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書勤,馬智慧,葉曉燕
南平同道仁愛醫(yī)院婦產(chǎn)科,福建南平 353000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的常見并發(fā)癥之一。在妊娠中晚期,胰島素敏感度下降,機體糖代謝會隨之出現(xiàn)異常,為了維持糖代謝的異常,胰島素含量也要隨之增加[1]。部分孕婦胰島素分泌較少,妊娠期代償無法正常進行,血糖便會升高,導致糖尿病的加重或患上妊娠期糖尿病[2]。對于妊娠期糖尿病,臨床需要及時進行治療,否則將會引發(fā)早產(chǎn)、巨大兒等不良結局,嚴重情況下甚至可危及母嬰生命安全[3]。胰島素因其高安全性而成為妊娠期糖尿病的常用藥物,但單用胰島素存在成本高、用量過高易引發(fā)低血糖等問題,且部分患者存在胰島素抵抗,其降糖效果不甚理想,因此臨床需要聯(lián)用安全且療效顯著的降糖藥來提高降糖效果,進而改善不良結局[4]。本文回顧性分析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期間在南平同道仁愛醫(yī)院接受治療的6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臨床資料,試評價二甲雙胍的療效與安全性并分析對患者血糖、胰島素功能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本院接受治療的6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臨床資料,按照入院順序,將先入院的35例患者設為對照組,后入院的30例患者設為研究組。對照組年齡26~40歲,平均(33.37±1.83)歲;孕周31~41周,平均(36.73±2.11)周。研究組年齡25~41歲,平均(33.64±1.56)歲;孕周32~40周,平均(36.59±2.53)周。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與《2021年妊娠期糖尿病相關診療指南解讀》[5]中妊娠期糖尿病的判斷標準一致:妊娠第24~26周糖尿病篩查顯示空腹血糖值≥5.3 mmol/L、餐后1 h血糖值≥10 mmol/L、餐后2 h血糖≥8.5 mmol/L;均處于妊娠期間;用藥前后均未攝入影響血糖水平的食物;對二甲雙胍、胰島素等藥物無過敏史;未采取其他降糖治療;資料全面。
排除標準:患有惡性腫瘤;患有血液病變、代謝性疾病、內(nèi)分泌疾病,對研究結果存在干擾性;患有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肝、腎功能異常;精神病患者;依從性較差。
對照組使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島素注射液(預混30R)(諾和靈30R)(國藥準字J20100088;規(guī)格:每支3 mL∶300 U):早餐和晚餐前30 min分別皮下注射1次,初始劑量為0.3 U/kg,比例為2∶1。后續(xù)可根據(jù)患者血糖水平進行相應調(diào)整,直至患者血糖恢復至理想水平,繼續(xù)維持該用量,直至胎兒娩出。
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鹽酸二甲雙胍片(國藥準字H11021518;規(guī)格:500 mg/片):餐后口服,3次/d,1片/次,直至胎兒娩出。
對比兩組的不良妊娠結局(早產(chǎn)、產(chǎn)后出血、巨大兒、新生兒窒息、新生兒黃疸)發(fā)生率、不良反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發(fā)生率以及治療前后的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血糖指標和胰島素功能指數(shù)。采集患者5 mL空腹外周靜脈血,以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值、同型半胱氨酸,以放射免疫法測定胱抑素C、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和胰島素分泌指數(shù)[6]。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用()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和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的不良結局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良結局發(fā)生率比較
干預前,兩組的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值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血糖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血糖指標比較()
注:*為同組內(nèi)干預前后的數(shù)值對比。
組別研究組(n=30)對照組(n=35)t值P值干預后(5.09±0.37)*(6.48±0.71)*9.651<0.001餐后2 h血糖(mmol/L)干預前11.65±1.52 11.51±1.73 0.344 0.732干預后(6.58±0.51)*(8.01±1.09)*6.589<0.001糖化血紅蛋白(%)干預前7.91±1.07 7.95±1.09 0.149 0.882干預后(6.07±0.41)*(6.89±0.75)*5.340<0.001空腹血糖(mmol/L)干預前9.45±1.02 9.52±1.13 0.260 0.795
干預前,兩組的胰島素分泌指數(shù)、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的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比對照組低,胰島素分泌指數(shù)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胰島素功能指標比較()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胰島素功能指標比較()
