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樹強
“世上常有狠心的兒和女,卻不會有狠心的爹和媽……”最近網絡上一首《敬天敬地敬爹媽》惹得劉老漢淚流滿面。
劉老漢今年八十歲,由于年輕的時候干活兒不惜力,八年前被診斷腦梗死住院,冠心病也找上了他,還患有嚴重的糖尿病。三四種老年病折磨得他又做了一個膀胱造瘺,從此,他就再也沒有下過地,成了一個廢人。
劉老漢的老伴兒劉大媽原先一直精心照料著劉老漢。天有不測風云,半年前劉大媽突發(fā)心肌梗死,送到醫(yī)院后第一時間進行搶救,放置了支架后生命體征趨于穩(wěn)定。就在醫(yī)生與家人剛松了口氣時,突然老人家又喊叫肚子疼,醫(yī)生做完檢查,初步診斷為腸梗阻。沒辦法,老人家再一次被推上了手術臺,算是暫時把老人從危險的邊緣拉了回來。此時,劉老漢在家一直擔心著老伴兒的病情,而住在醫(yī)院的劉大媽也在操心老伴兒有沒有人照顧,也不知道能不能吃上飯,有沒有按時吃藥,造瘺口有沒有消毒……守護在劉大媽病床前的三兒子對這些問題一一做了回答,當然是報喜不報憂的。
劉老漢與老伴兒還能干動活兒的時候,大兒子和二兒子時不時地就會叫上老兩口兒幫他們下地干活兒,疏花疏果侍弄蘋果園,又或者是打藥除草。自從劉老漢病倒,他的地就荒廢了下來。劉大媽看見地要撂荒心里著急,就再叫上三兒子一起耕種幾畝薄地。大兒子和二兒子由于經常出門打工,也就沒有辦法給劉大媽搭把手。后來,劉大媽實在是干不動了,才不得不狠下心來,把好端端的幾畝地就那么荒廢著。
劉大媽為什么一個人還要費勁兒耕作?主要是因為自從劉老漢病倒后,大兒子象征性地到醫(yī)院轉了一圈兒,說家里的地要打藥就轉身走了,也不問問醫(yī)院是否需要人陪護,醫(yī)藥費夠不夠。二兒媳還比他強那么點兒,在看望劉老漢的當天只說了一句:“我跟前現(xiàn)在沒錢,等你娃子從外邊打工回來,弟兄幾個分一下,該掏多少,我們再給誰,現(xiàn)在是一分錢也沒有?!闭f完也是推脫有事離開了。病房內只剩下三兒子與小兒子面面相覷。最后,三兒子沒辦法只能與小兄弟商量先把醫(yī)藥費交上,由他和媽媽來照顧父親,小兄弟事情多,有空來換他就行。正是因為這個,劉大媽才不得不彎下佝僂的身軀,繼續(xù)在土里刨食,力爭減少一下兒子們的負擔。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此后,劉老漢再住院,大兒子和二兒子就再也沒有去過病房,也不再過問病情如何,什么時候才能出院。這一切都落在了兩個小兒子的身上。
族里的長輩七伯看不過去,把弟兄四人叫到一起訓道:“你爹原先都是給人家說和事情,誰家有解不開的小疙瘩,他都能盡心盡力去處理,村里人誰不說他是主心骨?大小事情只要你爹出面,沒有說不下來的理由?,F(xiàn)在你爹老了,干不動活兒了,有病了,你們幾個準備唱《墻頭記》?就這一個爹,說沒有一下子就真的沒有了,你們幾個現(xiàn)在說說,他們老兩口兒以后怎么辦?先不說身后事,就說當下看病養(yǎng)老的事情,從大到小一個一個說?!?/p>
老大抱著頭說:“我單位效益不好,好長時間不發(fā)工資,我還一身病,吃藥都舍不得買好的。我呀,不知道有今兒還有明兒沒有,我是三十二十都拿不出來,誰得老兩口兒的東西多,誰就應該付出多,反正是我一結婚不到半年就分家另過的,我沒錢出,愛咋咋地!”
“老大是這個意思,我呀沒法說,我年年在外邊打工,供兩個學生上學,日子呀是捉襟見肘,沒有多余的錢。老兩口兒要是跟上我,我吃啥他們吃啥,這個絕不含糊”。二兒子搓著雙手,眼睛則瞅著七伯,訴說著自己的難處。
老三一聽,火氣大爆:“咱七伯給咱幾個說和事情呢,你都是這個態(tài)度,老兩口兒又不是不能自理爬不動了,就說說看病養(yǎng)老錢的問題,哪怕是沒有多的,一個月三十、五十、百兒八十的,總得給老兩口兒買油買面過活吧。我準備每月拿二百塊,不管多少,你們是一次給一年的還是月月給,你說我執(zhí)行。前幾次看病都是老四出的錢,誰都是一家子人,不能總讓一個人出,咱都表明態(tài)度,要不先把以前的算一算,看看都應該出多少,以后每月再出多少合適?!?/p>
老三說完扭頭不再看屋內,盯著窗外的天。
“幾個哥哥怎么說,我怎么做,就說我一個人把咱爹咱媽都管上,我也沒有怨言,只要哥哥們發(fā)話,恰逢七伯也在這里,我絕不食言?!弊钚〉膬鹤訜o可奈何地看著自己幾個哥哥,說出自己的心聲。
七伯看著這幾個不爭氣的侄子氣得說不出話來,“就你們幾個這個慫樣子,你爹你媽大氣都不想哈一下,覺得自己是個老的,沒想到呀沒想到,你爹一輩子剛強,養(yǎng)下一窩子不孝之子。罷罷罷,檐水都是照窩滴的,看看你給你娃子做的好榜樣!”說完,七伯站起身甩開袖子,憤怒地朝外面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