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5月,夏衍曾在一次座談會上指出,話劇也有四大名旦,即白楊、張瑞芳、舒繡文、秦怡,這種說法很快得到大家的認可,自此之 后她們四位就被譽為話劇的“四大名旦”。她 們當中除了秦怡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之外,另外三位都有在北京生活的經(jīng)歷,其中白楊和張 瑞芳話劇事業(yè)的萌發(fā)地就是北京,北京在她們 的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跡。
一
白楊在很長一段時期代表著中國電影演員的最高水平,可以說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電影明星之一。白楊原名楊成芳,原籍湖南省汨羅市古侖鄉(xiāng),1920年出生于北京,因家道中落,只讀了四年書,11歲就考取了上海聯(lián)華影業(yè)在北平開辦的第五分廠的演員養(yǎng)成所,成為所里最小的學員。加入養(yǎng)成所不久,白楊在聯(lián)華影業(yè)拍攝的無聲電影《故宮新怨》中飾演了一個小丫頭,可惜第五分廠很快就解散了,無戲可拍的白楊只好走上話劇表演的道路。
1932年從北平大學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yè)的 楊村彬與同班同學王家齊、劉靜沅等人共同籌 建了北平戲劇學會,在一些大學演出外國名著,喜歡表演的白楊在結識了楊村彬后加入了他們 的演出活動。1933年9月30 日,楊村彬導演 了熊佛西的話劇《喇叭》,由白楊飾演女主角冬姑,這是北平戲劇學會首次在協(xié)和禮堂公演。當時白楊的演出被評價“可惜聲音薄,不沉著”,可是她當時只有13歲,雖說聲音差點,但與戲劇系出身的大學生相比演技卻不弱,展露了她的天賦和才華。只是入不敷出的北平戲劇學會無法長久,喜愛表演的白楊在學會解散之后又參加了北平“左聯(lián)”組織的進步話劇團體——“苞莉芭”(俄文斗爭的意思)劇團, 這是由“劇聯(lián)”北平分盟的負責人于伶和宋之的領導的一個革命戲劇團體,成員大多是革命的愛國青年,大家都很喜歡這個小妹妹。在這里,白楊先后出演了左翼話劇《亂鐘》《戰(zhàn)友》《自由了的范西》等劇目,但是由于當局的打壓,進步團體無法生存,這個劇團很快被國民黨強行解散了。
1934年,中國最大的存續(xù)時間最長的職業(yè) ?劇團——中國旅行劇社來到北平和天津演出, 作為中國戲劇史上影響最大的職業(yè)演劇團體, 代表了當時最高的藝術水平。在美籍華人梁社乾的引薦下,14歲的白楊進入了中國旅行劇社,先后演出了《梅蘿香》《一個女人和一條狗》《少奶奶的扇子》《茶花女》等劇目, 并且表演不俗。白楊在這個藝術群體里不但演技得到迅速提高,而且結識了馬彥祥。1935年,白楊和馬彥祥在南京舉辦了婚禮,盡管當時白楊才15歲,這段婚姻也僅僅維持了1年,甚至都沒得到馬家父母的承認,但是白楊通過馬彥祥走上了電影之 路。馬彥祥出身名門,1928年畢業(yè)于上海復旦 大學中國文學系,在校期間師從洪深學習戲劇理論,參加復旦劇社的演劇活動,后又參加辛酉劇社。1932年,他在天津主編《戲劇電影周刊》。1936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二廠剛剛成立,正是需要演員的時候,白楊沒有錯失這個機會,經(jīng)洪深介紹,與二廠簽訂合同,并主演了個人第一部電影《十字街頭》,在片中飾演敢愛敢恨的上海女職工楊芝瑛。該片于1937年4月上映后好評如潮,白楊的表演受到影迷的喜愛,她一舉成名,成為當時的大眾偶像,從此在上海成為影劇兩棲紅星,那年她才17歲。如果沒有過去幾年來影劇生活的磨礪,沒有演出十多部舞臺劇的珍貴經(jīng)驗,白楊也難以將女主角楊芝瑛塑造得這么成功,在銀幕上脫穎而出。一向追求進步的白楊,在成名之后也沒有沉迷于物質享受和虛名,在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她與陳白塵、沈浮組成影人劇團,到全國各地進行抗日宣傳演出。
從白楊早年的經(jīng)歷可以看出,在北京演藝事業(yè)的磨礪是她早早成名的堅實基礎。綜觀這一時期,白楊雖然演的都是一些不起眼的角色,但是連續(xù)不斷的演出為她積累了不少經(jīng)驗,這為她日后成為話劇四大名旦之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
張瑞芳1918年出生在河北保定一個舊軍官家庭,原籍北京。父親張基是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一集團軍的炮兵總指揮,在北伐途中殉職。后來,他們一家人在母親的帶領下來到北京。1935年,張瑞芳考入北平國立藝術??茖W校西洋畫系學習,同時積極參加進步戲劇活動。
1936年,崔嵬改編并主演了著名街頭劇《放下你的鞭子》,這年冬天傅作義的部隊在百靈廟打退了日本軍的進攻,這一勝利振奮了人們多年來壓抑郁悶的精神。1937年,崔嵬參加陳波兒等人組織的上海婦孺前線慰問團,1月9日從上海出發(fā),赴綏東前線慰問演出,15 日到達北平,在北平短暫停留了五天,對北平各界抗日團體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白楊就是在此期間結識了身兼演員、導演、劇作家于一身的左翼人士崔嵬。3月15 日,北平“學聯(lián)”、北平作家協(xié)會等群眾團體組成慰問團,去歸綏參加百靈廟抗日陣亡將士追悼會,張瑞芳這次也隨團去了百靈廟。在這次旅途中,她和崔嵬的關系更為熟悉,之后他們才有了真正意義的藝術合作。1937年4月4 日,北平各大中學的2500余名學生在北平“學聯(lián)”的精心組織下在香山舉行聯(lián)合大游行。