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穎潔
今天又輪到聰聰當家庭值日生。晚餐過后,聰聰就擼起袖子“開干”了,他穿上圍裙,戴上手套,將碗筷放進洗碗池里。
剛打開水龍頭,聰聰就大呼:“媽媽,左手的手套又破啦!”
“是呀,忘記買新手套了?!眿寢専赖卣f,“每次都是左手手套先破,右手手套還是好的。扔了可惜,我收了好幾雙了,也不知道有什么用處?!?/p>
等聰聰洗完碗,爸爸將媽媽收集的手套都拿了出來,提議說:“聰聰,我們想想能否把這些手套利用起來,好嗎?”
聰聰想了一會兒說:“就像媽媽縫衣服一樣,我們可以把破了的手套用針線縫起來?!?/p>
爸爸笑著說:“好啊,那我們試試吧?!?/p>
聰聰挑了一只破手套,剪下一小塊,然后用針線將它縫在另一只手套的裂縫處。修補完成后,聰聰迫不及待地戴上縫好的手套,伸入水中試了試?!鞍Γ恍?,還是漏水?!?聰聰沮喪地說。
爸爸安慰道:“沒關(guān)系,我們繼續(xù)想辦法?!薄?/p>
第二天,上體育課時大家又跑又跳,熱得滿頭大汗。有一位同學擦完汗后,把衣服穿反了,模樣十分滑稽,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聰聰眼前一亮,開心地說:“謝謝你,我知道怎么辦了!”
放學回家后,聰聰找出媽媽收集的手套,把右手手套的里外反過來,戴在左手上,高興地舉起手說:“媽媽,你看!”
媽媽看到后,驚喜地說:“對啊,手套反著也可以戴,以前的庫存可以湊成對了,這個主意真不錯!”……
飯桌上,爸爸一邊夾菜,一邊夸獎道:“聰聰,你可以啊,小腦袋轉(zhuǎn)起來了。”媽媽也贊許地看著聰聰,說:“家里的舊物還有不少,拜托聰聰再動動腦筋,讓它們重新走上工作崗位?!?/p>
湯教授錦囊
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科技人才、創(chuàng)造力開發(fā)與管理研究,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科技部創(chuàng)新方法工作專項項目,獲中國科學院教育教學成果獎?,F(xiàn)任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和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兩本期刊的編委,合著出版《整合式創(chuàng)造性教學》。
孩子是家庭的小主人,早日參與家務,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和主動性,提升動手能力。干家務活時,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各種問題,這些不起眼的小問題正是發(fā)揮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好機會。聰聰爸爸抓住機會,適時引導孩子開動腦筋,解決問題。在明知手套縫了后也會漏水的情況下,沒有直接否定,還是讓聰聰自由探索。當聰聰?shù)姆椒ú还苡脮r,爸爸也沒有批評他,而是鼓勵他繼續(xù)動腦筋。在這種包容、開放的家庭環(huán)境下,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才能得到更好的發(fā)揮。
你家孩子在做家務時有哪些小妙招?歡迎投稿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