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詩雨
正所謂“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世界上的能人能事太多,我們總會遇到強大的“對手”,正如亞歷山大大帝有一個經(jīng)常打勝仗的父王,宋人面對著唐詩這座文化高峰一樣。那么問題來了,當我們遇到強者時,該采取怎樣的姿態(tài)與心態(tài)呢?
遇到強者,我們應懷揣一顆敬佩的心。所謂敬佩,就是真正看到對方的優(yōu)點,看到對方的強大。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找到努力的方向。亞歷山大大帝“生怕天下都被他父親征服了”,說明他真正看到了父王征戰(zhàn)的厲害;宋人認識到了唐詩的登峰造極,才會真正把它當作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去珍惜。這告訴我們,敬佩強者是成為強者的第一步?,F(xiàn)實生活中,許多人面對強者不是敬佩,而是羨慕嫉妒恨,就像白雪公主的后母那樣,不是想著努力讓自己變美,而是想發(fā)設法除掉比自己美的人。這種做法害人害己,萬萬不可取。
遇到強者,我們應懷揣一顆進取的心。所謂進取,就是不因對方是強者而習慣性依賴或畏葸不前,而是以強者為榜樣,積極奮進。在父王的赫赫戰(zhàn)功面前,亞歷山大大帝不是坐享其成,而是擔心自己沒有用武之地,說明他有強烈的進取心。正是這份進取心最終讓他統(tǒng)一希臘,橫掃中東,占領埃及,吞并波斯,建立了當時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聲名完全蓋過他的父親。反觀現(xiàn)在許多的“富二代”習慣“啃老”,不就是缺少進取心的表現(xiàn)嗎?許多人在強大的對手面前“不戰(zhàn)而屈”,主動認輸,不也是缺少進取心的表現(xiàn)嗎?請記住,無論對方多么強,我們都應懷揣一顆進取心。
遇到強者,我們應懷揣一顆智慧的心。所謂智慧,是指能將自己和強者進行對比,審時度勢,揚長避短。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獲得成功。宋人在唐詩盛極之時,將創(chuàng)作的激情傾注于詞壇,最終讓宋詞與唐詩“雙峰并立”,這便是審時度勢、揚長避短的結果。如果宋人在詩壇死磕,最終可能也成就不了宋詞的繁華。真正的強者都懷揣著一顆智慧的心,懂得避讓,懂得變通。
敬佩強者,讓我們有了努力的方向;積極進取,讓我們迎難而上;智慧應對,讓我們取得最后的成功。只有正確面對強者,才能成就強大的自我。
【湖北黃梅一中】
點評
開篇引用俗語,以問句切入話題,引人深思。主題部分設置三個分論點“遇到強者,我們應懷揣一顆敬佩的心”“遇到強者,我們應懷揣一顆進取的心”“遇到強者,我們應懷揣一顆智慧的心”,正面解答疑問,闡述論點。論述過程中,首先闡釋關鍵字詞,鎖定論證目標;然后運用舉例論證、對比論證、假設論證等多種論證方法進行論述;最后小結收束,形成論證閉環(huán)。結尾部分指明敬佩心、進取心、智慧心之于成長的意義,順勢提出中心論點,回應開篇。全文結構明晰,語言簡練,論證有力,是一篇優(yōu)秀的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