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同樣也是引發(fā)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高血壓患者發(fā)生腦卒中、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的風險顯著高于普通人群。但此類人群如果能在早期對高血壓進行控制,則可將風險大大降低。因此,高血壓患者除了要長期服用藥物外,還應該在日常護理過程中注意以下三件事,這樣才能提升治療效果,延緩病情進展,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與發(fā)展,改善遠期預后,提高生活和生命質(zhì)量。
正確測量血壓
規(guī)范的家庭血壓監(jiān)測能使高血壓患者及時掌握自身血壓情況,有效控制病情。《2019中國家庭血壓監(jiān)測指南》優(yōu)先推薦使用上臂式全自動電子血壓計測量血壓。為保證血壓測量結果的準確性,高血壓患者應該做到:①在早晨起床后1小時之內(nèi)(服用降壓藥、吃早餐和劇烈活動前)和晚上就寢之前各測量1次血壓,并且保證在每天的同一時間測量;②每次測量血壓前,將膀胱內(nèi)存儲的尿液排空,坐著休息5分鐘后再開始測量;③測量血壓時保持安靜,靠在椅子靠背上或上身坐直,雙腳平放于地面,將手臂裸露自然伸展平放于桌面;④建議連續(xù)測量3次,中間間隔1分鐘,取3次測量結果的平均值;⑤做好記錄,內(nèi)容包括測量時間、收縮壓、舒張壓與脈搏。
控制體重很重要
體重與血壓呈正相關關系,超重和肥胖是導致高血壓的重要因素。因為肥胖者要活動過重的身體,心臟就要增加工作量,為全身輸出更多的血液,這就意味著身體越重,心排血量相對就越高,血壓也就越高??梢哉f,控制體重是預防高血壓有效且必要的手段。對于肥胖的高血壓患者而言,改善生活方式、合理控制體重非常重要,除了戒煙、堅持運動之外,飲食干預也不可忽視。建議肥胖的高血壓患者每天控制總能量的攝入,避免血脂升高。限制脂肪的攝入,飲食中盡量選擇植物油,每天攝入量不要超過30克;多吃海魚,以攝取不飽和脂肪酸及亞油酸;限制鹽的攝入,每天攝入量應不超過6克;多吃含鉀、鈣豐富而含鈉低的食物;多吃新鮮水果、蔬菜,每天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量分別不低于400克、200克。
情緒調(diào)養(yǎng)不能少
研究表明,大部分疾病都和我們的情緒有關,高血壓也不例外。當人體長期處于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時,會致使交感神經(jīng)興奮,刺激腎素-醛固酮系統(tǒng),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從而使血壓升高。不良情緒也會作用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使得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分泌增多,導致水鹽代謝發(fā)生障礙,從而使血壓升高。因此,患者應注意心理調(diào)節(jié),可通過多與親人、朋友溝通,以及繪畫、聽音樂、練書法、旅游等放松身心。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中醫(yī)醫(yī)院? ?李莉萍? ?郵編:610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