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紫薇,李惠玲*,王亞玲,郝素娟,劉漢梅
1.蘇州大學蘇州醫(yī)學院護理學院,江蘇 215006;2.江蘇醫(yī)藥職業(yè)學院;3.蘇州市立醫(yī)院;4.蘇州一〇〇醫(yī)院
死亡情境(death situation)是指使個體在他人死亡或瀕死情況下出現(xiàn)一系列認知與情感反應的環(huán)境。護士相較于其他職業(yè)暴露于死亡情境的風險更高,特別是在腫瘤科、急診科、重癥監(jiān)護室以及安寧療護病房的護士,會經歷更多的死亡情境[1-4]。經歷死亡情境的護士往往會遭受巨大的心理沖擊,產生不良情緒[5-7],甚至出現(xiàn)失眠等生理問題[8],還會導致護士離職率上升,影響護理團隊的穩(wěn)定性和照護質量[9]。因此,采用一定的干預措施及時幫助護士進行情緒調節(jié),具有重要意義。芳香療法是指使用植物材料或以芳香植物提取出的精油為媒介,通過吸入、按摩等方法作用于機體,以達到情緒調節(jié)[10]、緩解壓力[11]、改善睡眠[12]等作用的一種自然療法。芳香療法簡單易操作且并發(fā)癥較少[13],目前已應用于圍術期病人、癌癥病人、臨終病人、燒傷病人等群體,但其在護士群體中的應用研究較少。本研究通過文獻研究、半結構化訪談法、專家會議法及小組討論法構建基于芳香療法的經歷死亡情境護士情緒調節(jié)干預方案,旨在為臨床護士進行有效的自我情緒調節(jié)提供參考。
成立研究小組,小組成員共6 人,包括1 名護理人文關懷領域專家、1 名腫瘤科護士長、1 名老年科護士長、1 名芳香照護師及2 名護理專業(yè)研究生,其中,護理人文關懷領域專家、科護士長、芳香照護師主要負責研究方案的設計、指導及質量控制;護理專業(yè)研究生主要負責文獻研究、半結構化訪談、專家遴選、組織專家會議、專家意見整理匯總、分析和反饋。
1.2.1 文獻研究
以“芳香療法”“芳香”“精油”“香薰”“護士”“護理人員”“情緒”“情緒調節(jié)”“焦慮”“抑郁”“壓力”“睡眠”“aromatherapy”“essential oils”“volatile oil”“nurses”“nursing personnel”“nursing staff”“emotion”“emotion regulation”“anxiety”“depression”“stress”“sleep”為檢索詞檢索中國知網、萬方數(shù)據(jù)資源系統(tǒng)、維普資訊、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數(shù)據(jù)庫、PubMed、CINAHL、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 等數(shù)據(jù)庫中有關芳香療法與護士情緒調節(jié)的相關文獻,檢索時限為建庫至2021 年7 月25 日。2 名研究人員經過循證護理相關知識培訓后根據(jù)文獻納入及排除標準獨立篩選文獻,意見不同時與第3 名研究者共同討論,最終納入7篇[11-12,14-18]文獻。小組成員對納入的文獻進行整理,總結國內外應用芳香療法對護士進行情緒調節(jié)的干預現(xiàn)狀,分析、提煉芳香療法對護士情緒調節(jié)的干預策略。
1.2.2 半結構化訪談
采用目的抽樣法,于2021 年7 月—9 月選取7 名護士進行半結構化訪談。納入標準:注冊執(zhí)業(yè)護士;近3個月經歷過死亡情境,評估有負性情緒產生;知曉芳香療法;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本研究。訪談開始前告知護士本研究的目的及意義,獲得其知情同意并承諾嚴格遵守倫理原則。每名護士訪談時間不設限,以其表達完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為原則。訪談提綱如下:1)您在照護病人的過程中有什么樣的體驗?這些情感反應對您產生了哪些影響?2)針對這些情緒,您平時會選擇什么樣的方式去應對?3)您是通過什么途徑了解芳香療法的?4)您愿意嘗試用芳香療法進行情緒調節(jié)嗎?如果愿意您希望以什么樣的方式嘗試使用?每次訪談結束后24 h 內對訪談資料進行轉錄、整理并由雙人復核,2 名小組成員使用Colaizzi 7 步分析法對資料進行分析,提煉消極情緒體驗、積極情緒體驗、芳香療法需求、芳香療法干預形式建議4 個主題。
