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磊 陳瑩瑩 崔毅 金菊良
摘 要:為科學合理地評價區(qū)域地下水資源承載狀況,提出基于投影尋蹤改進TOPSIS 的地下水資源承載力評價方法。首先,確定11 個區(qū)域地下水資源承載力評價指標,采用專家咨詢和遺傳層次分析法計算各評價指標權重;其次,確定各評價指標的5 個評價等級標準;最后,構建基于投影尋蹤改進TOPSIS 的地下水資源承載力評價模型(GRCC-TPP)。將GRCC-TPP 模型應用于2015 年豫北地區(qū)5 個地級市的地下水資源承載力評價,結果表明:焦作市的地下水資源承載狀況最好,為Ⅱ級(基本可載);鶴壁市、新鄉(xiāng)市、濮陽市的為Ⅲ級(臨界超載);安陽市的最差,為Ⅳ級(超載)。該評價結果與豫北地區(qū)實際地下水資源承載狀況基本一致,表明GRCC-TPP 模型在區(qū)域地下水資源承載力定量評價方面有較好的適用性。
關鍵詞:地下水;水資源承載力;綜合評價;投影尋蹤方法;TOPSIS;豫北地區(qū)
中圖分類號:TV213.4 文獻標志碼:A doi:10.3969/ j.issn.1000-1379.2023.10.013
引用格式:陳磊,陳瑩瑩,崔毅,等.基于投影尋蹤改進TOPSIS 的地下水資源承載力評價方法[J].人民黃河,2023,45(10):73-77.
中國華北地區(qū)的地下水超采問題已經成為影響區(qū)域經濟社會平穩(wěn)快速發(fā)展和生態(tài)環(huán)境良性循環(huán)的主要瓶頸,由于地下水超采導致一系列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日益凸顯,因此地下水資源承載力作為一個定量反映區(qū)域地下水超載引發(fā)各類問題的綜合指標,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近年來,國內外學者針對地下水資源承載力評價問題開展了大量的相關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評價方法有模糊綜合評價法[1-4] 、主成分分析法[5] 、系統(tǒng)動力學方法[6] 和TOPSIS 方法[7-8] 等。上述評價方法的應用為評價區(qū)域地下水資源承載狀況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并取得了豐富成果,但同時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主成分分析法存在主成分難以取舍的問題,系統(tǒng)動力學方法存在參變量繁多、對基礎數據要求較嚴苛等問題。TOPSIS 方法[9] 是C. L. Hwang 和K. Yoon 于1981 年提出的一種多屬性決策方法,具有計算簡單、應用靈活等優(yōu)點。屈吉鴻等[8] 在研究TOPSIS 方法時發(fā)現存在評價樣本到正理想解樣本距離近的同時與負理想解樣本也近的矛盾,導致評價結果區(qū)分度不夠,隨著評價方案指標維數的增加,出現矛盾的可能性增大。
針對上述問題,國內外學者開展了一系列研究,華小義等[10] 和Zhang 等[11] 采用垂面距離代替歐氏距離改進TOPSIS 方法;孫曉東等[12] 和Ramesh 等[13] 將TOPSIS方法與灰色關聯方法相結合,使用“灰色距離”改進歐氏距離;Liu 等[14] 指出評價對象指標之間的線性關系較強時,可用馬氏距離代替歐氏距離改進TOPSIS 方法;張目等[15] 在研究集對分析方法的基礎上,提出用聯系數距離代替歐氏距離改進TOPSIS 方法。上述方法為提高TOPSIS 方法應用的科學性做出了有益的改進,但缺乏對內在機理的闡述, 難以說明改進的TOPSIS 方法的普適性。為更加全面科學地評價地下水資源承載力,選取的評價指標一般較多,且各評價指標之間存在較高的相關性,使用傳統(tǒng)的TOPSIS 方法可能出現評價結果與實際情況不相符合的風險。投影尋蹤方法[16] 的實質是將高維數據線性投影到低維空間上,將復雜的多維問題轉化到簡單的一維空間上解決,可以較好地解決TOPSIS 方法評價指標多維、評價指標之間相關性較強所導致的評價結果區(qū)分度不夠的問題。筆者提出基于投影尋蹤改進TOPSIS 方法的地下水資源承載力評價模型(GRCC-TPP)并利用其評價豫北地區(qū)地下水資源承載力,明晰區(qū)域地下水資源的承載狀況,以期為提升區(qū)域水資源的承載力提出針對性措施和方法提供參考。
由表5 可知,GRCC-TPP 模型與模糊綜合評價方法所得評價結果一致,與傳統(tǒng)TOPSIS 方法所得評價結果差別較大。模糊綜合評價方法相對比較成熟,應用于地下水資源承載力評價已有較多研究成果,所得評價結果具有較高的可信度。利用傳統(tǒng)TOPSIS 方法得出的2015 年豫北地區(qū)5 個地級市的地下水資源承載力相同,原因是傳統(tǒng)TOPSIS 方法利用歐氏距離計算評價樣本和理想樣本的相對貼近度,當評價樣本和評價指標較多時容易造成“維數災難”,應用于綜合評價時存在評價結果區(qū)分度不夠的問題。投影尋蹤方法的核心是將高維數據線性投影到低維空間上,較好地彌補了TOPSIS 方法的不足,所得評價結果有一定的區(qū)分度。評價結果表明:2015 年豫北地區(qū)地下水資源的承載狀況整體偏差,其中焦作市的地下水資源承載狀況最好,為Ⅱ級(基本可載);鶴壁市、新鄉(xiāng)市、濮陽市的為Ⅲ級(臨界超載);安陽市的最差,為Ⅳ級(超載)。安陽市地下水資源承載狀況較差的主要原因:一是地下水資源稟賦較低,水資源承載支撐力子系統(tǒng)各項指標值普遍偏??;二是地下水資源承載壓力過大,水資源承載壓力子系統(tǒng)各項指標值普遍偏大。
3 結論
1)利用投影尋蹤方法處理高維數據的優(yōu)勢,構建了基于投影尋蹤改進TOPSIS 方法的地下水資源承載力評價模型(GRCC-TPP),彌補了傳統(tǒng)TOPSIS 方法應用于綜合評價問題存在評價結果區(qū)分度不夠的缺陷,為區(qū)域地下水資源承載力評價提供了新思路。
