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婧
如果把供應鏈計劃想象成一個人的頭腦中樞機構,其余部門則是人的四肢。只有當我們的頭腦通過有效的分析決策后,才能下達準確的命令給我們的手腳去執(zhí)行。就好像在一場游戲中,你一方面要具有預判能力,另一方面還要擁有掌控全局的視野。
“我預判了你的訂單”
消費者認為“我剛下單,就發(fā)貨了”,這個感知的背后,其實是我們在“天黑閉眼”前就預測到了的購買行為。我們通過系統(tǒng)分析預測到某個區(qū)域在電商購物活動期間會產生什么量級的訂單,然后將貨物提前鋪設到末端網點。只要客戶一下單,我們就調用最近的網點提供派送服務了。這個過程就是幫助客戶實現(xiàn)從下單到出貨的分鐘級購物體驗。
當然,鋪貨不是盲目地進行,既要確保庫存不能大量積壓,又要確保供應鏈穩(wěn)定,不能出現(xiàn)短缺貨情況。這要求供應鏈計劃工作者具備精細的數據分析和準確的預測能力。而這些需要基于該地區(qū)消費人群的畫像、購買能力、品牌的經營策略,做多維度的綜合運算,才能最終得到相對精準的結果。
對數字保持敏感
基本上所有行業(yè)都會從一線開始鍛煉,而這也決定了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要和實際結合運用。在日常實踐中我會多維度地去思考問題,學會感悟,才能把經歷變成自己的東西。
在供應鏈工作中,經常會面對大量的數據報表,我們必須邏輯清晰,所以加強數學等基礎學科的學習是非常必要的。所有涉及數字化信息化的行業(yè),都會對基礎學科提出要求,也是核心能力的體現(xiàn)。物流行業(yè)在初級教育階段并沒有專門的分類,真正的專業(yè)能力是在工作中慢慢積累的。
行業(yè)前景很ok
除了基本的專業(yè)能力外,我們還要具備良好的數據分析能力,溝通表達能力以及很好的耐心。學會面對不同的人,能夠不怯場地交流。一個好的耐心會讓你在面對工作中的困難時,不至于亂了陣腳。
而在待遇方面,一線城市的供應鏈部門,最高能拿到20萬年薪,平均中位數在10萬左右,研究生的話會更高。同樣是供應鏈崗位,不同企業(yè)性質壓力疲勞程度不同,產品競爭壓力較大的企業(yè)疲勞程度明顯會大于壟斷性產品的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