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梅,高勇,任小燕,衛(wèi)惠,王力群,孫子君
張家港市第三人民醫(yī)院腎內(nèi)科,江蘇張家港 215600
糖尿病腎病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腎臟慢性損傷的一種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通常發(fā)生在糖尿病患者多年的持續(xù)高血糖狀態(tài)下[1]。相關資料顯示,糖尿病患者中有約30%~40%會發(fā)展為糖尿病腎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2]。臨床對于糖尿病腎病患者常用的治療方式為藥物治療,通過藥物來減輕癥狀、降低血糖,控制疾病進展。胰島素是糖尿病患者的常用藥,具有促進葡萄糖進入細胞,從而降低血糖水平的作用[3]。但是胰島素的長期使用會有部分患者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甚至出現(xiàn)胰島素抵抗的情況,影響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利拉魯肽是一種胰高血糖素樣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受體激動劑,具有促進胰島素的釋放,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的作用,同時利拉魯肽具有抗炎、抗纖維化以及降低血壓的作用,可以減少炎癥反應和纖維化程度,從而減輕腎臟負擔,改善腎功能[4]。本研究選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張家港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收治的糖尿病腎病患者70例,對利拉魯肽聯(lián)合尿毒清對糖尿病腎病患者血糖水平及腎功能的影響進行探究,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腎病患者70例,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分組,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通過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入組患者及家屬對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納入標準:糖尿病腎病的診斷符合《糖尿病腎病多學科診治與管理專家共識》[5]中的相關標準;患者隨機血糖水平在11.1 mmol/L以上。
排除標準:合并其他糖尿病并發(fā)癥如酮癥酸中毒、視網(wǎng)膜病變等者;合并泌尿系統(tǒng)感染者;精神障礙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對照組患者使用尿毒清+二甲雙胍治療:口服尿毒清(國藥準字Z20073256;規(guī)格:5 g),4次/d,5 g/次,用藥間隔6 h/次;鹽酸二甲雙胍片(國藥準字H21022377;規(guī)格:0.25 g)口服,0.5 g/次,3次/d,連續(xù)使用14 d為1個療程。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使用利拉魯肽:二甲雙胍、尿毒清的使用方法和劑量與對照組相同,利拉魯肽注射液[國藥準字S20233110;規(guī)格:3 mL:18 mg(筆芯)]皮下注射,注射時間為午餐前,初次使用劑量為0.6 mg/次,1次/d,使用1周后調(diào)整劑量為1.2 mg/次,連續(xù)治療14 d為1個療程。
血糖水平:治療前后抽取患者靜脈血,檢測空腹、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正常值為3.9~6.1 mmol/L、餐后2 h血糖(2 hours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PG)正常值為<7.8 mmol/L,糖化血紅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正常值為4%~6%。
腎功能水平;治療前后分別抽取患者靜脈血,經(jīng)實驗室測定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24 h尿蛋白、腎小球濾過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以及尿素氮(usea nitrogen, BUN)水平,Scr正常值為男53~106 μmoL/L,女44~97 μmmoL/L、24 h尿蛋白正常值為<150 mg、e-GFR正常值為80~120 mL/min、BUN正常值為3.2~7.1 mmol/L。
不良反應:對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發(fā)生的惡心、嘔吐、頭暈以及低血糖等不良反應進行觀察記錄。
應用SPSS 24.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和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血糖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FPG、2 hPG、HbA1c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糖水平對比()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5。
組別對照組(n=35)觀察組(n=35)t值P值治療后(5.93±1.19)*(5.05±1.17)*3.120 0.003 FPG(mmol/L)治療前9.07±2.54 9.05±2.52 0.033 0.974治療后(6.37±1.41)*(5.54±1.35)*2.515 0.014 2 hPG(mmol/L)治療前17.84±2.74 17.91±2.79 0.106 0.916治療后(7.61±1.21)*(6.83±1.23)*2.674 0.009 HbA1c(%)治療前9.36±2.81 9.45±2.85 0.133 0.895
治療前,兩組腎功能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BUN、Scr、24 h尿蛋白水平下降,e-GFR水平上升,且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腎功能水平對比()
表3 兩組患者腎功能水平對比()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5。
組別對照組(n=35)觀察組(n=35)t值P值治療后(80.01±13.14)*(93.14±13.22)*4.167<0.001 BUN(mmol/L)治療前12.28±3.06 12.31±3.03 0.041 0.967治療后(8.39±1.29)*(6.25±1.31)*6.886<0.001 Scr(μmol/L)治療前195.31±21.62 196.44±21.54 0.219 0.827治療后(120.56±18.69)*(109.36±18.11)*2.546 0.013 24 h尿蛋白(mL/min)治療前178.01±20.24 179.98±20.36 0.406 0.686治療后(149.62±15.42)*(105.14±11.36)*13.43<0.001 e-GFR(mL/min)治療前63.04±12.61 62.95±12.54 0.030 0.976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4.29%,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8.57%,兩組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對比
血糖升高導致腎小球濾過功能的損害,進而引起腎小球基底膜增厚和腎小球硬化[6]?;颊咴诎l(fā)病初期不會出現(xiàn)明顯的臨床癥狀,隨著疾病的發(fā)展,會出現(xiàn)尿量增加、尿頻等情況,需要進行及時治療,防止慢性腎衰竭的發(fā)生,威脅患者生命[7]。尿毒清是一種中藥制劑,其中以黃芪、茯苓、白芍、等為主要成分,具抗炎、抗氧化、延緩腎小球硬化進程,緩解患者病情的作用,能改善蛋白尿,保護腎功能[8]。二甲雙胍是糖尿病患者的常用藥物,具有調(diào)節(jié)血糖作用,但是單一使用效果不顯著,影響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7]。利拉魯肽是一種GLP-1受體激動劑類藥物,與GLP-1受體結(jié)合,模擬GLP-1的作用,不僅能激活胰島細胞內(nèi)的信號傳導途徑,降低血糖還能減輕腎小球濾過功能的損害、減輕腎小管損傷,改善腎功能[9]。
本次研究顯示,治療后,兩組血糖水平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利拉魯肽的使用能促進患者血糖水平的下降。分析原因,利拉魯肽能增加胰島素分泌,延緩胃腸道排空,降低血糖水平。由于糖尿病腎病患者常伴有胰島素抵抗的情況,利拉魯肽的應用可以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促進胰島素的作用,從而幫助降低血糖水平[10]。
本次研究顯示,治療后,兩組血清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水平下降,腎小球濾過率提升,且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尿毒清可以清除自由基以及抗氧化,與大黃同時使用可提高腎血流改善效果,保護細胞膜,進而提高腎小球濾過率[11]。拉魯肽還能通過多種機制減輕糖尿病腎病的進展,包括減輕腎小球濾過功能的損害、減輕腎小管損傷、減少蛋白尿的程度、抑制炎癥反應等,這有助于延緩腎病的進展和保護腎功能[12]。二者聯(lián)合使用產(chǎn)生協(xié)同作用,提升治療效果,有效減輕患者腎功能的損傷。
在本次研究中,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利拉魯肽的使用不會增加患者臨床不良反應,具有較高的用藥安全性,推薦臨床使用。
綜上所述,利拉魯肽聯(lián)合尿毒清應用于糖尿病腎病患者的治療中,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腎功能,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藥物使用的安全性能得到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