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華
一
人生路漫漫,即便有人相伴,也只能暫時陪伴你走一段行程而已,歸根結底還是要自己獨自走下去。多少人為了抱團取暖,希望從他人那里獲得永久的依靠。然而,得到他人,往往會失去自我。成長旅程中,其實充滿別離。學會告別,是修行。
筆者任教的中職學校,在每屆學生中都有少男少女因感情糾葛,或痛哭流涕,或停課輟學,甚至尋死覓活。很多都是一方提出分手,而另一方心有不甘,于是產生沖突。在青春期,在這個本就愛做夢的年紀,我們憧憬愛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請務必克制。
首先,讀書求學是學生的主要任務。社會上的競爭壓力讓年輕人喘不過氣來,需要同學們日后手握盡可能高的文憑,擁有過硬的能力,方能在未來激烈的競爭中有一席之地。關鍵時刻,談情說愛雖甜蜜,卻讓人分心,機會成本太高。
其次,談戀愛屬人之本能,但能談好戀愛卻堪稱本事。唯有心態(tài)成熟、三觀健康的人,才能較好處理個人感情。而還是未成年人的中職生,一方面經(jīng)濟不獨立,另一方面內心世界的成熟度不足。一個人心態(tài)的成熟,是需要人生閱歷與漫長時間去錘煉、打磨的,過早采摘的蘋果,往往青澀苦口。一旦遭遇挫折,小情侶分手將是大概率事件。在一個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為一個并不合適的人,導致錯失一段寶貴的青春年華 ,勢必得不償失。
最后,愛你所選擇的,選擇你所愛的。如果你已經(jīng)認定對方,決定墜入愛河,那請一定聽從內心的抉擇,不要被暫時的生理沖動、華而不實的外在表現(xiàn)或其他外界因素蒙蔽了雙眼。三觀一致、性格投緣才最重要。兩個人在一起,必須相互提升,而非相互掣肘,不能促使雙方共同進步的愛情絕非好事。
如果有一天,當你愛的人要離開,請只說兩個字:好的。絕不問為什么。既然對方?jīng)Q定離開,必定有其準備好的理由。凡是會離開的本就不屬于你,從此云淡風輕,過往一筆勾銷。離別之際,請不要回頭,因為那是你留給自己最后的體面。
二
推而廣之,別離的并非只有愛人啊。
隨著年歲增加,人們要有心理準備,接受某些現(xiàn)實,比如父母會衰老離去。在告別前捫心自問,是否回報了養(yǎng)育之恩。不管你在外面如何春風得意,只要父母健在,回到他們身邊,你仍是孩子。如果有一天,你推開父母的家門,沒有熟悉的臉對你微笑,也就意味著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人用生命無私地愛你了。所以請珍惜與父母相聚的日子。
當你含辛茹苦哺育長大的子女,要展翅高飛,去開創(chuàng)屬于自己的那一方天地,告別在所難免。人生之路上,你遇見的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即使是你的子女。今天的告別,是為了其明日的遠大前程。你內心縱有萬般不舍,也要學會欣然接受。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誠哉斯言。
除了父母子女,朋友也會離開。在人生跋涉的路途上,會不斷有朋友離開你,他們或許跟不上你的步伐,也可能選擇了其他的路。不要悲傷,他們一定有好的歸宿。當然,這一路上也不斷會有新朋友來到你的身旁,他們被你堅定的步伐和獨特的氣質所吸引。人生不同的階段自有不同的朋友相伴,能不能一起走到最后并不重要,珍惜這段彼此同行的時光吧。人生苦短,何必強求?請不要沉湎于回憶。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勇敢地一個人走路,一個人享受沿途風景,才是人生常態(tài)。
三
學會告別,本質是什么?
想來,應該是直面孤獨。孤獨,對一個成熟的人而言,不算什么大事。因為,人必將孤獨。如果一定要把理想跟孤獨掛上鉤的話,那么是孤獨贊助了理想。學會告別,是人生的必修課。一個胸中有丘壑的人,不會奢望從外界尋求依靠:有,當然好;沒有,也無所謂。心中的理想,就是你的指路明燈。哪怕踽踽獨行,依然能見天地,見眾生,見自我。學會告別,有此經(jīng)歷,方能成長。
擁有獨立人格的一個人,其對待告別的態(tài)度,應該就是其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盡己力,聽天命;無愧于心,不惑于情;順勢而為,隨遇而安;知錯即改,迷途知返;在喜歡自己的人身上用心,在不喜歡自己的人身上健忘。
慢走,不送。離別之際,請學會放下。
(作者單位:重慶市巫山縣職業(yè)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