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潔, 唐 勇, 胡 慶
(四川省遂寧市中心醫(yī)院 腎內科, 四川 遂寧, 629000)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LE)是慢性系統(tǒng)性自身免疫疾病,女性較為常見[1]。SLE病情程度具有異質性,輕者可僅有蝶形紅斑、全身關節(jié)疼痛,重者可累及全身多系統(tǒng)臟器,導致腎衰竭、狼瘡性腦病等并發(fā)癥,最終導致死亡[2]。血清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由SOST基因編碼,位于人類17號染色體,其能夠通過抑制Wnt/β-連環(huán)蛋白通路,參與遺傳代謝性骨病、血管鈣化等疾病的病理過程[3]。研究[4]發(fā)現(xiàn), SLE患者中血清Sclerostin表達升高能夠增加罹患血管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潛在的SLE預后相關血清標志物。Dickkopf-1(DKK-1)是一種分泌型糖蛋白,位于人10號染色體,功能與Sclerostin類似,也是Wnt信號通路的外源性抑制蛋白,參與炎癥反應調節(jié)、動脈粥樣硬化等病理生理過程[5]。研究[6]發(fā)現(xiàn),狼瘡性腎炎患者血清DKK-1表達升高,是新的狼瘡性腎炎的早期血清標志物。本研究分析SLE患者血清Sclerostin和DKK-1的水平,分析兩者與SLE病情嚴重程度的關系,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26例SLE患者為SLE組。依據(jù)SLE疾病活動度評分(SLEDAI)[7], 將SLE組患者又分為輕度活動組(SLEDAI評分0~9分)46例、中度活動組(SLEDAI評分10~14分)42例和高度活動組(SLEDAI評分≥15分)38例。納入標準: ① SLE的診斷符合2019年美國風濕病學院制定的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診治標準者[8]; ② 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③ 臨床資料完整,患者及家屬能夠配合本研究。排除標準: ① 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 ② 合并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③ 合并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或嚴重感染性疾病者; ④ 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患者。SLE組男12例,女114例; 年齡為23~78 歲,平均(42.65±4.68)歲; 病程為1~7年,平均(2.37±1.18)年; 體質量指數(shù)為21.7~25.9 kg/m2, 平均(23.28±0.81) kg/m2。另選取同期健康志愿者7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7例,女63例; 年齡為22~79歲,平均(41.13±5.03)歲; 體質量指數(shù)為21.3~26.0 kg/m2, 平均(23.21+0.84) kg/m2。SLE組與對照組的性別、年齡和體質量指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已通過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批件號: 2019-035)。
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實驗(ELISA)檢測血清Sclerostin、DKK-1水平。取SLE組及對照組清晨空腹靜脈血約4 mL, 3 500 轉/min離心10 min, 離心半徑10 cm, 分離上層血清。血清Sclerostin ELISA試劑盒購自上海賽培森生物公司,型號SPS-11252。血清Sclerostin ELISA試劑盒購自上海滬震生物公司,型號HZ-0113。實驗步驟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收集所有患者的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shù)及病程等一般資料。采用德國貝克曼DxH900全自動五分類血液分析儀檢測白細胞計數(shù)、淋巴細胞計數(shù)、血紅蛋白、血小板及紅細胞沉降率。采用ELL-DYN 37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清補體C3、C4以及血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采用間接免疫熒光法檢測抗雙鏈DNA抗體(抗dsDNA抗體)。
SLE組血清Sclerostin、DKK-1、紅細胞沉降率、抗dsDNA抗體高于對照組,白細胞計數(shù)、血紅蛋白、淋巴細胞計數(shù)、血小板、補體C3及C4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對照組和SLE組血清Sclerostin、DKK-1水平及臨床指標比較
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 SLE組患者血清Sclerostin、DKK-1水平與白細胞計數(shù)、血紅蛋白、淋巴細胞計數(shù)、血小板、補體C3及C4呈負相關(P<0.01), 與紅細胞沉降率、抗dsDNA抗體呈正相關(P<0.01)。見表2。
表2 SLE組血清Sclerostin、DKK-1水平與臨床指標的相關性
高度活動組患者血清Sclerostin、DKK-1水平高于中度活動組和輕度活動組,中度活動組患者血清Sclerostin、DKK-1水平高于輕度活動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同疾病嚴重程度SLE患者血清Sclerostin、DKK-1水平的比較
