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玲玲
江南總多雨,綿綿細雨,滂沱大雨……換著花樣只為同你打個照面。
年少時,每到下雨天,我和小伙伴總愛穿著雨靴,在家樓下的青石板路上蹦跶著玩水。那時,連被我們拿在手里的雨傘,也變得不安分起來:隨著小手快速旋轉(zhuǎn),直線墜落的雨滴被打亂了節(jié)奏,好似一場雨中煙花散落四處。有時雨傘還會暫時逃離它原本的功能,被我們從頭頂移到地面的水洼里,像是擦火柴那樣劃過,蕩起漣漪。
天上的雨水和地上的積水很快將我們的衣服打濕,待到家長將我們喊回時,總免不了被念叨幾句。但父母的嘮叨,只會讓我和小伙伴開懷大笑,笑大人們好生古板,怎么會不懂一場雨有多有趣,多浪漫。
那時候,我才學了“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這句詩,便覺得下雨就是大自然最美妙的饋贈。
上中學后,我的學業(yè)變得繁忙,雨水好像也變得不像小時候那樣活潑了。
我總是望著窗外,想著什么時候出去都行,只要是一個下雨的天氣,和我曾經(jīng)的小伙伴一起在熟悉的街道上嬉戲。
可雨不懂我的期待,它好像再也沒法穿過靜靜黑夜里我亮燈苦讀的窗。那時的雨,顯得特別的孤單,它獨自穿過厚重的云層,又落寞地落到樹上或是掉進河里。再也沒有老舊的帶著坑洼的青石板路供它嬉戲,再也沒有調(diào)皮的雨傘陪它玩耍,再也看不見它自由自在地飛舞。
我和雨都長大了許多,也變得沉默許多,好像各自背負著屬于青春成長所特有的秘密。
那時候,有關(guān)雨的秘密被風藏在“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的詩句里。
長大一些,我的煩惱仍沒有變少,生活也同樣忙忙碌碌。雨水好像變得更加沉默。追趕的腳步、飛逝的時間,都讓雨水無法自由自在地享受落地前的片刻時光。
那時候的雨好像邁著沉重的步伐,不情不愿地被拉扯著,前行著。而我和雨水像是磁鐵的同一磁極,靠近又變遠,走近又離開。
我不再熱烈憧憬一個下雨天,雨也不再輕輕敲打我的窗沿。
那時候我仍然無法完全體會“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的意境,卻好像有點明白“風淅淅,雨纖纖。難怪春愁細細添”的情緒了。
再后來,我離開了家鄉(xiāng)。數(shù)不盡的煩惱,厘不清的思愁,都被忽驟忽徐的雨淋濕。
那時候的雨在流淚時格外洶涌,又在淚干后格外寂靜。在我讀書時,在我哭泣后,在我睡夢中,它總是不期而至,像個老友般給予我恰到好處的陪伴。
我們好像又長大了一些,疏離了許多,也客套了許多。它不遠千里,寄思念來,載思念去。
我仿佛慢慢理解了“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的含義。
我也開始嘗試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去等一場雨。
那是兒時玩樂的雨,那是父母關(guān)懷的雨,那是一場我從始至終追尋著,它也一如既往尋找著我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