這次游行是為了抗議新“學聯(lián)”和釋放“七君子”,在大批軍警的監(jiān)視之下開場,最后是最精彩的一幕話劇——《放下你的鞭子》,由著名戲劇家崔嵬扮演貧苦的賣唱老父親,張瑞芳扮演賣唱的女兒香姐,他們成功的藝術合作收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那天的情景令張瑞芳終生難忘,不僅愛國群眾受到感染,迸發(fā)出強烈的民族情感,就連本來監(jiān)視他們的軍警都 ? 受到感染, 放下手中的軍棍與民眾一起高呼“放下你的鞭子”,把石塊投向劇中那個欺壓百姓的日本鬼子。街頭劇爆發(fā)的巨大力量震撼了張瑞芳,通過演戲宣傳革命道理成為她終身選擇的道路,后來她就是抱著這個堅定信念參加了 ? 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北平學生戰(zhàn)地移動劇團,并在一年多的演出實踐后于1938年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是四大名旦中最早成為中共黨員的。
從張瑞芳的經(jīng)歷可以看出,她在北京度過 了平靜幸福的青少年時期,在此期間開始接觸 共產(chǎn)主義,踏上了最初的話劇事業(yè),這不僅為 她日后成為話劇四大名旦之一積累了寶貴經(jīng)驗,而且為她日后成長為堅定的共產(chǎn)黨員邁出了重 要而關鍵的一步。當然這也與她的革命家庭不 無關系。
三
舒繡文原名舒彩云,1915年7月18 日出生于安徽省安慶市。祖父舒斯笏是清朝進士,曾任陸軍部主事,官至三品,后來家道中落,父親舒子胄以教書為生。6歲時,她隨父母到天津。父親在南開中學任教,后來在北京郵局謀得工作,全家遷往北京。8歲時,她進入北京女子師范附屬小學讀書,聰明伶俐的她不僅能歌善舞,還說得一口流利的京味普通話。13歲時,她考入安徽中學,由于父親患了肺病,還沾染上了鴉片,不到半年因家庭經(jīng)濟拮據(jù)而輟學。為了償還債務,1930年她只得改名許飛瓊,在華北飯店當舞女以維持全家生活。她在舞廳里認識了從上海來的姓褚的記者,1931年16歲的她被記者騙去了上海。到了上海才發(fā)現(xiàn)記者早已有妻室,她只得另覓出路。舒繡文在西餐館打工時憑著一口純正的京腔普通話,因偶然的機遇被招進影業(yè)公司當了配音演員。當時正是中國電影由無聲影片轉入有聲影片的開始,她作為第一批配音演員經(jīng)常和演藝界人士打交道,從而也動了當演員的念頭。舒繡文的外表并不出眾,但她憑著不懈的努力和過人的天賦,在銀幕上塑造了很多讓人難忘的經(jīng)典形象,精湛的演技令她被稱為中國有聲電影以來最出色的女明星之一。在四大名旦中秦怡最美,舒繡文演技最佳。1952年,國家評出電影界四位一級演員:趙丹、金焰、白楊和舒繡文??梢娛胬C文在當時電影界的成就與地位。
1957年,舒繡文被調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 擔任演員。到達北京后,舒繡文的事業(yè)更加成功,先后塑造了《駱駝祥子》中的虎妞、《關漢卿》中的朱簾秀、《伊索》中的克麗婭等鮮明的藝 術形象,還精心塑造了《風雪夜歸人》里的女 學生、《帶槍的人》里的打字員等不少小角色。有一次,一位蘇聯(lián)導演來中國觀看人民藝術劇 院的演出, 演出結束后, 他點評,在整部戲中,沒有臺詞,只在角落里默默打字的打字員,才 是全劇中最出色的一個,而那個受到蘇聯(lián)導演 表揚的演員就是舒繡文。這么大的明星竟然甘 于出演沒有一句臺詞的小角色,并且受到表揚,從中可以看出她的表演造詣非同一般,也以實際行動表現(xiàn)了她根本不在乎角色的大小。
她不僅在表演事業(yè)上成就斐然,而且在政治方面也受到重視。到北京后不久,她于1958年入了黨,并擔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藝術委員會副主任的職務。她先后被選為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第二屆、第三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三屆中華全國婦女聯(lián)合會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委員,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和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常務理事。
北京對于舒繡文有特殊的意義,年幼的她在北京度過了8年的艱苦時期,復雜的生活不僅為她積累了豐富的人生經(jīng)驗,而且也造就了她一口流利的北京普通話,憑借著這一技能踏入最初的演藝圈。在她生命的最后階段她又回到北京,進入“人藝”工作,此時她已經(jīng)進入藝術的成熟期,雖然只有短短十多年的時間,卻成功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個性鮮明的藝術形象,成就了她最后的演藝輝煌。
從白楊和張瑞芳兩位花旦的北京生活經(jīng)歷可以看出,早年的生活經(jīng)歷和演劇生活是她們?nèi)蘸蟪擅年P鍵一步,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她們早早地就選擇了踏上革命道路,這個良好的開端是她們?nèi)蘸笠回炞非筮M步的基礎。舒繡文不同于白楊和張瑞芳,早年在北京的時候因為家庭的原因還未走上演藝和進步之路,不過曲折的經(jīng)歷和京腔京韻成為她日后踏入演藝之路的關鍵所在,她在北京度過了晚年生活,北京既成為她政治和藝術的最后輝煌之地,也成為她 的身故之地。
[作者簡介]陳清茹,女,漢族,華東師范大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xiàn)代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