時還會導致園林樹木周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污染與破壞,無法為園林內其他樹木提供養(yǎng)分。這也導致園林樹木內部產生了不健康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導致病蟲害處于不斷擴大的狀態(tài)。因為對于園林樹木來說,其存在的病蟲害大多都存在破壞性大且范圍廣的特點。一旦某一樹木出現病癥就會迅速傳染給周邊樹木。這也導致園林樹木的生長受到了不利的影響,無法實現資源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通過對園林樹木的病蟲害防治則能夠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1]。將危害到園林樹木健康的病蟲害鏟除,并確保園林樹木吸收足夠的養(yǎng)分。并且在對園林樹木進行病蟲害防治時還會采用到許多物理手段。這也使得園林樹木的透風性和光照度得到增加,為園林樹木提供優(yōu)質的生長環(huán)境。
對園林樹木進行病蟲害防治還能夠避免園林產業(yè)遭受巨大的損失。因為園林樹木的原本價值就是為了為人們提供觀賞性的景觀,從而從中獲取經濟收益。一旦園林樹木遭受到病蟲害失去了其原本的性能就會導致園林產業(yè)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此時園林產業(yè)也會失去其原有的產業(yè)價值,無法具備足夠的經濟條件。通過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則能夠從根源上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運用科學的手段對園林樹木進行保護,使其原本價值不受到影響。這也使得園林樹木的病蟲害防治工作成為園林產業(yè)實現發(fā)展的必然要求,通過有效的防治才能夠降低園林樹木所遭受的影響。園林樹木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也因此能夠處于綠色的發(fā)展狀態(tài),從而創(chuàng)造出更大的經濟價值。
物理防治技術屬于難度最小的防治技術之一,其能夠通過人工的形式達到綠色的防治效果。運用這種防治技術的過程中需要利用到人工與固定的工具。通過人工捕殺害蟲來避免園林樹木受到病蟲害的侵襲。例如有許多病蟲害防治人員都會在清晨或傍晚利用害蟲的假死性、搖動樹干進行人工捕殺。但是由于部分的害蟲產生的月份存在差異,具體還需結合害蟲的實際特點開展。最常見的物理防治技術為在種植初期對園林土壤進行統(tǒng)一的翻耕。通過土壤翻耕能夠有效的消滅園林樹木中存在的越冬蟲卵。比較特殊的物理防治技術為天牛的防治。一旦園林樹木遭受到天牛的侵害就要立即采用鋼絲鉤殺天牛幼蟲。此時還需防治人員能夠制定專門的鋼絲鉤,利用這種特殊工具來達到防治的效果。目前我國市面上比較廣泛的物理防治技術的使用工具有黑光燈。圖1 為一種較為常見的黑光燈。通過黑光燈能夠誘殺害蟲的成蟲,這一方式主要是利用了昆蟲的生活習性,因為大部分園林樹木所遭受的害蟲都具有強烈的趨光性[2]。
圖1 黑光燈
農業(yè)防治技術屬于我國一項十分傳統(tǒng)的病蟲害防治技術能夠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對于園林樹木來說,如果想要采用農業(yè)防治技術進行病蟲害的防治,首先需要選擇合適的樹木品種。通過選擇優(yōu)良的品種進行種植也能夠初步確保園林樹木的抗病性能。但是由于不同地區(qū)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存在差異,不同園林所適用的樹木也不同。這就需要種植人員能夠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圖2 為雪松,其比較適宜種植在中國的青島等地區(qū)。在這一過程中種植人員也可以選擇人為改善的方式。通過對樹木苗木使用植物免疫誘抗劑進來進一步提升樹木苗木的性能。其次還需選擇合適的種植方式進行種植。在種植樹木的過程中一定要確保以和諧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為入手,為樹木打造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這也需要種植人員能夠對種植園林的土壤進行優(yōu)化,通過增加土壤中的營養(yǎng)成分來優(yōu)化土壤的墑情。最后需要確保園林樹木的生物多樣性。通過生物的多樣性能夠有效的調整園林樹木的生態(tài)結構,從而盡量減少病蟲害的產生。因為通過增加更多的有益生物種群能夠有效預防生物病害的爆發(fā),幫助園林樹木抵御外來生物的侵襲。
