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綺雯 譚峰 劉亞麗 徐慧妍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八臨床醫(yī)學院(附屬佛山中醫(yī)院) 腦病科,廣東 佛山 528000)
帕金森病特征為運動障礙、僵硬、震顫等癥狀。帕金森病伴體位性低血壓(POH)是帕金森病的常見并發(fā)癥之一,其癥狀包括血壓快速下降、頭暈、乏力、暈厥等〔1〕。目前,針對POH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2〕。然而,長期使用藥物容易導致藥物耐受性、副作用等問題。因此,研究非藥物治療方法對改善POH癥狀具有重要意義。經顱磁刺激(TMS)通過在頭皮上施加脈沖磁場刺激大腦皮質神經元,能夠調節(jié)神經元的興奮性,從而達到治療作用〔3〕。近年來,TMS被廣泛應用于多種神經系統(tǒng)疾病的治療中,如帕金森病、腦卒中后遺癥等〔4〕。補中益氣丸具有補中益氣、健脾胃、調節(jié)免疫等作用。研究表明,補中益氣丸可有效改善帕金森病的運動功能和生活質量,并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5〕。本研究探究補中益氣丸聯合TMS對老年POH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
1.1一般資料 選取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八臨床醫(yī)學院2015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06例POH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53例,其中男28例,女25例;年齡62~78歲,平均(67.64±5.53)歲;病程(6.56±2.23)年。觀察組53例,其中男29例,女24例;年齡63~76歲,平均(66.54±5.65)歲;病程(6.49±2.36)年。兩組性別、年齡、病程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納入標準:①符合帕金森病的臨床診斷標準;②年齡≥60歲;③合并有體位性低血壓;④無嚴重的認知障礙和心理疾病;⑤能夠配合研究并按要求完成治療和隨訪。排除標準:①合并有其他神經系統(tǒng)疾病;②合并有其他嚴重疾病;③長期服用可能影響帕金森病或體位性低血壓的藥物;④曾接受手術治療;⑤參與其他臨床試驗或研究。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接受TMS治療,刺激參數:1 Hz(低頻),時長20 min。刺激部位:雙側顳頂區(qū),通過國際腦電記錄系統(tǒng)10~20分區(qū)定位:即左側(P3/T5)和右側(P4/T6),隨機刺激左右兩側,每次分別刺激10 min,治療5次/w。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補中益氣丸治療,口服,9 g/次,早中晚各1次,3次/d。兩組均連續(xù)治療4 w。
1.3評價標準 (1)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對兩組治療前后出現的癥狀進行中醫(yī)量化評分。癥狀包括眩暈、頭痛、身體疲乏、氣短、五心煩熱、潮熱盜汗等。評分0~3分,對每個患者的癥狀進行評分,并計算總積分。(2)臨床療效:改變體位時收縮壓(SBP)降低小于10 mmHg或舒張壓(DBP)降低小于5 mmHg,且中醫(yī)癥狀總積分降低超過80%為顯效;SBP降低10~20 mmHg或DBP降低5~10 mmHg,中醫(yī)癥狀總積分降低50%~80%為有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為無效。(3)血壓:記錄兩組治療前后臥位SBP、臥位DBP、立位SBP、立位DBP、臥位轉立位SBP和DBP下降值;(4)心率變異性(HRV)參數:治療前后采用動態(tài)心電圖記錄儀檢測HRV參數,包括相鄰正常心動周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RR間期的平均值標準差(SDANN)、全部竇性心搏RR的標準偏差(SDNN)、相鄰NN之差大于50 ms的個數占整個竇性心搏個數的百分比(PNN50%)。(5)認知功能:記錄兩組治療前后蒙特利爾認知評估(MoCA)量表評分,內容包括視面間與執(zhí)行功能、注意力與計算、命名、語言、抽象思維、延遲回歸、定向力,評分越高,表示被評估者的認知功能越好。(6)不良反應:對比兩組肝腎功能異常、頭暈、惡心、嘔吐的發(fā)生情況。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1.0軟件行χ2、t檢驗。
