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韶英
(廣東省汕頭市金平區(qū)金砂第二小學)
王貞儀是從事天文和籌算研究的清代著名女數(shù)學家。
一個農(nóng)歷十五的夜晚,王貞儀手捧清初著名學者梅文鼎所著的《籌算原本》細細咀嚼。梅氏的天文、數(shù)學造詣很深,這本著作深深地吸引了她。但看著看著,王貞儀突然冒出一個念頭:能否把這本書改得淺顯易懂,讓更多人喜歡呢?忽然,遠處傳來了鑼鼓聲,許多人在呼喊著:“天狗吃月亮了!”
其實,這種現(xiàn)象叫月食。是地球擋在太陽和月亮的中間,太陽光照射不到月亮,月亮就“黯然失色”了。可人們卻說是天狗吃了月亮,王貞儀很想用一個簡單易懂的方式向大家證明這個道理。
王貞儀忽然靈光一現(xiàn),提出一盞亮閃閃的水晶燈,她要做一次月食的實驗。王貞儀把水晶燈懸掛在亭子正中橫梁上當太陽,把燈下的圓桌當?shù)厍?,又用一面圓鏡放在桌旁當月亮,隨后她不斷移動三者的位置,并向家人解釋著這個道理,家人聽得津津有味。
后來,王貞儀把自己的實驗結(jié)果寫成了《月食解》一文,深入淺出地解釋了月食發(fā)生的原理。而她改編《籌算原本》的愿望也實現(xiàn)了,這本書通俗易懂,便于初學,她把書命名為《籌算易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