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茜 張 慧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天津中心,天津 300304)
智能終端的屏幕尺寸不夠大是用戶使用痛點,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研發(fā)人員將研究重點放在了擴大屏幕尺寸和屏占比上[1]。隨著屏幕尺寸的增大,智能終端的體積也隨之不斷增大,對于移動終端而言,體積過大又為用戶帶來了攜帶不便和不利于單手操作等問題,且隨著全面屏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屏占比已接近極限,無法通過擴大屏占比滿足用戶對大屏幕的需求。隨著柔性屏技術的不斷成熟[2],借助柔性屏良好的柔韌性、重量輕、外形輕薄等優(yōu)勢,曲面屏和折疊屏智能終端產品相繼問世,尤其是折疊屏手機的出現,打破了傳統(tǒng)手機的固有形態(tài),折疊屏手機能夠同時滿足用戶對屏幕尺寸、便攜性和單手操作的多重需求,為用戶提供了不同屏幕尺寸和形態(tài)的個性化選擇。
2018 年柔宇發(fā)布Flex Pai 折疊屏手機,2019 年進入折疊屏手機爆發(fā)元年[3],眾多手機品牌商如三星、華為、摩托羅拉、小米、OPPO、LG、諾基亞、榮耀等在2019 年之后相繼發(fā)布了各自的折疊屏手機。柔性屏和折疊結構等硬件結構是折疊屏手機技術的基礎,早期的折疊屏手機專利布局集中在硬件方面,折疊方式主要分為內折疊、外折疊和雙折疊等,如小米的雙折疊屏、三星的Galaxy Fold 的內折疊屏、華為Mate X 的外折疊屏等。雖然蘋果的折疊屏手機發(fā)布落后一步,但其在折疊屏手機領域早已進行了專利布局。柔性屏和折疊結構等硬件結構是折疊屏手機技術的基礎[4],為了與折疊屏硬件結構相適配,折疊屏用戶界面技術也隨之改進。為了提升用戶體驗,各手機品牌商在創(chuàng)新人機交互方式上也投入了越來越多的精力[5]。本研究針對基于折疊屏智能終端的人機交互技術進行了專利分析。
基于折疊屏智能終端的交互技術的全球專利申請截至2023 年4 月22 日,共754 件。近20 年該領域全球專利申請數量變化情況如圖1 所示,申請量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2004—2006 年基于折疊屏的交互技術領域的發(fā)展處于萌芽期,相關專利申請數量較少,專利申請量與折疊屏硬件技術發(fā)展不成熟的情況相符。2017 年開始基于折疊屏的交互技術進入快速發(fā)展階段,2019 年專利申請量高達233 件,是2017 年的五倍多,其主要原因是隨著折疊屏智能終端的產品形式的豐富和技術的成熟,尤其是折疊屏手機的快速發(fā)展,各大手機制造商在折疊屏手機領域投入了大量的研究精力,相繼發(fā)布了各自的折疊屏手機,而應用于折疊屏手機上的交互技術也越來越受到研發(fā)人員的重視,相關專利申請量也隨之增多,專利申請的數量與折疊屏手機的發(fā)展趨勢相符。雖然2020 年基于折疊屏的交互技術的申請量有所回落,但各大手機制造商對待折疊屏手機的熱情仍未減退,后續(xù)相關的專利申請量會維持在一個高位。2021—2023 年的申請量顯著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專利申請尚未被公開。
圖1 全球專利申請量逐年趨勢
全球專利申請國家∕地區(qū)分布如圖2所示,可以看出,中國申請人專利申請量遠超其他國家∕地區(qū)的申請量,約占全球申請量的91.9%,其次是日本,緊隨日本之后的是韓國和美國,排在前幾位的中國、日本、韓國、美國占據了申請量的98.8%。雖然日本、美國、韓國在該領域起步相對較早,但是隨著中國智能終端制造企業(yè)如華為、OPPO、維沃、小米、聯想等企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依托于這些企業(yè)在圖形用戶界面人機交互領域的技術積累,中國在該領域的申請量突飛猛進,快速超越其他國家∕地區(qū),在基于折疊屏智能終端的交互技術領域占據絕對優(yōu)勢。
