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進
技法講解
所謂“言簡意賅”,“簡”反映了量的要求,即說話要盡可能簡潔,不啰唆;“賅”反映了效果方面的標準,即對意思的表達要清楚,使對方能夠輕易接受。換句話說,就是要用簡潔的語言來傳遞盡可能完備的信息,以達到盡可能高的準確度。
怎樣才能做到言簡意賅?以下幾個方面需要同學們把握:
一、緊扣中心,抓住要點。行文過程中,一定要圍繞文章中心寫人記事、抒情議論,不能信馬由韁,想到哪里就寫到哪里。如毛澤東《紀念白求恩》的開頭就用簡單的文字介紹了白求恩同志的生平事跡。白求恩大夫的故事很多,事跡也很感人,但作者緊緊圍繞本段論述的“國際主義精神”這一中心,選擇了他的國籍與身份——加拿大共產(chǎn)黨員,“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目的是“為了幫助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等進行闡述。這樣的材料簡潔明了,以一當十,有助于突出中心。
二、善于概括,巧用成語。寫作時,能用短句盡可能用短句,不隨便重復用詞,不拖泥帶水,否則會使表意模糊、主題不明。可恰當?shù)厥褂贸烧Z,使作文語言生動簡潔,感情色彩鮮明,音調(diào)鏗鏘有力。如《紀念白求恩》一文就運用了近十個成語,感染力極強。作者寫白求恩的精神,用了“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精益求精”等成語,表達了對他的崇敬、懷念之情;寫白求恩的逝世,用了“以身殉職”這一成語,表達了對他勇于獻身的敬佩和不幸犧牲的遺憾;指責有自私自利思想的人時用了“拈輕怕重”“冷冷清清”“漠不關心”“麻木不仁”等成語;批評不安心本職工作的人時用了“見異思遷”這一成語,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所在。這些成語使文章內(nèi)容言簡意賅,加深了讀者的印象。
三、對比排比,增強力量。對比就是將兩個相反、相對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對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說明的一種寫作手法,在極大程度上強化了語言的表現(xiàn)力。如《紀念白求恩》一文在論述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在對工作、對同志、對人民的態(tài)度上的突出表現(xiàn)時,與某些人自私自利的思想和作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而反襯出白求恩精神之可貴,凸顯了學習的必要性。排比是把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關、語氣一致的詞語或句子成串排列的一種修辭手法,以達到加強語勢的效果。如文末用“一個……的人”的排比句,從人格、品質(zhì)、修養(yǎng)、志趣、人生意義五個方面強調(diào)了向白求恩學習的意義,增強了語言的氣勢,給讀者極大的鼓舞。
文題亮相
人生中有很多重要的時刻,會帶給你發(fā)現(xiàn),帶給你遇見,帶給你改變,可能當時你都不以為意,可事后,卻總是讓你能不斷地回憶起那一刻……
請以“? ?的那一刻”為題,寫一篇作文。要求:(1)把題目補充完整;(2)立意自定,角度自選,文體不限,詩歌除外;(3)言簡意賅;(4)不少于500字;(5)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作文展示
難忘的那一刻
王思棋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歷史嗎?”丁老師突然拋出這么一個問題。
“16號同學呢?”丁老師從1號一直叫到15號,大家都一言不發(fā)。
我還在想,新學期的第一節(jié)歷史課,不會連提問都能順延到我吧?這時,同桌推推我,“叫你呢,16號!”
我緩緩站起身,“吱——”那該死的凳子,偏偏在這個時候與地面來了一個“親密接觸”,發(fā)出刺耳的響聲。此刻,我心里像裝了一個抽風的小馬達,上躥下跳,腦中一片混沌,誰來救救我!
“歷史……歷史……”我低著頭,看著課本上那兩個大大的字。這兩個字放在一起,已是渾然大成,還能概括成什么?即使手持放大鏡,我也找不到“歷史”透露的任何信息。
可那該死的自尊不允許我和那15名同學一樣答不出來。倔強的手指摳著桌角明黃色的漆,被摳起的涂層一點點地填充著我的指甲縫,好像這樣,就會有答案來填充我的思想似的。
時間一點點過去了,大家都期待地看著我,真是“度秒如年”啊!如何才能拼湊出讓人滿意的答案,結(jié)束這場讓人畏懼的提問呢?