注:*為同組內(nèi)干預前后的數(shù)值對比。
組別研究組(n=30)對照組(n=35)t值P值干預后(2.85±0.24)*(4.25±0.77)*9.559<0.001胰島素分泌指數(shù)干預前5.87±0.79 5.84±0.72 0.160 0.873干預后(10.59±2.24)*(8.16±1.56)*5.131<0.001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干預前5.07±1.39 5.11±1.41 0.115 0.909
干預前,兩組的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的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比較()
表4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比較()
注:*為同組內(nèi)干預前后的數(shù)值對比。
組別研究組(n=30)對照組(n=35)t值P值干預后(7.91±1.22)*(10.23±2.01)*5.508<0.001胱抑素C(mg/L)干預前1.45±0.42 1.57±0.48 1.064 0.291干預后(0.56±0.13)*(0.91±0.23)*7.380<0.001同型半胱氨酸(μmol/L)干預前15.79±4.91 15.83±4.87 0.033 0.974
兩組均無明顯不良反應發(fā)生,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為0。
進入妊娠期后,孕產(chǎn)婦胎盤激素加量分泌,體質(zhì)量升高,使得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導致糖耐量出現(xiàn)異常。機體為了確保血糖水平的正常,會對胰島素產(chǎn)生極大的需求,一旦孕婦胰島β細胞受損,便會出現(xiàn)胰島素分泌不足的情況,進而導致妊娠期糖尿病的發(fā)生[7]。妊娠期糖尿病會影響孕產(chǎn)婦的心血管系統(tǒng),使血液流變學等多個方面出現(xiàn)異常,臨床需要及時進行合理干預,否則血糖持續(xù)升高,會使孕產(chǎn)婦發(fā)生不良結局的風險顯著升高[8]。
對于妊娠期糖尿病,臨床主要是通過胰島素進行治療,其因不經(jīng)胎盤而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以不影響胎兒、有效降糖為前提,胰島素可謂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最佳選擇[9]。但需要注意的是,胰島素雖然可以提高機體對葡萄糖的攝取率與利用率,使機體中糖原分解過程被阻斷,從而達到降糖目的,但單用胰島素無法在所有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產(chǎn)婦中取得理想效果,一方面是胰島素價格較高,會給孕產(chǎn)婦帶來一定的經(jīng)濟負擔,因此治療依從性得不到保證;一方面胰島素對用量要求較為嚴格,若用量不足容易出現(xiàn)降糖效果欠佳的情況,若用量過大又容易導致血糖過低;此外,一些人對胰島素存在抵抗性,單用胰島素容易出現(xiàn)降糖效果不理想的問題[10-12]。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降糖效果,臨床需要為患者聯(lián)用一種既能有效降糖,又不會引發(fā)嚴重不良反應、對胎兒造成傷害的降糖藥,而二甲雙胍正是較好的選擇,其可以減少肝糖的生成,提高機體對胰島素的攝取率與利用率,提升胰島素敏感性,將其與胰島素聯(lián)用可以協(xié)同發(fā)揮出更強的降糖效果,彌補單用胰島素存在的不足[13-14]。本文結果顯示,研究組的不良結局發(fā)生率(6.67%)低于對照組(34.29%),兩組均未發(fā)生明顯不良反應(P>0.05),干預后研究組的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空腹血糖低于對照組,胰島素分泌指數(shù)高于對照組(P<0.05),正是因為在胰島素基礎上加用二甲雙胍可以對妊娠期糖尿病產(chǎn)生非常顯著的療效和安全性。此外,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均可用于判斷妊娠結局,其中胱抑素C的高低和機體炎癥水平有密切聯(lián)系,其水平升高會導致機體炎癥反應加重,增加對血管的損害,同時其還會對同型半胱氨酸的分解酶產(chǎn)生抑制作用,使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若是同型半胱氨酸始終處于較高水平,便會導致產(chǎn)婦排尿增加。葉酸及維生素B流食,從而使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導致血糖升高,最終引發(fā)不良結局[15-17]。而從結果可知,研究組的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低于對照組(P<0.05),側面反映二甲雙胍與胰島素的聯(lián)用可以直接降低血糖,間接改善產(chǎn)婦妊娠結局。對比舒?zhèn)ト篬18]研究中觀察組低于對照組的不良結局發(fā)生率,干預后的觀察組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空腹血糖優(yōu)于對照組(P<0.05),與本文趨勢一致。
綜上所述,臨床應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聯(lián)用胰島素和二甲雙胍,以更加安全、有效地控制血糖,提高胰島素功能,減輕炎癥反應,改善不良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