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仙忠
閩清縣總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福建福州 350801
原發(fā)性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均是我國高發(fā)的慢性疾病,臨床統(tǒng)計顯示,約50%的高血壓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1]。當兩病合并出現時,可明顯加重對機體大小血管的損傷,增加心腦血管并發(fā)癥風險,并提高對腎功能的損傷,嚴重威脅患者健康。臨床統(tǒng)計還顯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心腦血管事件發(fā)生率明顯升高,且病死率是單純高血壓病患者的7倍[2]。因此,如何有效控制血壓及血糖,降低兩病對全身大小血管的損傷,是臨床治療的關鍵。目前,臨床對兩病仍缺乏特效治療手段,一經確診需要終身用藥治療,且需嚴格控制飲食,改善行為方式,密切監(jiān)測血壓及血糖。硝苯地平是臨床常用降壓藥,屬于鈣離子拮抗劑[3]。二甲雙胍是治療糖尿病首選藥,屬雙胍類降糖藥物,利拉魯肽屬于胰高血糖素樣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受體激動劑[4]。本研究選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在閩清縣總醫(yī)院治療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進一步分析硝苯地平聯(lián)合利拉魯肽治療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療效及血糖水平?,F報道如下。
選取于本院治療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40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過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患者及其家屬同意本研究。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5]及《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6]中標準;②無嚴重高血壓及糖尿病并發(fā)癥;③血壓在140/90~180/110 mmHg;④治療依從性良好。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高血壓或糖尿病并發(fā)癥;②嚴重肝腎功能障礙;③惡性高血壓、嚴重心律失常以及其他嚴重心腦血管疾病;④精神或認知異常;⑤對本研究藥物過敏。
兩組均嚴格實施糖尿病飲食,制訂個體化食譜,重視日常血糖監(jiān)測,餐后1 h進行中度有氧運動,嚴禁煙酒。兩組均使用硝苯地平緩釋片(國藥準字H10920005;規(guī)格:10 mg×50片)治療,20 mg/次,1次/d。對照組使用二甲雙胍治療(國藥準字H52020296;規(guī)格:0.25 g×60片),初始劑量為0.25 g/次,2次/d,結合治療效果逐漸提高用藥劑量,最多不得超過1.5 g/d,于餐后服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使用利拉魯肽治療(國藥準字J20160037;規(guī)格:3 mL:18 mg×1支),0.6 mg/支,1次/d,用藥7 d后,根據患者耐藥性對藥物劑量進行增減,最多不得高于1.8 mg/d。兩組均連續(xù)治療3個月。
①用美敦力CGMS血糖儀測定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PG)。②抽取空腹外周靜脈血3 mL,用全自動生化儀測定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血肌酐(blood urea nitrogen,Scr);收集24 h尿液,測定尿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jection rate, UAER)、24 h尿白定量。③統(tǒng)計有無惡心嘔吐、頭暈、面色潮紅、低血糖等不良反應。④治療效果評價標準:顯效:患者相關臨床癥狀消失,血糖水平控制于正常范圍內,或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較治療前下降幅度>20%;有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減輕,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治療前相比下降幅度為10%~20%;無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未見明顯改善,且血糖水平未達標[7]??傆行?(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7]。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據,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用()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和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5.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FPG、2 hPG、BUN、Scr、UAER、24 h尿白定量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及腎功能指標比較()
組別觀察組(n=40)對照組(n=40)t值P值FPG(mmo/L)治療前9.72±1.83 9.64±1.75 0.200 0.842治療后6.21±1.04 7.48±1.27 4.893<0.001 2 hPG(mmo/L)治療前13.12±2.53 12.94±2.61 0.313 0.755治療后9.23±1.24 10.97±1.53 5.588<0.001 BUN(mmo/L)治療前6.82±0.56 6.73±0.62 0.681 0.498治療后5.78±0.52 7.09±0.73 9.244<0.001 Scr(μmo/L)治療前97.34±9.29 97.68±9.46 0.162 0.872治療后80.24±7.17 92.65±8.24 7.186<0.001 UAER(μg/min)治療前142.76±17.43 143.18±18.02 0.106 0.916治療后121.84±13.57 151.94±17.67 8.545<0.001 24 h尿白定量(g/L)治療前1.49±0.42 1.46±0.43 0.316 0.753治療后1.07±0.40 1.53±0.51 4.489<0.001
兩組惡心嘔吐、頭暈、面色潮紅、低血糖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時,兩病互為影響,可加重對全身大小血管的損傷,增加心腦血管疾病、腎功能損傷等風險。臨床研究證實,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心腦血管疾病、腎病等發(fā)病率明顯升高[8]。因此,臨床十分重視血壓及血糖的控制,力求增強對心、腦、腎等重要臟器血管的保護。
硝苯地平為常用的鈣通道阻滯劑,通過抑制鈣離子流入動脈血管平滑肌細胞及心肌細胞,達到擴張全身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以及擴張心血管的目的,從而明顯降低末梢動脈壓力及心血管阻力,顯著降低血壓,達到控制血壓和保護心功能的目的[9]。同時,通過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延緩動脈粥樣硬化進程,提高對心肌的供血供氧,減少心肌無氧酵解,改善心肌能量代謝,有助于抑制心肌纖維化和心室肥厚,緩解心臟結構及功能的損傷[10]。此外,還可擴張腎小球動脈,增加腎血流量,發(fā)揮腎保護作用[11]。
二甲雙胍是治療糖尿病首選藥,屬雙胍類降糖藥物[12],可以增加外周組織細胞與骨骼肌對葡萄糖利用攝取率,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對肝糖產生起到抑制作用,有效達到降糖效果,尤其適用于伴有肥胖的非胰島素依賴型患者。但其也具有一定缺點,如口服給藥方式降低了藥物吸收利用率,并且用藥劑量與不良反應存在依賴性[13],因此需嚴格控制用藥量。目前臨床治療相關疾病倡導聯(lián)合用藥,利拉魯肽屬于GLP-1受體激動劑,采用皮下注射,用藥后通過葡萄糖濃度依賴對胰島素分泌起到刺激作用,對胰高血糖素分泌起抑制作用,同時還可以改善左心室局部功能[14],對心功能起到保護和調節(jié)作用,延長胃排空時間,與二甲雙胍聯(lián)合應用效果更佳,增強調節(jié)血糖血脂和心功能的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在臨床療效、血糖及腎功能指標方面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而不良反應比較兩組相近(P>0.05)。證實了兩藥并用對控制血糖、血壓的優(yōu)越性,有助于提高臨床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療效,能更好地保護心、腦、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且安全性較好,不會引發(fā)明顯不良反應,大多數患者均可良好耐受。
綜上所述,硝苯地平聯(lián)合利拉魯肽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療效確切,對血糖的控制效果好,還可發(fā)揮腎保護作用,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