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武 梁峻豪 劉一艷(通訊作者) 韶關學院體育學院
近年來,我國青少年的近視率、肥胖率仍然居高不下成為了社會熱點[1]。研究表明,積極主動的運動鍛煉對于提升青少年身體素質和預防心理疾病有明顯作用[2]。800 米跑和1000 米跑是體育當中的一項重要的耐力跑運動[3],對學生們跑步時的呼吸,心血管功能及新陳代謝能力都有著很高的要求,長期堅持耐力跑,對于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預防心理疾病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4]。研究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學生厭倦枯燥的耐力跑,并且有部分學生對耐力跑產(chǎn)生了不同程度的恐懼心理[5],因此,尋找一種提升學生運動動機的有效方法,是解決學生“怕跑”的關鍵。
基于進步幅度評價的“一種速度性運動測評方法”發(fā)明專利,是一種基于參與者心理引導的測評方法,主要依靠調動學生的運動動機,提升參與度,這種方法可以針對不同體質和不同水平的學生實施區(qū)別測評,量化學生的進步幅度和進步難度,激勵學生超越自我[6]。
隨機選取某中學初三級2 個班學生,實驗班共51 人(男n=28人,女n=23 人)。對照班共51 人(男n=28 人,女生n=23 人)。
“一種速度性運動測評方法”發(fā)明專利,是一種測評跑步進步程度和進步難度的計算與評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獲取本樣跑前測數(shù)據(jù)和后測數(shù)據(jù);利用數(shù)字化操作得到前測參考分和后測參考分,將后測參考分與前測參考分相減得到進步分。
實驗時,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 年修訂)》中,初三男生和女生耐力跑單項評分數(shù)據(jù)帶入,生成進步度評價矩陣圖,根據(jù)矩陣可以對照進步度得分。
授課時數(shù)均為18 周54 個學時,實驗班被告知采用進步式評價方法,即進步分在總評中占較大比例,并且發(fā)放“進步式評價矩圖”給學生進行對比和參考,對照班被告知采用傳統(tǒng)的總結性評分方式,即沒進步分,只評價合格、良好和優(yōu)秀。
采用定量與定性研究相結合,定量研究是基于耐力跑(男1000 米,女800 米)的測量。實驗班使用“進步測評矩”,采用進步式評分方法,對照班彩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 年修訂)》中,初三男生和女生耐力跑單項評分標準,采用總結性評分方法。
開學時,對兩個班進行前測,分析總體差異,學期結束,對兩個班進行后測,分析兩個班的進步幅度;定性研究是對兩個班(實驗班,對照班)耐力跑最好的2 名學生(1 男,1 女)和最弱的2 名學生(1 男,1 女)進行訪談得到數(shù)據(jù)。
開學初期,分別對實驗班和對照班進行男生1000 米和女生800 米測試,對測試結果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形成前測數(shù)據(jù)(圖1)。從表中可以看出,開學初期,實驗班和對照班的男生和女生在1000 米和800 米耐力跑中無顯著差異。
圖1 學期初實驗班、對照班成績差異性檢驗
學期末,分別對實驗班和對照班進行男生1000 米和女生800 米測試,對測試結果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形成后測數(shù)據(jù)(圖2)。從表中可以看出,經(jīng)過18 周的教學干預,實驗班的男生和女生在耐力跑成績上與對照班相比存在顯著差異。
圖2 學期末實驗班、對照班成績差異性檢驗
學期前和學期末對實驗班的耐力跑測試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圖3),從表中可以看出,經(jīng)過18 周的教學干預,實驗班學生在耐力跑成績上都有顯著提升。
圖3 學期前、后實驗班成績差異性檢驗
學期前和學期末對對照班的耐力跑測試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圖4),從表中可以看出,經(jīng)過18 周傳統(tǒng)教學干預,對照班學生在耐力跑成績有一定進步,但與學期初對比無顯著差異。
圖4 學期前、后對照班成績差異性檢驗
