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潔
妙文品評
明理悟道,篤行人生
徐欣嵐
孔子有言:“朝聞道,夕死可矣。”作家韓寒則于《后會無期》中言:“我們聽過無數(shù)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倍私詮默F(xiàn)實生活中悟得道理與人生之關系。孰對孰錯?我們還需借《禮記》中的“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求取真經(jīng),悟出真理,指導人生。(開頭引用名人語錄,提出話題,點明觀點,照應標題。)
道理是普遍存在的客觀規(guī)律,其承天地、授萬物之法,能使魚暢游于水,鳥翱翔于天,草木于四季茂密生長。若違背,則萬物將休矣;若順應,則生命薪火相傳??梢?,人生之路自有其理,得真理方能過好人生。為何韓寒提出“道理無用論”呢?其實,不是聽過的道理無用,而是我們看不透這人生。再好的人生道理,都不過是前人或先前的自己總結出來的人生的公式而已。真正走進人生考場,能否通過“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來融會貫通這些大道理,才是能否鑄就人生大樓的“營造法式”。(本段表明人生需要道理的觀點。接著論證道理之所以于人生無用的原因是聞道理的人不知道融會貫通,從而引用《禮記》中的“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作為發(fā)揮道理指導作用的方法。)
道理紛繁擾,我于弱水取一瓢。紛繁的道理充斥于這信息爆炸的時代,從教我們如何吃、如何行到如何哭、如何笑……于這紛繁中慎思之,明辨之,尋找自己唯一的真理,才是過好這一生的方法。道雖繁,但人的一生卻是不可復制的,唯有認識自己、理解自己、感悟本身、沉淀自我、找到初心,才能終得通透人生。是以王陽明擇“毀譽在外,安能避得”之理,于竹林中靜悟思哲;王安石擇“當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之理,于怨謗之中變法圖新;陶淵明擇“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饑凍雖切,違己交病”之理,于農(nóng)家田園里樂安天命。他們都能于紛繁道理中慎思、明辨,選出自己的人生真理,所以他們才能將個人的微光閃耀于星空,過好一生。(本段論證慎思明辨,于繁多道理中找適合自己的真理指導人生。)
慎思明辨,只能描繪美好的人生藍圖,唯有篤行不息,才能實現(xiàn)這人生藍圖?!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從道理變成美麗人生,中間還需實踐來助力。若省去中間的體驗,讓大道理將人生框住,美好的人生藍圖不過是黃粱一夢,與虛度光陰何異?道理是燈塔,也是光束,夜晚于路途中前行,或許會被黑暗侵襲,但正是這黑暗中走路的過程才最動人、最厚重。21歲便雙腿殘疾的史鐵生,先后寫出了短篇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哲理長篇小說《務虛筆記》、散文《我與地壇》等優(yōu)秀作品,分別獲得1983、1984年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及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后來,罹患尿毒癥,他的腎也隨之衰竭,期間他還是完成了《病隙碎筆》。殘缺的身體,寫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苦難的生命,奏響了最睿智明朗的人生樂曲。堅持不停地寫作實踐便是那根指導史鐵生人生全場的指揮棒。(本段以史鐵生的事例論證在選出了合適自己的真理后還要篤行之,論證更完備。)
萬物運轉周而復始,吾生亦步履匆匆不敢休。若能擇適合自己之道理而篤行之,那征途必將變通途,山岳海川作臺階,載你我于天穹,點燃生命微光,點綴時代畫卷星光閃閃。(末端照應首段,再次點題,首尾圓合,結構完整,主題突出。)
【湖北通山縣第一中學】
技法提純
這是一篇層層深入的遞進式議論文。其成功之處主要有以下幾點:
1.思路嚴謹,層次清晰。整篇作文層層遞進。開頭緊扣材料,提出話題,點明觀點,照應標題。第二段解釋道理的含義及其重要作用,表明人生需要道理的觀點。接著論證道理之所以于人生無用的原因是聞道理的人不知道融會貫通,引用《禮記》中的話“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作為發(fā)揮道理指導作用的方法。三四段分別從慎思明辨于繁多道理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真理,并篤行之從而使道理作用于人生這兩方面來論證如何發(fā)揮道理的指導作用。尾端照應首段,再次點題。從“是什么”到“為什么”到“怎么做”,環(huán)環(huán)相扣,從“思”到“行”步步推進,時時刻刻緊扣主題。每一步都不可或缺,每一層都不可顛倒。
2.素材翔實,積累豐富。作文既引用了名著名言,又有豐富的課內課外素材,做到了課堂內外、書本內外相結合,向讀者展示了豐富的素材積累。
3.修辭多樣,文采斐然。作文運用了比喻、引用、排比等修辭手法。用比喻生動說明道理對于人生的指導作用,引出主題:要慎思明辨篤行。尤其是第三段通過排比枚舉名人事例論證慎思明辨擇取合適道理對指導人生的重要作用。
課后練兵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故鄉(xiāng),又稱家鄉(xiāng),指出生或長期居住過的地方;故鄉(xiāng),又稱故園,蘊蓄著豐富的文化元素和人文情懷。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杜甫“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岑參“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溫庭筠“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等詩句,所寄情懷,厚重而動人。
外出求學的你,思念過故鄉(xiāng)嗎?你心中留存或期望的故鄉(xiāng)又是怎樣的呢?
要求:選準立意,確定角度,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出現(xiàn)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導引
這道作文題審題障礙并不大,但閱讀材料時亦不可粗疏,應該讀明白作文的“規(guī)定”與“開放”之處。
1.規(guī)定了“作者”與題材“范圍”。一篇文章,往往會預設讀者,同時也隱含著作者身份,不同身份的作者,寫相同文題的作文,區(qū)別是很明顯的。本文題規(guī)定了作者的身份是“外出求學的你”;題材范圍限定為關于“故鄉(xiāng)的思緒”或“故鄉(xiāng)的模樣”。
2.文題給足了開放的空間。關于“故鄉(xiāng)的思緒”或“故鄉(xiāng)的模樣”,這樣的“范圍”同學們大有自由發(fā)揮的余地。寫關于“故鄉(xiāng)的思緒”怎么寫也不容易走偏;但是千萬注意,寫“故鄉(xiāng)的模樣”一定要注意是“心中的”故鄉(xiāng),還是記憶中或理想中的故鄉(xiāng),假如出現(xiàn)大段的“而今美麗的故鄉(xiāng)”,就是跑題。
3.明確文體。本文題非常容易寫成文體不明的“四不像”,不假深思熟慮,落筆很容易寫成一篇記敘、議論參半的,堆砌文字的作文。擅長抒情的,就抒發(fā)對故鄉(xiāng)的綿綿思念之情。故鄉(xiāng),你而今已經(jīng)遠離,但那里有你留戀的,亦有你遺憾的,不妨細加回憶,篩選出那些讓你留戀、使你遺憾的,巧妙整合,以“線”串珠,寫成娓娓道來的敘事散文。意氣風發(fā)、雄心勃勃,立志學成之后回歸家鄉(xiāng),大展宏圖的,不妨展開你豐富的想象,鋪陳排比,揮灑一篇展示“故鄉(xiāng)藍圖”的作文,或針對家鄉(xiāng)弊端,針對問題立足現(xiàn)實,有理有據(jù)開出“理想家鄉(xiāng)”的良方。
【周政昌/供稿】
(同學們,請將你的作文投寄給我們。地址:山西省太原市第232號郵政信箱;郵箱:gzb1zwzk@163.com。我們將擇優(yōu)刊登,快來投稿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