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
良好的睡眠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石。隨著《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的發(fā)布,學生的睡眠習慣培養(yǎng)和睡眠質量的提升不再是個人和家庭的事,而是學校立德樹人的基礎工作。宜昌市西陵區(qū)紅星路小學將校園午休納入勞動教育的課程體系建設,按照午休前、午休時、午休后的時間點,采用“勞動+”的方式進行勞動教育校本化實施,凸顯獨特的育人價值。
午休前的“休閑”勞動
如今,學校采取的是“平躺”午休模式,午休前有40分鐘的時間是學生的“休閑”時間?!肮芏凰?、活而不亂”,在這個自由時間里搭建起學生“休閑”勞動的平臺,與學科教學、德育品牌創(chuàng)建等有機融合,有趣又有味。
窗臺植物養(yǎng)護。受校園面積限制,窗臺植物養(yǎng)護成為每個班級的勞動課程之一,也是學生每日必修的勞動課。每間教室三個窗臺上都是學生自主種植的各類花草。從花盆制作到選種、播種、扦插、施肥、澆水、培土等,都由學生自主管理、自主完成。學生給植物制作養(yǎng)護知識牌,觀察植物生長過程,用測量、繪畫或觀察日記等方式進行記錄,與同學及時分享觀察所得。在勞動過程中,學生形成關愛生命、遵循植物生長的規(guī)律進行科學勞動的觀念。教師也會不定時地帶領學生欣賞全校的植物窗臺,了解植物生長的季節(jié)特點,并進行“最美窗臺”的評選,激發(fā)學生種植養(yǎng)護的勞動熱情。
樓層閱讀書架管理。學校將圖書室的書分散至教學樓的每個樓層,讓學生隨取隨讀。樓層閱讀書架管理也是“休閑”勞動課程之一。各年級、班級自主進行樓層閱讀書架管理志愿服務崗的招募,以在校午休學生優(yōu)先。為此,學生在一起商議,確定樓層閱讀書架管理服務崗的職責與任務,分年級自制樓層閱讀書架的宣傳海報,由學生輪流管理,負責圖書分類上架、書脊朝外擺放、圖書書皮裝飾與修補、閱讀現場秩序管理等工作。每天午休前,書架旁、樓梯上總會坐滿閱讀的學生,樓層書架管理員默默地為學生提供各類服務,從中體會志愿服務勞動帶來的挑戰(zhàn)與樂趣。
籃球歸置。紅星路小學是籃球特色學校。午休前,有眾多熱愛運動的學生在籃球場上揮灑汗水。挪出籃球架、打開籃球架遮陽布,固定的位置取、還籃球,蓋上遮陽布,籃球架歸位,每一個學生都是籃球歸置員,操場上看不見散落的籃球,也沒有出現運動時找不到籃球的情況。每一個學生在籃球架整理中都熟知流程與方法,也養(yǎng)成了良好的籃球歸置的習慣。
星娃尋訪?!靶峭迣ぴL”是紅星路小學的德育品牌,學校充分利用午休前的時間,進行“勞動+德育品牌”的融合,推動勞動教育的校本化實施。學校地處宜昌市百年老街二馬路,二馬路是湖北省認定的首批歷史文化街區(qū)?!八膵尅笔嵌R路具有地域美食文化特色的代表(“四媽”即屈媽腌菜館、關媽酒樓、慈媽大排檔、方媽面館),這成為學校勞動資源挖掘的對象,也成為學生尋訪的首選。為此,以項目式勞動為主打的課程建設持續(xù)推進。
首先是尋訪“四媽”。學生在午休時間,借用教室、公用區(qū)域的電腦查閱“四媽”資料,制定“尋訪”的方案,細化分工:路線規(guī)劃、聯(lián)絡、訪談問題設計、拍攝記錄、文字整理、成果匯報等。在放學或周末,在家長的陪同下,實地尋訪“四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親身訪談榜樣,追尋“四媽”創(chuàng)業(yè)歷史。正是不同職業(yè)工匠精神的引領,慢慢內化為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其次是探訪美食。沉浸式觀摩、品嘗“四媽”美食,了解美食的制作過程。撰寫相關的隨訪記錄,在感情上與勞動人民產生共鳴,獲得勞動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直接體驗。再次是自制美食?;貞浢朗持谱鬟^程,在家中親手制作,享用勞動成果,并將制作過程拍成視頻。最后是項目展示評價。午休時間,展示尋訪過程與成果,展示美食勞動成果,總結評價尋訪、制作中需要改進的地方。