圖2 全球專利申請國家∕地區(qū)分布(單位:件)
全球重點專利申請國家∕地區(qū)的專利申請量逐年趨勢如圖3 所示??梢钥闯觯袊暾埲藢D形用戶界面人機交互領域的技術十分重視,在折疊屏手機形態(tài)出現時,中國申請人迅速在折疊屏手機上開發(fā)與之相適配的圖形用戶界面人機交互技術,以滿足提升用戶使用體驗的需求。在智能終端領域,人機交互技術的創(chuàng)新比硬件的創(chuàng)新相對容易,依托在直板手機上積累的大量圖形用戶界面人機交互技術的積累,中國申請人在短時間內迅速在折疊屏智能終端的交互技術領域進行專利布局,自2016年開始,相關的專利申請呈爆發(fā)式增長。
圖3 全球重點專利申請國家∕地區(qū)的專利申請量逐年趨勢
折疊屏智能終端的圖形用戶界面人機交互技術領域的全球重要申請人申請量排名情況如圖4所示,排名前10的申請人分別是華為、維沃、OPPO、小米、格力、榮耀、聯想、網易、京東方、努比亞,全部為中國申請人,從申請人分布方面也反映了中國在該領域的研發(fā)投入和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這些申請人中,華為、維沃、OPPO、小米、格力、榮耀、聯想、努比亞是智能終端設備制造商,網易是互聯網公司,京東方是智能終端的供應鏈廠商,上述申請人均是與折疊屏智能終端的緊密聯系的相關企業(yè),由此可見多個行業(yè)均對折疊屏智能終端的人機交互技術感興趣,在該領域的技術創(chuàng)新積極性較高。國外申請人對折疊屏智能終端的人機交互技術領域的研發(fā)投入相對較少,其研發(fā)重點更多地投入到了折疊屏智能終端硬件方面的研發(fā),如鉸鏈、柔性屏等。
圖4 全球重要申請人申請量排名
折疊屏智能終端的人機交互技術領域的在非中國地域內的重要申請人申請量排名情況如圖5 所示,排名前10的申請人分別是華為、OPPO、小米、維沃、京東方、三星、AROVIA、榮耀、JVCKENWOOD、聯想,中國申請人占據了七席,上述中國申請人全部為智能終端制造商和供應鏈廠商。綜合考慮全球重要申請人排名和國外地域的重要申請人排名情況可知,中國申請人不但重視在中國區(qū)域內的專利布局,也十分重視在國外地區(qū)的專利布局,為折疊屏智能終端在國外市場的銷售做好專利技術支持。
圖5 全球重要申請人申請量排名
三星作為同時擁有智能終端生產線和零部件生產線的集團企業(yè),其研發(fā)能力在該領域名列前茅,其折疊屏智能終端圖形用戶界面人機交互技術的專利申請量在國外申請人中排名第一位。可見三星對該領域的專利布局是比較重視的。
本研究主要對折疊屏智能終端人機交互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趨勢、專利申請國家∕地區(qū)、全球和國外地域重要申請人等方面進行了分析。隨著折疊屏智能終端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行業(yè)企業(yè)開始重視相關終端的圖形用戶界面人機交互技術的研發(fā),尤其是中國企業(yè),越來越多行業(yè)企業(yè)在該領域參與研發(fā),中國企業(yè)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大量的專利布局。
雖然折疊屏終端技術發(fā)展越來越成熟,但目前折疊屏手機的良品率有待提高,受良品率的影響,折疊屏手機高昂的價格是制約其銷售的重要因素,其銷售量仍遠低于直板手機。中國企業(yè)在發(fā)展折疊屏智能終端圖形用戶界面人機交互技術的同時,也需要不斷增加對折疊屏硬件技術的研發(fā)投入,只有軟硬件技術齊頭并進,提高折疊屏智能終端的良品率,降低疊屏智能終端的價格,才能提升其在該領域的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