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君燕
去年年初拿到新房的鑰匙后,我就開始著手裝修,直到現在已過去了一年多,裝修還沒有結束。幸好樓上樓下的鄰居還沒入住,否則鄰居們都該急了。
但說實話,我真的一點都不著急,平時該工作工作,有時間就去新房走一遭,看看工程進度。因為拉的周期長,去的次數多,新房里的每一點變化我都能及時看到。走水電時在墻上開的第一個槽,地暖回填的第一車沙子,廚衛(wèi)做完吊頂的樣子,墻面刷漆后的效果……我親眼見證了房子從毛坯到精裝,再一點點變成家的樣子。就像一個鄉(xiāng)野小丫頭,經過歲月的梳洗打扮,出落得亭亭玉立,露出清麗的模樣。
我清晰地記得每一次去新房的心情,有興奮有期待,情不自禁地想象新房會裝修成什么樣子,每一次去都有新發(fā)現,每一次感受也都不盡相同。我從來沒有催促過工人,甚至暗自慶幸,是他們緩慢的節(jié)奏,讓我有更多的時間體驗、感受看到新房一點點變化帶給我的愉悅。在我看來,這是一個治愈的過程,隨著新房逐漸成型,我的心靈也越加飽滿、豐盈。如果一味強調快節(jié)奏裝修,就會失掉很多樂趣。
朋友喜歡一個女孩,準確地說,他們應該算是相互喜歡。他們常常相約去逛公園、看電影、聽音樂會,過節(jié)時會彼此問候、互贈禮物。大家慫恿朋友向女孩表白,或者直接求婚也未嘗不可,如此豈不省事高效?朋友卻搖頭,他覺得有些事情還是慢一點好,按部就班,一步一步來?!懊恳粋€階段有每一個階段的快樂,我可不想錯過任何一個階段的快樂。”朋友說。就比如前兩天,朋友從與女孩的對話中猜出女孩想要的禮物,悄悄買來送給女孩,最后收獲了女孩的擁抱。
“該快的時候快,該慢的時候也急不得。很多時候,欲速則不達?!边@是我讀大學時的一位師母說的話。她性格溫和,為人和善,時常做些好吃的送來給老師,我們如果在場,也能幸運地分得一杯羹。師母做的飯很好吃,哪怕只是普通的小米粥也與眾不同,格外粘稠、香甜。我們按照師母傳授的方法去做,卻總做不出師母的味道。師母便說了上面那段話,她告訴我們,粥要慢慢煮、慢慢熬,把食材的香味激發(fā)出來,也讓食材與水充分地融合到一起。更重要的是,吃的時候也要慢慢吃,如果急于填飽肚子,囫圇吞棗,就無法完全品嘗出粥的香味。
我們都羨慕老師有口福,可以品嘗師母所有的手藝。師母連連擺手,狡黠地眨著眼睛說:“還早著呢!我才展露了一小部分手藝。日子還長,慢慢來,不著急?!崩蠋煏囊恍Γ皩?,有一輩子的時間呢?!?/p>
真好,總歸要抵達,慢一點就慢一點吧,好好欣賞沿途的風景,享受過程中的快樂,這本身就是一種探索和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