由表1 可以得知,實驗班和對照班的耐力跑成績,在學期初并沒有顯著差異。表2 顯示,經(jīng)過18 周的實踐干預,實驗班的男生和女生的耐力跑成績有了大幅度提升,學期前和后耐力跑成績存在顯著差異,并且實驗班的學生耐力跑成績與對照班的學生比也存在顯著差異。
從表3 數(shù)據(jù)來看,經(jīng)過18 周的傳統(tǒng)教學干預,實驗班的耐力跑成績在學期初和學期末存在較大提升,并且存在顯著差異。從表4 來看,對照班學生的耐力跑成績比學期初和一定提升,但是提升幅度不大,對學期初比并沒有顯著差異。
這說明基于進步度評價的“一種速度性運動測評方法”發(fā)明專利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耐力跑成績?!耙环N速度性運動測評方法”發(fā)明專利,是一種測評跑步進步程度和進步難度的計算與評價方法,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 年修訂)》中,初三男生和女生耐力跑單項評分數(shù)據(jù)帶入該方法中,可以生成進步度評價矩陣,學生可以根據(jù)矩陣得知自己進步將會得到的分值,這種方法,可以區(qū)別不同體質和運動能力的學生,推動學生樹立信心,超越自我,極大的提升學生運動動機和鍛煉參與度。
通過對實驗班的4 名(成績最高的1 男1 女,成績最弱的1 男1 女)學生進行訪談。學生談得頻率最高的詞是“有信心”、“努力”和“堅持”,當被問到“你對考試方式有什么看法時”,學生更多的是說到“考試方法很清晰”、“考試方法有吸引力”和“我覺得我可以”。
訪談對照班的4 名(成績最高的1 男1 女,成績最弱的1 男1 女)學生,學生談得頻率最高的詞是“一般”、“還行”和“沒什么感覺”,當被問到“你對考試方式有什么看法時”,學生更多的是說到“老樣子”、“我反正是合格的”、“我反正是不合格的”。
通過訪談的結論,實驗組的學生表現(xiàn)出更高的運動動機,他們對體育課堂擁有更高滿意度,而對照班的學生在運動動機和滿意度方面表現(xiàn)不佳。
“一種速度性運動測評方法”專利的運用是進步幅度評價法的量化使用。該方法是以學生個體為超越對象,鼓勵學生突破自我和超越自我的一種有效方法,該方法以學生自己為參考對象,推動學生樹立拼搏精神,努力實現(xiàn)超越自我。在體育課堂中,提升學生的運動動機是體育課堂中的一項重要抓手,通過量化進步度評價標準,可以有較調動學生的運動動機,積極參與運動訓練。
“一種速度性運動測評方法”專利的運用是一種直觀的量化評價方法,是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的融合體,它通過量化評價矩陣,使學生明確評價標準和評價辦法,最主要的是該方法以學生自己為參考對象,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總結性評價,它降低了學生取得理想成績的難度,使學生更好的體驗體育運動帶來的樂趣和享受,提升體育課堂滿意度。
一種速度性運動測評方法”專利的運用是依據(jù)“成績越高,進步越難”機理設置的,這對于不同體質和不同運動水平的學生都提出了相同的進步要求,該方法區(qū)別對待差異性個體,推動不同水平的學生不同程度的超越自我,使低運動水平的學生努力實現(xiàn)超越自我,使高水平的學生奮力現(xiàn)實自我突破。
基于“一種速度性運動測評方法”專利的運用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運動動機,建議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更多的采用量化式進步評價方法,以“一種速度性運動測評方法”專利生成更多的量化評價矩陣,例如50 米、100 米、1500 米和3000 米等評價矩陣,以明確量化評價指標,努力提升學生的運動動機。
基于“一種速度性運動測評方法”專利的運用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課堂滿意度,建議體育教師利用量化的進步評價方法,鼓勵學生超越自我和突破極限,學生對自我的現(xiàn)實將會大大提升學生的課堂滿意度。
基于“一種速度性運動測評方法”專利的運用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運動成績,建議在體育考試中科學采用量化的進步幅度評價法,學生在運動和訓練之中有明確的超越對象和超越目標,使學生努力進取,奮發(fā)向上,努力提升運動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