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思瀚
前不久,舅舅送給我一只黃色的角蛙,你瞧它那憨憨的樣子——身形矮胖,蹲在那里像一個大大的黃色西藍花,全身的皮膚上還布滿了細小的凸出的疣粒。雖然它不漂亮,但我很喜歡。平時都是爸爸給它喂食,今天爸爸讓我也學著喂。“這么簡單的事還用學嗎?”我心里默默地想著。
我把蛙食丟到角蛙身邊,就跑出去玩了。過了一會兒我回來看角蛙,發(fā)現(xiàn)它身邊的蛙食絲毫未動。這可把我急壞了。
我去請教爸爸。爸爸笑了笑,告訴我:角蛙的眼睛結(jié)構(gòu)獨特,看不到靜止的東西,只能看清附近活動的物體。聽完爸爸的話,我思考起來:既然它看不到靜止的東西,那讓食物動起來不就行了嗎?于是,我用鑷子夾住蛙食在它眼前晃動起來,不一會兒,角蛙張開大嘴把食物用舌頭卷進嘴中。看到它吃東西,我開心極了,因為我通過自己的思考學會了喂角蛙。
生活中有很多看似簡單的事情,其實都不那么簡單。只有掌握了相關(guān)知識,才能學有所思,學有所用。
老師小評
習作描寫了喂角蛙這件小事,可以看出小作者具有認真思考,動腦解決問題的好品質(zhì),真正做到了“事事洞明皆學問”。習作語言平實,對角蛙的外形描寫細致入微,運用了比喻的修辭,字里行間透露出小作者善于觀察的能力。
【作者系河北青縣實驗小學三·10班學生,指導(dǎo)并置評:張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