1.2.3 形成方案初稿
根據(jù)文獻研究及半結構化訪談結果,構建基于芳香療法的經歷死亡情境護士情緒調節(jié)干預方案初稿,共包含“初識芳香——芳香療法知識介紹”“初試芳香——聞香練習”“芳香吸嗅”“芳香按摩”4 個部分,干預周期為10 周。
采用專家會議法對基于芳香療法的經歷死亡情境護士情緒調節(jié)干預方案初稿進行修訂,形成干預方案終稿。
1.3.1 專家遴選
根據(jù)專家會議遴選標準,結合本研究目的,選取來自北京市、上海市、重慶市、河北省、湖南省、江蘇省的16 名專家進行函詢。專家納入標準:從事安寧療護、腫瘤護理、人文護理、芳香治療、心理護理領域工作;中級及以上職稱;本科及以上學歷;具有≥8 年的工作經歷;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本研究。
1.3.2 召開第1 次專家會議
通過網絡線上會議的形式召開第1 次專家會議,專家會議開始前與專家協(xié)商確定會議時間及形式,并將事先擬定好的會議資料(包括專家一般情況調查表、專家權威系數(shù)自評表及基于芳香療法的經歷死亡情境護士情緒調節(jié)干預方案初稿等)通過郵件發(fā)送給專家。于2022 年5 月召開第1 次專家會議,會議主持人為課題負責人,負責向專家匯報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義;情緒調節(jié)干預方案的干預目的、干預內容、干預時長、干預頻率;本次專家會議的重點討論內容,即討論基于芳香療法的情緒調節(jié)干預方案是否適用于經歷死亡情境后的護士;確定情緒調節(jié)干預方案各項內容是否合適、是否需要調整。專家針對情緒調節(jié)干預方案內容交流看法,課題負責人現(xiàn)場解答專家提出的問題,研究小組成員認真聽取專家意見并記錄,針對指代不清的內容及時與專家交流確認。
1.3.3 召開第2 次專家會議
研究小組成員結合第1 次專家會議的專家意見修改方案,并進行小組討論,將討論修訂后的情緒調節(jié)干預方案以郵件形式返回至專家處,于1 個月后召開第2次專家會議,第2 次專家會議重點針對情緒調節(jié)干預方案的修訂內容進行討論,專家就情緒調節(jié)干預方案修改內容達成共識,均無其他意見,形成基于芳香療法的經歷死亡情境護士情緒調節(jié)干預方案終稿。
使用Excel 建立數(shù)據(jù)庫,采用SPSS 22.0 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頻數(shù)、均數(shù)±標準差(x±s)對專家一般情況進行描述性分析,專家積極程度采用專家參與情況表示;專家權威程度采用專家權威系數(shù)(Cr)表示,通過專家對研究內容的判斷依據(jù)系數(shù)(Ca)與熟悉程度系數(shù)(Cs)判斷,Cr=(Ca+Cs)/2,其中,專家判斷依據(jù)包括理論指導、實踐經驗、同行了解、直觀感覺,專家對干預方案的熟悉程度分為很不熟悉、不太熟悉、一般熟悉、較熟悉、很熟悉。
共選取16 名專家,分別來自三級甲等綜合醫(yī)院、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及醫(yī)學院校;本科7 人,碩士3 人,博士6 人;中級職稱3 人,副高級及以上職稱13 人。專家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專家一般資料(n=16)
2 輪專家會議專家參與率均為100%。專家肯定了情緒調節(jié)干預方案構建的價值和意義,并表現(xiàn)出對研究的興趣。所有專家均對方案具體內容發(fā)表了相關意見和建議,體現(xiàn)了較高的積極性。專家Ca 為0.930,Cs 為0.840,Cr 為0.885。