沉默了大約一分鐘,我終于從牙縫中擠出幾個字:“古今中外的事情?!?/p>
“嗯,概括得不錯,就是有點小瑕疵?!倍±蠋燁D了頓,在黑板上寫下:“歷史——古今中外過去發(fā)生的事情。”
我抬起頭,瞧著被丁老師修改、潤色后的答案,竟無端地生出一種從未有過的自信感。這種感覺流遍全身,使怯懦換成勇氣,讓迷茫變得堅定,把恐懼從心底徹底剔除。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卸下了積壓在心頭的包袱,如釋重負。
此時此刻,令人難忘。
【江蘇東臺市富安鎮(zhèn)富東學?!?/p>
點評
習作主要寫了自己在初中第一節(jié)歷史課回答老師提問的事情。這么小的事件,卻能寫成長長的文章,在于小作者將行文的“鏡頭”放慢了,讓這一刻“度秒如年”。習作通過對心理的細微刻畫,表現(xiàn)出了自己被老師叫到之后那種手足無措、不知該如何回答的怯懦、迷茫和恐懼的心理,再用緩慢站起來、指甲摳桌漆等動作描寫,進一步對當時的狀態(tài)進行烘托、渲染,讓讀者如臨其境,感同身受。
文中大量使用短句句式,語言簡潔,將故事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尤其是結(jié)尾的四字短語,點明主旨,體現(xiàn)了小作者較強的概括能力。
流淚的那一刻
周思穎
每逢周末,吳老師不是布置作文就是日記,這一周,自然也不例外。
好不容易放個假,上午睡個懶覺,補補;下午玩玩手機,歇歇。不知不覺,已到周日晚上,抬頭看看表,都九點半了,怎么辦?靈光一閃,這不有手機嘛,上網(wǎng)搜一篇,完事。
“月亮懶散地窩在天空一角,用自己冷玉色的小手托起一個光團,窺視著人間的真情冷暖……”開頭不錯,再看內(nèi)容,寫流浪狗“毛球”的故事,很能打動人,就它了。
我拿起筆,開始“寫作”。字要寫認真一點,一筆一畫;雖然夜已深,但字數(shù)不能少:流浪狗“毛球”被我養(yǎng)在外面,媽媽發(fā)現(xiàn)后,帶了回來,可它愛吃肉,最終被媽媽丟了,“我”流淚了。這故事真不錯,寫著寫著,那篇作文仿佛就是我的了。
周一,作文上交,心懷忐忑。上課時,老師談作文、談寫字、談字數(shù),哈哈,沒提到我。一周過去,我已漸漸淡忘此事。又到周末,我照舊補覺、刷手機。突然,媽媽跑過來,興奮地說:“吳老師說你作文寫得不錯!”我吃了一驚,忙問哪一篇?!敖惺裁础读鳒I的那一刻》。”我快速搜索,糟了,那是從網(wǎng)上“謄寫”下來的,不知道吳老師知不知道。
突然,媽媽手機響了一聲,一個頭像閃動著,是老吳!“要寫自己真實的故事。”我的腦袋一下子炸開了,隨后吳老師發(fā)來一張截圖,是那篇習作的原文。原以為這事過去了,老吳不可能關注我的作文,可這一刻,看著那張截圖,我的臉火燒般發(fā)燙。媽媽瞪了我一眼,趕緊給老師回信,“吳老師,真不好意思。我會跟她好好溝通的,讓您費心了?!卑l(fā)完,媽媽面無表情地盯著我,讓我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淚水在眼眶里打轉(zhuǎn),一下子涌了出來。
“寫自己真實的故事,最能打動人心。”老吳的頭像又閃起來,“你就可以寫自己‘復制網(wǎng)上作文的這件事,寫出讓自己或難忘或?qū)擂位蛄鳒I的那一刻,這樣的作文肯定最真實。請相信,勇于剖析自己的人,才是最勇敢的!”我鄭重地點點頭。
完成作文后,我發(fā)給了老吳,并在郵件上寫下了一句話:“我知道自己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我會把它作為一面鏡子,時刻提醒自己、反省自己。我要知羞而警醒、知羞而奮進……”
那一刻,我已淚流滿面。
【江蘇東臺市富安鎮(zhèn)富東學?!?/p>
點評
習作從生活視角切入,選擇自己身上發(fā)生的一件真實的事情入文,因為睡懶覺、玩手機,便用抄作文來應付,被老師發(fā)現(xiàn)后,選擇面對,最終勇敢地反省自己、剖析自我。文中多處運用短句來敘述事件,簡明扼要;同時運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增強了習作的表現(xiàn)力,句子整散有致,節(jié)奏感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