2)應用GRCC-TPP 模型對2015 年豫北地區(qū)5 個地級市的地下水資源承載狀況進行評價,結果表明:焦作市的地下水資源承載狀況最好,為Ⅱ級(基本可載);鶴壁市、新鄉(xiāng)市、濮陽市的為Ⅲ級(臨界超載);安陽市的最差,為Ⅳ級(超載)。該評價結果與豫北地區(qū)實際地下水資源承載狀況基本一致,表明GRCC-TPP模型在區(qū)域地下水資源承載力定量評價方面有較好的適用性。
參考文獻:
[1] 楊廣,何新林,杜玉嬌,等.葉爾羌河灌區(qū)水土資源特征及其承載力分析[J].人民黃河,2013,35(2):78-80.
[2] 王威,張鑫,胡笑濤.寶雞峽灌區(qū)地下水資源承載力模糊綜合評判[J].人民黃河,2010,32(7):38-39.
[3] 劉立穩(wěn),劉立平,王濱,等.聊城市地下水資源承載能力研究[J].人民黃河,2009,31(4):70-71,73.
[4] 劉英杰.綏化市北林區(qū)地下水資源承載力評價[D].長春:吉林大學,2020:1-201.
[5] 周濤,梁虹,焦樹林,等.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熵的喀斯特地區(qū)地下水資源承載力評價[J].水科學與工程技術,2016,40(4):16-19.
[6] 麥爾哈巴·麥提尼亞孜,瓦哈甫·哈力克.基于SD 模型的吐魯番地區(qū)地下水資源承載力理論研究[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5(8):105-109.
[7] 徐建新,樊華,胡笑濤.熵權與改進TOPSIS 結合模型在地下水資源承載力評價中的應用[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2(2):30-33,37.
[8] 屈吉鴻,陳南祥,黃強,等.改進的逼近理想解在地下水資源承載力評價中的應用[J].水利學報,2008,39(12):1309-1315.
[9] LI D F. TOPSIS?Based Nonlinear?Programming Methodologyfor Multi?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with Interval?Valued In?tuitionistic Fuzzy Sets[J]. 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2010,18(2):299-311.
[10] 華小義,譚景信. 基于“垂面”距離的TOPSIS 法:正交投影法[J]. 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2004,24(1):114-119.
[11] ZHANG X,LIANG C,LIU H.Application of Improved TOPSISMethod Based on Coefficient of Entropy to ComprehensiveEvaluating Water Quality[J].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Technology,2007,12(10):27-39.
[12] 孫曉東,焦玥,胡勁松.基于灰色關聯度和理想解法的決策方法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05,13(4):63-68.
[13] RAMESH S,VISWANATHAN R,AMBIKA S.Measurementand Optimization of Surface Roughness and Tool Wear via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TOPSIS and RSA Techniques[J].Measurement,2016,78:63-72.
[14] LIU D,QI X C,FU Q,et al.A Resilience Evaluation Methodfor a Combined Regional Agricultural Water and Soil Re?source System Based on Weighted Mahalanobis Distanceand a Gray?TOPSIS Model[J].Cleaner Production,2019,229(2):667-679.
[15] 張目,周宗放.一種基于聯系度的改進TOPSIS 方法[J].系統(tǒng)工程,2008,26(8):102-107.
[16] 金菊良,魏一鳴,丁晶.水質綜合評價的投影尋蹤模型[J].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01,21(4):431-434.
[17] 鄒樂樂,金菊良,周玉良.基于遺傳模糊層次分析法的水庫誘發(fā)地震綜合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篩選模型[J].地震地質,2010,32(4):628-637.
[18] 金菊良,楊曉華,丁晶. 標準遺傳算法的改進方案:加速遺傳算法[J].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2001,21(4):8-13.
[19] JAYNES E T. Information Theory and Statistical Mechanics[J].Physical Review,1957,106(4):620-630.
[20] 劉延國,王青,杜杰,等. 基于投影尋蹤的岷江上游山區(qū)自然災害社會易損性分析[J].災害學,2017,32(4):108-113.
【責任編輯 張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