16 名專家針對方案初稿提出了相應修改意見。專家建議刪除“初識芳香——芳香療法知識介紹”中的“精油調配原則”,增加精油的“安全性及過敏測試”;將“初試芳香——聞香練習”合并至“初識芳香——芳香療法知識介紹”,并將干預頻率由“每周1 次”調整為“每周2 次”,持續(xù)時間由“1 周”調整為“2 周”;“芳香吸嗅”選用的精油替換為復合精油,將芳香吸嗅干預頻率由“每周4 次”調整為“每周3 次或4 次”,在“芳香吸嗅”內容中增加“1-4-2 吸嗅法”;在“芳香按摩”中增加“情緒及芳香吸嗅體驗記錄”;“芳香按摩”選用的精油替換為復合精油,芳香按摩干預頻率由“每周4 次”調整為“每周3 次或4 次”。專家建議“芳香吸嗅”和“芳香按摩”模塊可同時開展。最終情緒調節(jié)干預方案確定為3 個部分,分別為“初識芳香——芳香療法知識介紹”“芳香吸嗅”“芳香按摩”,詳見表2。芳香吸嗅及芳香按摩是常見且有效的干預方式,其安全性較高,易于把控,因此作為主要干預方式。情緒調節(jié)干預方案共實施6 周,每周干預2~4 次,每次干預時長5~15 min,干預指導者為研究者本人及專業(yè)芳香治療師,研究者已通過芳香照護師理論知識考核,掌握了芳香療法基礎知識,干預實施者為護士。
表2 基于芳香療法的經歷死亡情境護士情緒調節(jié)干預方案
研究小組前期通過查閱芳香療法與護士情緒的相關文獻,提取干預策略,在此基礎上結合半結構化訪談結果,構建基于芳香療法的經歷死亡情境護士情緒調節(jié)干預方案初稿。通過召開專家會議,專家針對基于芳香療法的經歷死亡情境護士情緒調節(jié)干預方案初稿進行論證并給出修改建議,研究小組依據(jù)專家意見對方案內容進行修訂,使方案更加適用于護士,形成基于芳香療法的經歷死亡情境護士情緒調節(jié)干預方案終稿。參加專家會議的專家包括護理領域專家、醫(yī)學領域專家、芳香治療師,涵蓋領域較廣,有利于提高干預方案的科學性。專家積極程度較高,專家Ca 為0.930,Cs 為0.840,Cr 為0.885,說明專家對于本研究的干預內容熟悉程度較高,權威程度較高,專家能夠對情緒調節(jié)干預方案的各項內容進行判斷并提出有價值的建議,專家會議最終結果可信度較高。
我國現(xiàn)有的針對護士情緒調節(jié)的干預研究較少,時間和地點安排不夠靈活,不能良好地適應護士的工作特點。本研究根據(jù)護士的工作特點,構建基于芳香療法的經歷死亡情境護士情緒調節(jié)干預方案,護士學習基礎知識后,可以掌握芳香吸嗅與芳香按摩的具體方法,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咨詢專業(yè)芳香治療師,結合護士經歷病人死亡體驗中常出現(xiàn)的情緒體驗以及對各類精油的接受度,調配出適合的復合精油,其以葡萄籽油為基底油,加入薰衣草精油、羅馬洋甘菊精油、乳香精油、大西洋雪松精油,稀釋濃度為2.5%,可安全地用于吸嗅及局部或全身按摩,其中,薰衣草精油可以舒緩助眠,安撫鎮(zhèn)靜,緩解壓力和緊張情緒[19];羅馬洋甘菊精油可以鎮(zhèn)靜舒緩,安撫身心,抗抑郁,平復情緒[20-21];大西洋雪松精油可以安撫鎮(zhèn)靜,舒緩壓力,抗炎抗菌[22-23];乳香精油可以促進5-羥色胺產生,達到安撫焦慮、舒緩放松的功效[24-25]。同時,本研究中芳香按摩部位選擇具有針對性,如小腿腳踝、頸肩部是護士比較容易疲勞的部位[26],對其按摩有利于緩解疲勞。
本研究通過科學方法構建的基于芳香療法的經歷死亡情境護士情緒調節(jié)干預方案簡單易學,干預時間和地點更加靈活,所需要材料簡單,不需要額外購買儀器和設備,成本較低。指導方式主要為微視頻、紙質版手冊等,能夠靈活滿足護士不同排班情況下的學習需求。干預過程中借助護士的體驗記錄,全程關注護士對操作的掌握程度、應用情況、情緒體驗和使用感受,并及時解答護士提出的疑問,給予支持和鼓勵,充分幫助護士建立使用精油進行情緒自我調節(jié)的信心。目前越來越多的情緒調節(jié)干預開始基于網絡和智能手機開展,各種網絡平臺也與時俱進、不斷優(yōu)化,為干預措施的線上開展提供了便利。
基于芳香療法的經歷死亡情境護士情緒調節(jié)干預方案的構建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可靠性,其方便靈活,可操作性強。但由于研究時間限制,該方案的有效性還需要進一步通過實踐予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