2.1兩組中醫(yī)癥狀積分對比 治療前兩組眩暈、頭痛、身體疲乏、氣短、五心煩熱、潮熱盜汗評分及總積分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明顯降低,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中醫(yī)癥狀積分對比分,n=53)
2.2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總有效率(96.23%;其中顯效38例、有效13例、無效2例)高于對照組(81.13%;其中顯效26例、有效17例、無效10例),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014,P=0.014)。
2.3兩組HRV參數對比 治療前,兩組RMSSD、SDANN、SDNN、PNN50%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均顯著升高,且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P<0.001)。見表2。
表2 兩組HRV參數對比
2.4兩組血壓值對比 治療前,兩組各血壓值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臥位SBP、臥位DBP、立位 SBP及立位 DBP均明顯上升,且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P<0.001);兩組臥位轉立位 SBP下降值、臥位轉立位 DBP下降值明顯減小,且觀察組更穩(wěn)定(P<0.05,P<0.001)。見表3。
表3 兩組血壓值對比
2.5兩組MoCA量表評分對比 治療前,兩組各項MoCA量表評分及總積分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MoCA量表各項評分和總積分均顯著提高,且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P<0.001)。見表4。
表4 兩組MoCA量表評分對比分,n=53)
2.6兩組不良反應 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15.09%;頭暈2例、晉心5例、嘔吐1例)與對照組(18.87%;肝腎功能異常2例、頭暈3例、惡心4例、嘔吐1例)無統(tǒng)計學差異(χ2=0.268,P=0.605)。
POH是一種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常見的血壓下降癥狀。這種癥狀在患者站立或坐起時,可能會導致頭暈、眩暈、黑矇、虛弱、惡心等不適癥狀〔6〕。對于老年患者而言,特別是已經被診斷為帕金森病的患者,更容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的癥狀。這是因為隨著年齡增長,血管彈性降低,血管壁變得硬化,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受損,加上帕金森病本身就會影響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功能,導致老年患者更容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7,8〕。針對老年患者的治療主要是控制帕金森病本身的癥狀,包括肌肉僵硬、震顫和運動障礙等,同時對體位性低血壓的癥狀進行治療〔9〕。TMS是一種非侵入性的神經調控技術,可通過產生短暫的電流脈沖刺激大腦皮層神經元來治療神經精神疾病〔10〕。TMS利用變化的磁場在頭皮上產生電場,穿過頭骨刺激大腦皮層神經元〔11〕。TMS是一種安全的治療方法,不需要手術或藥物治療,且不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但需要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評估和監(jiān)測。TMS可以治療抑郁癥、焦慮癥、帕金森病、癲癇等神經精神疾病。一項meta分析結果發(fā)現TMS可作為帕金森病的一種輔助治療方法,主要改善帕金森病的運動癥狀,但對抑郁癥狀可能有潛在的療效〔12〕。本研究發(fā)現,治療后對照組各評分、總積分均明顯降低,但觀察組下降程度更明顯。其原因可能在于補中益氣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有黃芪、黨參、白術、茯苓、甘草等藥材,其功效在于調節(jié)人體的氣血平衡,提高人體免疫力和體力,改善脾胃氣虛引起的各種癥狀〔13〕。中醫(yī)學認為,POH是由于腎陽不足、氣血不足、脾胃虛弱等因素引起。補中益氣丸能夠調節(jié)人體的氣血平衡,提高人體免疫力和體力,從而改善脾胃氣虛引起的各種癥狀〔14,15〕。HRV是一種無創(chuàng)心電指標,用于評估機體的自主神經功能。當自主神經功能受損時,HRV的各項參數會顯著降低〔16,17〕。
綜上,補中益氣丸聯合TMS對老年POH患者的療效更可觀,可明顯改善血壓、HRV參數及認知功能,同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