以SLE患者疾病嚴重程度為因變量(1=高度活動, 0=輕中度活動),以血清Sclerostin、DKK-1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血清Sclerostin、DKK-1是影響SLE疾病嚴重程度的因素(模型1)。以白細胞計數(shù)、血紅蛋白、紅細胞沉降率、淋巴細胞計數(shù)、血小板、補體C3、補體C4、抗dsDNA抗體同時校正(模型2),結果顯示血清Sclerostin、DKK-1升高是影響SLE疾病嚴重程度的獨立危險因素。見表4。
表4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影響SLE疾病嚴重程度的因素
血清Sclerostin聯(lián)合DKK-1對SLE疾病高度活動預測的曲線下面積(AUC)為0.919 (95%CI: 0.862~0.956), 高于血清Sclerostin、DKK-1單一指標的0.833(Z=4.978, 95%CI: 0.809~0.851,P<0.001)、0.841(Z=4.213, 95%CI: 0.810~0.867,P<0.001)。見表5、圖1。
圖1 血清Sclerostin、DKK-1及二者聯(lián)合預測SLE疾病高度活動的ROC曲線
表5 血清Sclerostin、DKK-1及二者聯(lián)合對SLE疾病高度活動的預測價值
SLE是自身免疫介導的彌漫性結締組織病。SLE疾病活動度的評估對于指導臨床治療、監(jiān)測病情及改善預后至關重要。目前對于SLE疾病活動度的評估主要采用SLEDAI評分、英島狼瘡評定組指數(shù)等[9], 但上述評估SLE疾病活動度的評分方法費用較高,重復進行病情活動度監(jiān)測可能會對患者造成較大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
Wnt通路是參與細胞內信號傳導和轉錄調控的重要信號通路。研究[10]發(fā)現(xiàn), SLE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細胞中存在Wnt通路的基因異常表達的現(xiàn)象,導致T細胞增殖和分化異常,參與促進SLE自身免疫的發(fā)生。Sclerostin是一種Wnt/β-連環(huán)蛋白途徑的抑制因子,主要由骨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等分泌產生,能夠抑制成骨細胞分化及骨質鈣化過程[11]。近年來研究[4, 12]發(fā)現(xiàn),在類風濕關節(jié)炎、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存在Sclerostin表達升高的現(xiàn)象,其能夠通過促進血管鈣化來增加患者心血管疾病風險,是新的血清標志物。本研究中, SLE患者血清Sclerostin水平升高,并與SLE疾病嚴重程度有關,提示Sclerostin參與SLE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分析其機制為: SLE患者機體炎癥因子水平升高刺激骨細胞分泌Sclerostin增多,導致血清Sclerostin水平升高[13]。骨髓中的B細胞發(fā)育受間充質干細胞和成骨細胞產生的Sclerostin的調節(jié),血清Sclerostin水平升高能夠影響骨髓中支持造血干細胞和B細胞的發(fā)育及分化過程,導致自身免疫疾病的發(fā)生。有學者[14]在全身性敲除Sost-/-基因(Sclerostin的編碼基因)的小鼠中觀察到脾臟髓外造血,并且骨髓中白細胞介素-1β及白細胞介素-6等促炎細胞因子水平增加,促進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抗dsDNA抗體滴度增高及補體C3、C4降低是SLE活動的重要標志之一,有助于評估SLE病情活動度。本研究證實血清Sclerostin與抗dsDNA抗體呈正相關,與補體C3、C4呈負相關,表明血清Sclerostin可能是潛在的評估SLE疾病嚴重程度的標志物。本研究中,血清Sclerostin升高是影響SLE疾病嚴重程度的獨立危險因素,提示檢測Sclerostin有助于評估SLE疾病嚴重程度。血清Sclerostin升高誘導B淋巴細胞的異?;罨?導致大量自身抗體產生,同時促進SLE患者冠狀動脈等血管鈣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的風險[12, 15]。
DKK家族包括DKK 1~4這4個蛋白成員,作為前體蛋白能夠被蛋白水解酶裂解激活。DKK-1是該家族中研究最多的成員,其可以與LRP-5/6結合,抑制Wnt信號傳導,是Wnt信號過度激活疾病的潛在治療靶點[16-17]。研究[6, 18]發(fā)現(xiàn),在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血清DKK-1表達升高,特別是在疾病活動期表達升高更為顯著。本研究中, SLE患者血清DKK-1水平升高,并與SLE疾病嚴重程度有關,表明DKK-1促進SLE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SLE中患者血清DKK-1表達升高的機制可能與DKK-1基因多態(tài)性有關。研究[18]發(fā)現(xiàn),DKK-1基因rs1896368位點突變導致DKK-1轉錄表達增加,患者血清DKK-1水平顯著升高,加重自身免疫炎癥反應程度。此外, SLE患者血清及腎組織中DKK-1水平升高導致外周血CD4+T細胞β-連環(huán)蛋白轉錄活性降低,促進腎小管上皮細胞和腎間質細胞的凋亡,促進狼瘡性腎炎的發(fā)生[19]。本研究證實,SLE患者血清DKK-1水平與抗dsDNA抗體及補體C3、C4水平有關,提示血清DKK-1是潛在的評估SLE疾病嚴重程度的指標。血清DKK-1能夠通過促進Th1細胞和Th17細胞分泌細胞因子,促進機體的免疫反應及自身抗體的產生,參與SLE的發(fā)生發(fā)展[20]。本研究中,血清Sclerostin聯(lián)合DKK-1對SLE疾病嚴重程度預測的AUC為0.919, 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0.902、0.781, 表明血清Sclerostin聯(lián)合DKK-1對評估SLE疾病嚴重程度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SLE患者血清Sclerostin、DKK-1表達升高,二者與SLE疾病嚴重程度有關,是影響SLE疾病嚴重程度的獨立危險因素。血清Sclerostin聯(lián)合DKK-1對SLE疾病嚴重程度具有較高的預測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