圖2 雪松
隨著我國生物科技的不斷發(fā)展,生物防治技術已經成為園林樹木病蟲害防治綠色技術之一,并且能夠發(fā)揮出較好的防治作用。生物防治技術的原理是通過利用病蟲害的天敵對其產生控制與消滅的作用。這種防治技術不會對樹木本身造成影響,同時也能夠從根源上捕殺大量的害蟲。由此也可以看出生物防治技術主要應用于樹木所遭受的蟲害[3]。例如,一旦園林樹木遭受到瓢蟲或寄生蠅的危害就可以利用其天敵進行消滅。同時還可以利用性引誘劑來防治害蟲,使用梨小食心蟲性誘劑消滅害蟲如圖3 所示。具體還需結合園林樹木所遭受的蟲害的實際特點進行開展確保能夠達到毀滅性的效果。園林樹木在遭受不同的蟲害侵襲時所適用的生物防治技術也會存在差異。例如,一旦園林樹木遭受到毛蟲或甲蟲幼蟲的侵害就可以采用計生營進行消滅。
圖3 梨小食心蟲性誘劑消滅害蟲
化學防治技術與以上幾種防治技術相比具有其獨特的劣勢與優(yōu)勢。劣勢是在運用這項防治技術的過程中很可能會對園林樹木的本身造成影響。優(yōu)勢則是通過運用這項防治技術則能夠達到病蟲害根治的效果。與其他的防治技術相比,化學防治技術在運用的過程中需要采用到大量的化學藥劑。這些藥劑能夠起到良好的殺蟲效果,并且能夠從根源上消除病癥。這項防治技術在使用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園林樹木的不同時期開展。通過在以下3 個時期運用不同的化學防治手段能夠使得園林樹木的健康成長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第一個時期是抽梢期。在對處于這一時期的樹木進行防治時應采用濃度為43%的大聲負800 倍溶液和濃度為40%的巨雷1200 倍溶液。因為這一時期樹木所遭受的病蟲害主要為夜斑病和蝗蟲病等。第二個時期是花期[4]。這一時期的樹木主要會遭受到花腐病和梨小食心蟲等病蟲害的侵襲,此時還需采用濃度為25%的撲虱靈乳油1500 倍溶液。第三個時期是結果期。這一時期的樹木容易受到葛腐病的侵害,如圖4 所示。此時還需采用低濃度的農藥。要避免對樹木本身造成影響,并減少其中的殘留,以免對觀賞著造成危害。
圖4 葛腐病
在園林樹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大部分的防治人員為了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都會采用綜合防治技術。綜合防治技術也屬于病蟲害防治綠色技術的種類之一,通過對上述多種防治技術的融合達到綜合治理的效果。綜合防治技術在運用的過程中需要秉持著“對癥下藥、適時施藥、交替用藥、安全用藥”的基本原則。確保在防治的過程中符合科學的要求,并不對園林樹木本身造成影響[5]。適用于綜合防治技術的病蟲害有很多,例如,園林樹木所面臨的白粉病。在面對這一病癥時應采用物理防治技術和化學防治技術的綜合手段。在園林樹木發(fā)病初期通過工具進行修剪出現病癥的若知來避免病毒的擴散,如圖5 所示。后續(xù)在使用濃度為15%的粉銹,寧可濕性粉劑2000 倍溶液。采用這種防治技術才能夠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圖5 修剪
綜上所述,由于園林樹木病蟲害防治的最終效果會影響到園林樹木整體的景觀,必須要通過采用科學的綠色技術才能夠使得園林樹木不受到負面的影響。在園林樹木病蟲害防治綠色技術中具有許多種不同類型的技術,這都需要相關使用人員能夠結合實際需求進行運用。并發(fā)揮出不同防治技術的優(yōu)點,從根源上消除園林樹木所面臨的病蟲害問題。這也有利于提高園林樹木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效率與質量,能夠運用更加合理的手段來解決病蟲害問題,實現園林樹木生態(tài)系統(tǒng)整體的平衡與穩(wěn)定。通過運用病蟲害防治綠色技術能夠對園林樹木整體產生巨大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