學生在“尋訪”的勞動實踐中,有問題、有研究、有實踐、有創(chuàng)新、有成果。學生體會到宜昌美食的魅力,體會勞動創(chuàng)造的價值,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也根植于心中。
午休時的“自主”勞動
“平躺”午休是家長乃至全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受客觀條件制約,許多地方無法實現躺著午休的愿望。學校幫助學生在教室里通過“騰挪”等勞動實踐,將躺著睡覺的午休變成現實。
騰挪空間顯絕招。為便于學生識別、搬動收納箱和床具,大家進行頭腦風暴,購買多大的床或墊子、買多大的收納箱適宜收納和擺放,學生“精打細算”,測量、繪圖、計算、總結、推演,忙得不亦樂乎。
空間如何騰挪,既能實現男女分區(qū),又能在擺放時省時省力?在最開始“試睡”的過程中,教師帶領“睡眠智慧官”在僅有54平方米的教室里測量、分析、試擺,經過近兩周的操作,發(fā)現桌子中間放,凳子放桌面上,小床沿著空隙的走廊或墻邊整齊的“排蒜”式擺放是最佳方式。學生的“平躺午休”凝聚著師生的勞動智慧和用心。
“九步法”易操作。午休管理教師將清潔地面、騰挪課桌以及鋪床等規(guī)范流程化,對每一步進行親身示范,以互幫互助的方式指導學生操作。教師帶領學生,編制了“一字口訣”九步法,讓午休學生易記易操作——一潔:桌面無物,地面干凈;二合:課桌雙排靠單排,四周課桌中間挪;三搬:床墊搬到指定點,箱子放在桌椅旁;四鋪:散開平鋪,被子滿床;五睡:快速輕聲,安靜入睡;六穿:穿好衣褲,理順頭發(fā);七收:疊被入箱,收床收墊;八還:先還箱,后放床;九歸:座椅歸位,整齊劃一。
勞動教育課程資源研發(fā)專家陳冬新曾說,善于在學生需要掌握的勞動技能中提煉出關鍵步驟,使其結構化,有助于學生勞動能力與習慣的形成。
基礎課程作支撐。勞動課程強調學生的直接體驗與親身參與,知行合一、學創(chuàng)融通?!墩肀蛔游夷苄小贰赌ú紩逑础贰镀卟较词址ā贰肚鍧嵉孛媾c洗手臺》《課桌整理》等內容是每周一節(jié)基礎勞動課的內容。而在午休勞動中,學生從真實需求出發(fā),親手操作、體驗,經歷完整的勞動實踐過程,習得勞動技能,更能感悟、體認勞動價值,培育勞動精神。
午休后的“規(guī)整”勞動
午休結束,學生開始收拾床鋪、整理收納箱,將桌椅歸位。有了午休時的“九步法”,此時的“規(guī)整”勞動學生得心應手。學生在“規(guī)整”勞動中,心中構架合理的實施方案,并能安全、有序、規(guī)范地加以實施,發(fā)展自我管理與縝密籌劃的能力。教室秒變午休室,是經過多人團結協(xié)作的勞動才能最終呈現,學生體會勞動過程之美妙,懂得珍惜勞動成果,也理解了勞動對于個人生活、集體建設的意義。
在這樣的午休中,人人都是勞動者,教師可以通過班級希沃白板的錄屏功能對勞動過程進行可視化評價,通過“星娃小當家”班級專欄作階段性評價記錄。每學期舉行一次“勞動素養(yǎng)大賽”,展示學生的勞動成果?!白约旱氖虑樽约鹤觯w的事情幫著做”,互幫互助的同學情誼與“人人有責”的班級榮譽感也悄然生根。
小睡眠撬起大健康,小睡眠遇到“勞動+”,提升適應個人終身發(fā)展的勞動素養(yǎng),也為培育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拓寬了路徑。
責任編輯/李慕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