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湘理
習近平主席在2023年新年賀詞里提到這樣一句話:“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努力為人類和平與發(fā)展事業(yè)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p>
什么是“中國方案”?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給出了答案:“只有各國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處、合作共贏,繁榮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p>
那么,“行天下之大道”究竟是條什么“道”?我們不妨將視野投射到地球上來找一找。
在地球的陸地板塊上,有一條鐵路線通達歐洲24個國家200多個城市,將中國的機械設備、意大利的紅酒、東歐的木材等超5萬種商品,送進了沿線國家人民的生活。這條鐵路上運行的列車叫做“中歐班列”,它還有很多“兄弟姊妹”,像蒙內(nèi)鐵路、中老鐵路、中馬友誼大橋等等,它們共同構(gòu)筑成了一條大道,這就是“一帶一路”。2021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mào)易額達11.6萬億元,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1384.5億元;中歐班列開行1.5萬列;中國企業(yè)在沿線國家承包工程完成營業(yè)額5785.7億元,一批“小而美”的減貧、衛(wèi)生、教育等民生領(lǐng)域援助項目落地見效。世界銀行曾預計到2030年“一帶一路”有望幫助全球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給世界帶來持久和平、共同繁榮,這就是“天下之大道”。
在地球的海洋板塊,同樣有一條“大道”。在浙江舟山某港,2022年11月29日一艘沒有任何武器裝置的中國軍艦剛剛完成任務返港,它叫“和平方舟”號,是中國第一艘制式醫(yī)療船。因為這艘船,一位孟加拉國婦女給她女兒起名叫做“中國”。2010年,患有嚴重心臟病的高危產(chǎn)婦杰娜特分娩在即,孟加拉國醫(yī)院緊急向“和平方舟”求助,中國軍醫(yī)頂著巨大風險實施剖腹產(chǎn),孩子順利出生后杰娜特給孩子起名叫沁(Chin),在孟加拉語里是“中國”的意思。7年之后,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再度來到孟加拉國,小女孩激動地稱呼當年的麻醉醫(yī)師盛睿芳為“中國媽媽”。在海洋上,有些霸權(quán)國家的航母到處耀武揚威,而中國的“和平方舟”14年到訪43個國家和地區(qū),免費診療超過23萬人次。在世界播撒愛,給世界帶來普遍安全,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各國的事由各國商量著辦,而不是本國利益優(yōu)先,這就是天下之大道。
還有一條道,它甚至超越了地球范圍。從地球出發(fā)往太空飛行約300公里處,有一座中國自主建造的空間站“天宮”。目前的國際空間站(ISS)是由俄羅斯、美國、加拿大、歐洲和日本合作的產(chǎn)物,將于2024年退役。屆時天宮空間站將可能是近地軌道上唯一運行的人類空間站。曾經(jīng)拒絕中國加入的國際空間站,如今計劃幾年之后退役時,中國的空間站卻向世界張開了懷抱——早在2019年6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聯(lián)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就聯(lián)合宣布,將為聯(lián)合國所有會員國提供使用中國空間站的機會。這是聯(lián)合國“全球共享太空”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偉大范例。在遙遠卻寒冷的太空,這條通往“天宮”的大道何其溫暖?何其通達?
遵循“和平、發(fā)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觀,各國人民齊心協(xié)力,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這就是“行天下之大道”。
(執(zhí)筆人: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