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群英
任何事物都會生長,除了災難。災難剛發(fā)生時最嚴重,但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它會越來越小。
——沙林伯伯
《手中都是星星》是一本日記體的少年小說,記錄了“我”從14 歲到18 歲的成長史。
14 歲,正是一個少年開始向男人轉變的時間節(jié)點,但在敘利亞這個政府腐敗、政權更迭頻繁、人民生活艱難的現(xiàn)實下,一個貧窮面包師的兒子,即便是學習成績優(yōu)異,又具有寫詩的天賦,但他的人生之路又在哪里?
十幾歲的少年好辯、焦躁并喜怒無常,對父母失望,向往更廣闊的世界,但又不懂得如何對這個社會作出判斷。他們遠沒有做好獨自面對世界的準備,需要年長者的啟發(fā),需要一位精神導師傳授重要的生存技能,幫助他們明確前進的方向。當這一切都確定下來后,少年就會不惜一切代價,付出最大的努力,奔向人生的夢想。
很幸運,在本書主人翁“我”的成長歷程中,就遇到了三位引導者或者說三位精神導師。他們深刻影響了“我”,促使“我”明白了:任何時候都不放棄希望,快樂地活下去。
第一位是鄰居馬車夫沙林伯伯。他那妙趣橫生的故事,他對世界的獨特理解,促使“我”萌生出志向的種子。他真正關心喜歡“我”,在父親決定不再讓“我”上學后,沙林伯伯找父親一再交談。在得知“我”決定離家出走后,沙林伯伯半夜在樓道截住“我”,勸說“我”留下來,觀察半年后再走也不遲。沙林伯伯連著數(shù)日住在“我”家樓道里,以防“我”再次離家出走。他在“我”心中占據(jù)著特殊的地位,甚至遠遠超過了父親的分量。
第二位是善良的卡提布老師??ㄌ岵祭蠋熢诎嗬镄x“我”的詩作,鼓勵“我”堅持寫詩,鼓勵瑪姆德寫劇本,并把“我們”的作品分別寄往出版社和廣播電臺?!拔摇钡脑姼枳罱K出版了,而瑪姆德的劇本卻被電臺編輯阿瑪?shù)隆ゑR拉斯據(jù)為己有。然而,寫作的種子已經(jīng)在“我們”心中發(fā)芽、生長和開花。如果沒有卡提布老師的鼓勵,就沒有后來“我們”的“襪子報”“橙子報”“氣球報”。
第三位是勇敢的哈比比?!拔摇北黄容z學后,在給客人送面包時認識了馬莉安。熱心的她為了幫助“我”實現(xiàn)記者夢,介紹“我”認識了記者哈比比。哈比比教會了“我”如何寫作通訊稿,給予“我”克服困難的勇氣。
在不到四年的時間里,“我”經(jīng)歷了瑪姆德的劇本被編輯盜名、被迫輟學、離家出走的心理煎熬、沙林伯伯去世、哈比比的被捕……所有這一切,都磨煉了“我”的意志,堅定了“我”的夢想,使得一棵小樹能夠堅韌地生長。
在本書中,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一個懂多國文字的遛麻雀的瘋子、瘋子講述的彩虹鴿和“我”的小紅花的故事。無論是為了自由地飛翔在天空、拼命掙脫脖子上珠寶指環(huán)的彩虹鴿,還是為了見識石頭后面廣闊世界的小紅花,都傳遞著一種信念:不顧一切,勇追夢想。
哈比比被捕了,他的生死“我們”不得而知。即便是殺了哈比比,還有后來的人,“我們”依然在做著這份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