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江西在全國較早啟動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經過近五年的扎實推進,課程思政理念達成廣泛共識、組織領導更加有力、示范作用有效發(fā)揮、教師能力穩(wěn)步提升、制度保障逐步完善,積累了寶貴的經驗,課程思政專業(yè)傳授、價值塑造、思想啟迪的作用得到進一步體現(xiàn)。本刊選登部分高校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經驗做法,以饗讀者。
課程思政能否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發(fā)揮應有作用,關鍵看重視不重視、適應不適應、做得好不好。近年來,南昌大學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著眼“德為先、能為上、行為善”的課程思政建設理念,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體系,統(tǒng)籌思政課程、課程思政和日常思政構建大思政格局,形成了特色鮮明的課程思政育人模式。學校先后建設立項本科生課程思政示范課程120門、研究生課程思政示范課程30門?!熬畬缴飳W野外綜合實踐”“現(xiàn)場生命急救知識與技能”(普通本科教育類)、“區(qū)域與城市經濟學”(研究生教育類)、“中國民間藝術的奇妙之旅”(繼續(xù)教育類)入選首批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對應教學團隊獲評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和國家級教學名師;“設計藝術評析”等19門課程入選江西省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對應教學團隊獲評省級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和省級教學名師。
一、強化課程思政組織領導,統(tǒng)籌協(xié)調齊抓共管。一是建立機制。成立南昌大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領導小組,統(tǒng)籌資源配置,形成黨委統(tǒng)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教學主管部門牽頭抓總、相關部門聯(lián)動、各教學單位落實推進的課程思政工作機制。二是明確目標。印發(fā)《南昌大學推進課程思政工作實施方案》,全面推進學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學校明確“建設一批充滿德育元素的示范課程、培養(yǎng)一批具有親和力和影響力的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團隊、提煉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課程思政教育教學典型案例和特色品牌、形成一套科學有效的課程思政教育教學考核評價制度,探索形成符合學校實際、富有特色的課程思政教育教學體系”的工作目標。三是形成體系。研究制定課程思政教學指南,對課程思政實施分類指導,具體落實到課程教學各環(huán)節(jié),形成全面覆蓋、類型豐富、層次遞進、相互支撐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
二、加強課程思政隊伍建設,提升教學育人水平。一是加強教師培訓。學校注重提升教師參與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積極性,投入專項培訓費近30萬元,通過“教學名師大講堂”“教學工作坊”及“本科教學公開課”等形式開展課程思政專項師資培訓,共培訓教師1000余人次。二是設立課程思政研究中心。學校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課程思政建設的方法和路徑,有效指導并推進學校、院系、教師不同層面的課程思政建設,在校內外形成示范輻射效應。南昌大學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獲批江西省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建設培育單位。三是積極建設課程思政案例庫。啟動并推進南昌大學課程思政平臺及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以“課程思政平臺”為樞紐,秉承“大教學觀”理念,構建“大思政”格局,集中優(yōu)質教學資源,推進學校課程思政成果培養(yǎng)和輻射推廣。
三、選樹課程思政優(yōu)秀典型,推動課程思政落實落細。一是多渠道展示。著力建設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圍繞4門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19門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認真總結課程思政建設中的新經驗、新模式。精心制作課程思政教學成果展,在學校官網(wǎng)、官微等宣傳主陣地推送,展示內容豐富、精彩紛呈的教改成果。二是全方位探索。落實“門門課程有思政”要求,每年安排專項經費,通過設立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項目、遴選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等,支持各院系和任課教師加強課程思政建設。支持各院系統(tǒng)籌利用教學業(yè)務費、部門業(yè)務費等,深入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索,實現(xiàn)課程思政100%進教學大綱。深入挖掘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和育人內容,將課程思政有機融入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三是專項化支持。加強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安排專項經費支持各院系和任課教師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鼓勵教師申報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課題,在立項指南中新增“思政教育研究”及課程思政等專項,深入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索,累計立項相關省級教改課題22項、校級教改課題81項。
四、完善課程思政考核標準,確保課程思政走深見效。一方面,建立課程思政考核機制,完善教材建設、選用、管理制度,嚴把教材關;健全課程教案審查制度,嚴把教案關;健全課程思政教學質量評價制度,嚴把考核關。另一方面,將課程思政納入日常教學檢查,把教師參與課程思政改革情況納入教師考核評價、崗位聘用、評優(yōu)獎勵等。
南昌大學將繼續(xù)建立健全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統(tǒng)籌協(xié)調、指導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打磨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形成“門門有思政、課課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以堅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推動課程思政建設取得更大成效,為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和推動有江西底色、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大學建設作出積極貢獻。